(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陆志松
本报讯 入选 2024年度“浙派民居”的德清县阜溪街道龙胜村,近日再度吸引了外界目光。今年以来,该村以“源文化”为内核,通过一系列扎实的环境整治与产业升级举措,成功探索出一条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新路,荣获“浙江省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称号。
位于德清北大门的龙胜村,依托丰富的坡地资源,于2017年启动中心村集聚。2022年,德清县文旅重点项目“源文化”落户该村。经过3期集聚建设,整村形成了中心村236户、其他自然村312户的分布格局。
为实现村庄的全域美丽,去年5月,龙胜村启动“精改造、巧提升”专项行动,下决心向自然村“脏乱差”问题亮剑。漾口自然村有80户农户,作为这次整治的重点片区,拆除100多个鸡鸭棚、2600多平方米钢棚及20多间破旧房屋。同时,在全村完成15段村道的拓宽和沥青铺设,村里投资建设围墙300平方米,新建篱笆1300米,平整土地600平方米,清理村庄周边各类垃圾超1000吨。此外,村集体还成功收回集体土地710亩,解决了困扰20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每年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历史欠款收回超百万元。
龙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驰伟介绍,该村“精改造、巧提升”专项行动的核心在于深度挖掘和活化利用独特的“源文化”。以“源文化”项目为引擎,稳步推进核心区块3700亩的规划建设。经过近3年建设,一条完整的文化体验线路已在龙胜村初具雏形。今年“五一”期间,漾口美丽乡村精致片区、游船码头、“源文化”青创空间等一批场馆对外开放,为村庄带来发展新动能。
凭借美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龙胜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该村积极引入外部资源,德清县文旅集团已在村内投资建设3个“美域空间”。同时,村里大力发挥“坡地村镇”资源优势,引进青春宝麦冬种植基地、水木蔬菜工厂等农文旅融合项目,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去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68万元,总收入361万元。
从整治环境到重塑文化,再到导入产业,龙胜村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逐步蜕变为一个生态宜居、文化繁荣、产业兴旺的现代乡村,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生动范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