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人工智能AI是一个大话题。到底AI能不能帮助人类的生活?AI是不是都正确,是不是可靠?
恰巧,前阵子我和AI曾经出现过一次辩论,一次有趣的辩论。也趁这个机会把一些使用AI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交流。
前两天,全球AI 芯片龙头公司英伟达公司的财报出炉,营收超出预期,但盘后的股价却下跌了。我们同时看一看,现今人们对 AI 的运用,是否已经走入了瓶颈,AI泡沫何时会破裂。
我们拿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来说明,因为这是目前AI和人们互动最多,最为频繁的领域。
![]()
由于我们的观众海内外都有,我们用OpenAI 的 ChatGPT 作为标的。以后若是有机会,会把几个知名的大语言模型进行比较,包括DeepSeek。
首先,大语言模型的确是知识广泛,可说是博学多闻,这是肯定的。
2022 年 11 月 30 日,ChatGPT 3.5正式发布,免费、公开地让人们使用。根据公布的数据,GPT-3.5的前身GPT-3(2020年),使用了1750 亿的参数。
这些参数是从国际网络(Common Crawl)的网页搜索而来,还有海量的书籍 、维基百科(Wikipedia)等数据。
GPT-3的参数都这么多了,GPT-3.5的参数更多。GPT-3.5还增加了 RLHF 的部分,这是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人们使用后的回馈。
ChatGPT 3.5问世,让世人惊艳,还有人用ChatGPT 3.5在几个月后的情人节,为其书写情书,的确文情并茂。以后的年轻学子们,不需要购买“情书大全”,有了 AI 大语言模型,写情书不是问题,连诗词都可以写。
![]()
但是,AI 大语言模型真的可靠吗?其所提供的数据真的正确吗?
就以数据来说,根据我的经验,ChatGPT在一些领域会出错。例如,对于英文的十亿(Billion)和亿的单位出现错误,尤其是在财经方面的查考,以至于把数据夸大了。
再者,当我查考军事方面的数据,例如战机的航程、军舰的大小等,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形。
有趣的是,当我和ChatGPT 对话,询问“他”,你这数据是不是搞错了,是不是把十亿(Billion)弄错了?ChatGPT 会回说,你说得对,你注意到细节等等。
其实这也不错,ChatGPT很客气,会承认错误,或是不正确,含义模糊的地方。
当我不止一次询问同一个”类似“问题,ChatGPT的答案未必相同。
说到这里,大家可以把ChatGPT大语言模型当作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或大脑。可以和我们人类沟通,互动。
1 真实辩论
再举一个例子,那是我和ChatGPT一次真实的辩论。
有一回,我写了一首简短的散文诗:
“待得梧桐叶落,稻穗澄澄,是归期?“
梧桐叶落和稻穗澄澄是指秋天来临,是秋的季节。
这首散文诗的意思是,等到秋天来了,那应该是归去的时候(回故乡,或归来)。
可是,当我和ChatGPT在谈论的时候,ChatGPT认为,应该用“黄橙橙”,也就是“稻穗黄橙橙”。
![]()
我们知道,橙橙是介于黄和红之间的颜色。黄橙橙是比橙橙偏黄一点。
这就有意思了。ChatGPT认为,用黄橙橙比较清楚,建议我用黄橙橙。
然而我反驳说,一来,诗句的前面是“梧桐叶落”,后面用“稻穗澄澄”比较好听。中文诗句,甚至一般的散文,“好听”很重要,那意味了通顺,顺口。
而且,这两句是一个“对句”。使用对句,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甚至拉丁文、希伯来文等,都很重要,都是文学上的技巧。
二来,稻穗本身已经带有颜色,是黄色或黄橙橙颜色,不需要在后面再使用“黄橙橙”。
而澄澄本身是清澈、透明、明亮的意思,可以作为修饰之用,放在稻穗后面,用来修饰稻穗,这是指稻谷丰收的时候,“黄橙明亮”。
有意思啦,当我这样解释的时候,ChatGPT 回说:你的用法更具“诗意”,建议我维持“稻穗澄澄”的用法。
2 AI 作诗 好吗?
可不要误会啊!我可不是借机找茬,故意找ChatGPT 的麻烦,而是由于不同意 ChatGPT 的说法,凑巧和ChatGPT 做了一次辩论。
从我们上面的说法可知,AI 大语言模型的确知识丰富,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当我们使用的时候,可不要相信大语言模型的答案都是对的。
前面说的,可以把大语言模型当作是一个“人”,一个“人脑”,虽然其知识层面广,远比我们人脑广泛,这是因为他们的数据多,记忆容量大。
然而,切莫百分百地相信他们的答案,可以参考AI,但不要把AI当成是专家,完全信任。尤其是在深度思考,深度应用层面方面。
为了解说这一期的文章,我特意让ChatGPT写一首有关“秋”的五言绝句,以证实我之前的观察。
![]()
果然,ChatGPT很快地写下这一首五绝。
疏林新月上,
远籁入空山。
一叶随风落,
声声是故还。
除了第四句有些含义模糊外,这首五绝,以平仄而言是合乎格律的。然而第一句由于是平起仄收,第二句除了平仄需要合乎格律之外,还需要和第一句“对仗”。
对仗意思是说,除了字数和平仄之外,词性还要相对,意义还要相对或呼应。词性相对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我们看,“疏林”和“远籁”是对仗了,但“新月”和“入空”并没有对仗,“上”和“山”也没有。
我们举一个对仗完美的例子,杜甫的《八阵图》,这是赞颂诸葛亮的五言绝句。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其中第一句句尾的“国”,用国语或普通话的读音是平声,但是用古音发音(例如闽南语、客家话、粤语)来读的时候,是仄音。
然后我们看,“功盖”对“名成”,“三分国”对“八阵图”,这是完美的对战,Perfect。
3 不能当作是专家
结论是,不能够全然相信AI 大语言模型。
如果硬要比较的话,中国大陆的DeepSeek在中文方面还是比ChatGPT好。
还有更有趣的,我刚刚跟GPT说,《八阵图》是一首五言绝句,GPT回应说:不,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的一部分,让我错愕,真的是错愕。
有关我们前两天的文章《有史以来,最大的科技泡沫》,有些观众有疑虑,认为AI不会泡沫破裂, AI技术会持续下去。其实这是两个概念。
![]()
一些观众搞错了一个概念,在这期我们说,技术革命都会伴随着泡沫,这是必然的,因为没有人愿意在新技术领域落后,大家都想要在新技术上获得利益。
这就造成投资过度。而投资过的结果,必然会造成泡沫。当产生了泡沫,就需要挤泡沫,因为这是自然淘汰的结果。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下,只有少数的公司能够存活,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一波AI热潮也躲不过泡沫破裂的风险,最多只是大小程度的差别。
虽然AI 泡沫会破裂,这是无可避免的,但AI技术已经开发出来,技术会持续下去。这是我们今天要特别澄清的。
4 英伟达财报警讯?
我们来看英伟达公司昨天发布的第二季财报,营收超过市场预期,但数据中心(Data Center)收入略低于市场的预期。
持平来说,英伟达的财报还是不错的。然而,由于数据中心的营收不如预期,加上对下一季度的财报预测不如理想,使得财报发布后价格下跌,跌幅为3.14%。当然,这也是因为英伟达的财报,没有超过投资人的耳语数字(预期)。
连带的,芯片股AMD,一些能源股和数据中心类股也在盘后下跌,例如 OKLO、SMR、PLTR等。
坦白说,这未必会导致往后的美国股市大幅下跌。美股可能还可以支撑一阵。
然而,这一波的AI涨势可能不如之前“猛烈”。
英伟达的营收同比增长56%,虽然还是很高,但已经不如前两年,慢下来了,而且几乎是逐季降低。
持平地说,不吹毛求疵。56%的增长还是很不错,但的确是慢下来了,一方面也是因为之前的基数大了。
另外,我们也做了一次意见调查,有关眼前的AI泡沫破裂会发生在什么时候?
![]()
有29%的网友选择在今年底,41%的网友选择明年。其余是两年后,或三年后。选择今年底或明年的高达70%。
依照我们之前的看法,美国在AI领域还在吹泡沫,也就是说,泡沫还可以吹得更大。
而且,这一两年会是AI大厂扫荡小厂,挤压、淘汰小厂的时候。等到一些AI厂商支撑不住的时候,大概就是泡沫破裂的时候。
当然,中国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体现在两个层面。
一、中国最先进的EUV 光刻机什么时候量产?一旦 EUV 光刻机正式量产,中国将可以生产先进技术的 AI 芯片,和美国竞争。
二、事实上,在大语言模型方面,DeepSeek于今年初问世,并且免费开源给各方使用,已经扼杀了许多美国大模型厂商的获利空间。
这造成什么结果?
美国现在在AI领域的蓬勃发展,主要是体现在AI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如果末端的消费领域无法有效获利,而企业端的运用又受到限制的话,例如在工业应用方面,美国并不如中国。
这些迹象都指向了明年,明年之后。也就是说,明年我们会看到一些“迹象”。
有关这方面,我们一定会持续跟踪,跟大家说明。
大家可不要错过了。因为这正是中美博弈出现分水岭的时候。
切记,这是我和大家的相约!我们一起见证历史。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说到这里,谢谢各位的收看,我们下期再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