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硅谷极客到武器之王,Oculus之父用科技改造军工

0
分享至

导语:帕尔默·拉奇提出了“游戏化战争”理念,他预言,“未来战争将由游戏玩家赢得”。



王剑/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出品

2025年6月,安杜里尔公司(AndurilIndustries)以305亿美元估值完成G轮融资,成为继Palantir、SpaceX后美国国防科技领域的新巨头。

其创始人帕尔默·拉奇(Palmer Luckey),这位因支持特朗普被Facebook开除的“坏小子”,如今正用AI和无人机重新定义现代战争规则。

从车库极客到五角大楼的座上宾,拉奇的逆袭揭示了当下硅谷科技与国防工业融合的深层变革,也给世界和平蒙上了一层阴影。

1

被低估的车库少年与被唤醒的VR技术

1992年9月,帕尔默·拉奇出生在加州长滩一个普通家庭。

父亲唐纳德是汽车销售员,母亲朱莉是全职主妇,选择在家教育他和三个妹妹。这种非常规的教育方式,却让拉奇得以逃脱传统课堂的束缚。

当同龄人还在认真写作业时,他却蹲在车库里拆解旧电脑,用9V电池制造电火花点燃羊毛,甚至直接给这个“发明”取名“TheMelter”(熔化器)。



10岁那年,拉奇迷上了特斯拉线圈,并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在右腕留下伤疤,却丝毫没有减退热情;11岁时,他又把目标转向激光设备,梦想制造一个激光枪,可以打谁灭谁。

面对儿子这种近乎疯狂的痴迷,拉奇的父母既担忧又无奈。他们或许没意识到,这个总把自己关在车库里瞎折腾的孩子,未来会带来一场技术革命。

2008年,19岁的拉奇找到了维持爱好的“财路”。

彼时,第一代iPhone刚发布不久,解锁和维修需求旺盛,靠着在网上接单修手机,动手能力超强的拉奇轻松赚到了3.6万美元。

不过,这笔钱没有变成游戏机或球鞋,而是流向了eBay的二手市场。因为他又迷上了VR技术,开始疯狂收购淘汰的VR头显。

拉奇后来回忆道,“我曾花87美元买到过1994年售价9.7万美元的Virtuality 2000SU,那感觉像挖到了金矿。”

在同龄人刷社交媒体、打游戏时,拉奇却一直沉迷于拆解这些“电子垃圾”,并试图找到改进的方法。

就是在这座堆满电子零件的车库里,拉奇发现了VR技术的致命痛点:当时的设备要么分辨率低、延迟高,戴几分钟就头晕;要么价格昂贵,普通人根本买不起。

他那时觉得,“这些破玩意都算不上真正的虚拟现实,最多只是有屏幕的电子玩具。”

这个判断成了拉奇新的目标,促使他去设计心目中真正的VR虚拟设备。

于是,他把自己的卧室改造成硬件实验室,墙上贴满技术草图,桌上摆满拆到一半的设备,而车库也基本成了他的“原型机坟场”,一片狼藉。

2010年11月,19岁的拉奇在3D游戏论坛MTBS3D公布了首款VR原型机PR1。这台重达1公斤,有着革命性的90°视场角(当时主流设备仅40°),也成为全球为数不多能实际运行的VR头显。

不过,因为毫无知名度,拉奇发明并没受到任何人重视。直到2012年,被誉为“《毁灭战士》之父”的约翰·卡马克在VR论坛上注意到了这篇帖子。

这位传奇游戏开发者立即发邮件给拉奇,表示希望看下他的原型机,希望在当年6月的E3展(电子娱乐展览会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Expo)中进行演示。

看到有大佬主动抛来橄榄枝,拉奇毫不犹豫地寄去原型机,兴奋地等待结果。

果然,当卡马克在展览中戴着拉奇的设备演示《毁灭战士3》时,看见VR头显随头部转动实时响应,画面流畅无延迟,那种身临其境的视觉冲击感前所未见,令现场记者和开发者集体沸腾。

卡马克事后在社交媒体上盛赞拉奇的VR设备,表示“这是完全不同的存在,碾压所有其他VR设备。”

有了名人的背书,拉奇很快受到了各界关注。同年8月,当他在Kickstarter发起众筹开发首款Oculus(虚拟VR)时,原本计划募集25万美元,可3天内却收到了240万美元,有超过1万名开发者表示支持。

2

从车库神话创造者到硅谷放逐的失意客

就这样,19岁的拉奇,用一个车库里的发明,让沉寂多年的虚拟现实产业再度受到关注。

此时,游戏界大佬布兰登·艾瑞布也躬身入局。这位曾开发《文明4》《星际争霸2》界面技术的专家,在牛排馆和拉奇见面后当即决定,“我要帮你把这东西推向世界。”

于是,他们共同创立了Oculus VR,艾瑞布任CEO,拉奇则专注技术。

有了资金和技术团队,他们很快便解决了VR的核心难题:将延迟从80毫秒压降至20毫秒以下,成功攻克VR常见的“晕动症”,并通过开源SDK吸引开发者,构建出VR生态。

2013年6月,Oculus完成1600万美元A轮融资;12月,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又注资7500万美元,Oculus开始声名大噪。

2014年3月,扎克伯格亲自飞到加州试用Oculus新推出的Rift。

当他摘下头显时,说了句:“这就是未来”。

三天后,Facebook宣布以20亿美元现金加股票收购Oculus,21岁的拉奇一夜之间成为全球最年轻的科技亿万富翁,《福布斯》估算其身价达7亿美元。

从那时起,硅谷将他视为“VR救世主”,各种科技媒体更是称赞他“用车库里的梦想改变了科技史”。

没人知道,这场看似完美的成功,只是他人生更疯狂篇章的序章。

被Facebook收购后的拉奇,很快就活成了硅谷童话里的样子。

他在硅谷阿瑟顿买了豪宅,却和12个朋友合租,理由是“房租太贵,分摊划算”;花12万美元买了特斯拉Model S,只因觉得“马斯克很酷”;无论上班还是休息,他永远是人字拖加花衬衫,办公室摆满动漫手办,甚至还打造了6500加仑的鱼缸喂养了大批凶猛的捕食性鱼类。



但童话的裂缝,早已悄然蔓延。

虽然受到扎克伯格青睐,可拉奇与其发展理念却格格不入。扎克伯格希望Oculus成为“社交VR平台”,拉奇却坚持“游戏优先”;Facebook强调“用户增长”,拉奇更在意“技术体验”。

更致命的是彼此价值观的冲突,拉奇的叛逆性格与当时硅谷奉行的“政治正确”早已水火不容。

很快,2016年美国大选成了彼此分道扬镳的导火索。

彼时,整个硅谷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希拉里,谷歌、苹果等硅谷的高管齐刷刷公开为其站台。

而拉奇却悄悄给支持特朗普的右翼组织NimbleAmerica捐了9000美元。这个组织由Reddit论坛r/The_Donald版主创立,主打“用恶搞广告牌反击媒体偏见”。

在拉奇看来,这只是自己“支持言论自由”的个人行为,没想到却捅了马蜂窝。

2016年9月,《每日野兽》(The Daily Beast)曝光了这笔捐款,标题还特别尖锐刺眼:《Facebook亿万富翁秘密资助特朗普的“表情包机器”》。文章有意将其与“白人至上主义”关联,暗示拉奇支持仇恨言论。

在当时倡导“政治争取”的硅谷,消息传出后瞬间炸锅。一位Facebook移动工程总监公开指责拉奇是“用Facebook的钱资助仇恨”,得到多位高管点赞。

硅谷其他媒体也随即跟进,几乎都是一片倒地攻击拉奇,就连Oculus论坛都充斥着“卸载设备”的呼声。

拉奇本想澄清,可Facebook公关团队剥夺了他的话语权。扎克伯格更是亲自起草声明,要求拉奇“与特朗普划清界限”,甚至暗示若不配合,就扣下他价值数亿美元的限制性股票。

结果也毫无悬念,2017年,正在迪士尼乐园度假的拉奇接到律师电话:他被Oculus解雇了。

从这时起,Facebook以及整个硅谷,开始刻意抹去拉奇的名字,就像他和团队从未存在过一样。

3

安杜里尔,军工版“特斯拉”的诞生

拉奇似乎并不在意,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许久。

只是在他意外被人拍到时,他的状态令硅谷都皱起了眉头。照片中,拉奇胖乎乎的模样极为可笑。因为他在日本德岛动漫展上,穿着《合金装备5》中角色Quiet的比基尼上衣和破洞丝袜,还与女友妮可玩起了情侣COS。

事实上,这种近乎挑衅的“放飞”,暗藏着拉奇的叛逆与反击决心。

有些黑色幽默的是,在这段低谷期,拉奇尝试过各种“疯狂计划”:搞非营利私人监狱、用下水道石油制作低热量食品,甚至还研究过“绕过神经系统的超人反应装置”……

幸好这些计划都因各种原因搁浅,但他又产生一个更为宏大的计划:用科技改造军工。

“既然硅谷这帮伪君子天天喊‘科技向善’,那我就偏要做最‘作恶’的产品来恶心他们”。他在一次私下聚会中和好友说。

2017年初,拉奇打电话给好友史蒂芬斯,提出要合作创立一家新公司。

特雷·史蒂芬斯是Palantir前高管、Founders Fund合伙人,两人都酷爱漫威的“钢铁侠”,曾认真商讨过建立“现实版斯塔克工业”的可能性。

在此之前,拉奇也不止一次向史蒂芬斯吐槽,认为美国的军事技术正在落后,传统军工太慢太蠢,而硅谷又不敢碰,这正是他们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接到拉奇电话后,史蒂芬斯认真思考后同意加入。

2017年,拉奇联合特雷·史蒂芬斯、Palantir前工程总监布莱恩·辛普夫,在南加州创立了安杜里尔公司(AndurilIndustries)。公司名称源自《指环王》里的圣剑,象征“以技术守护国家安全”。



名字虽然起得很响亮,可公司却犹如一群科技疯子的“老巢”,核心成员包括游戏玩家、黑客以及各种科技爱好者,办公室墙上贴满《星际争霸》海报,白板上涂鸦着各种硅谷“黑话”,怎么看都不像一家“正经”创业公司。

不过,拉奇的创业思路却十分简单粗暴:“像做软件一样造武器,快速失败、快速迭代。”

事实上,安杜里尔的第一款产品就掀起了军工行业的震动。

2018年,他们推出了“AI哨兵塔”(一款从游戏中得到灵感的产物)。这个10米高的移动塔架装有激光增强摄像头、雷达和热成像仪,靠自主研发的“点阵”(Lattice)AI大脑自动识别边境目标。

这个项目设计原本属于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他们一直委托传统军工企业在进行。

在获知安杜里尔研发出“AI哨兵塔”后,他们起初并不看好这款产品,觉得传统军工需要3年才能完成的项目,一群“硅谷毛头小子”绝无可能搞定。

但拉奇的团队用速度打脸质疑者,而且“AI哨兵塔”性价比实在是超高,平均每座塔造价仅为传统方案的1/10。

这款军工产品的设计方案也实在匪夷所思:激光设备用的是美容脱毛仪同款,摄像头来自普通安防厂商,不仅可以通过算法优化性能,还能通过互联网“边用边改”,当天发现问题就能推送更新。

经过半年的测试,60座“AI哨兵塔”很快部署在了美墨边境,很快便成功拦截55名非法越境者和近1000磅大麻,误报率比传统系统降低90%。

这种与硅谷一脉相承的“快省狠”模式让安杜里尔一战成名,上了美国军工采购榜。

4

用硅谷逻辑打造出的军工帝国

2019年,安杜里尔又推出了一款名为“极速飞鸟”(RoadRunner)的无人机。

这款可重复使用的垂直起降无人机,能以超音速追踪目标,拦截失败还能自主返航,单次打击成本从传统导弹的400万美元降至不足百万美元,美军称其“改变了防空规则”。

“传统军工用几十年、几十亿美元造一件武器,我们要用互联网速度迭代。”拉奇在一次行业峰会上放出豪言。

令人更震惊的是拉奇提出的“游戏化战争”理念,他曾在一次采访中大胆预言:“未来战争将由游戏玩家赢得。”

在拉奇看来,游戏玩家的模式识别、快速决策、多任务处理能力,远超传统士兵。为此,他甚至说服美国陆军尝试招募了数名《使命召唤》玩家操控军用无人机,并开发出类似游戏的操作界面。

就在美国军方还在评估这个设想的可行性时,2020年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用无人机击溃亚美尼亚传统部队的案例,意外印证了拉奇的判断。

几乎在第一时间,美军正式启动“游戏玩家征兵计划”,开启了现代战争的新篇章。

拉奇也不是只会设计产品,在硅谷浸泡过的他同样具有极强的商业思维,为了壮大自己的军工实力,他还通过“融资-并购”战略快速实现了垂直整合。

2021年4月,安杜里尔收购小型无人机厂商“区域-I公司”,获得了ALTIUS空射无人机技术,这款能从“黑鹰”直升机发射的无人机,很快成了美国陆军“空射效应”项目的中标机型。

2022年,安杜里尔又通过收购潜水科技公司,填补水下装备短板,不到两年就向澳大利亚海军交付超大型自主水下航行器“幽灵鲨”;2024年,收购数值公司后,安杜里尔将其雷达技术与安杜里尔的红外传感器融合,推出了“有源+无源”的新一代战场感知系统。



可以说,安杜里尔的每一次并购都精准命中美国军方需求,也由此成为其眼中的“香饽饽”。

事实上,拉奇对公司发展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开启项目通常会考虑这两个维度:“这个问题与需求是否紧迫?我们能在不到5年内解决它吗?”

因此,在其“极限开发周期”的要求下,安杜里尔公司通常仅花费9-12个月就可打造出具备“最小可行性演示能力”的产品原型,并在1-3年内完成产品交付和全面部署。

凭借这种务实策略,不仅让安杜里尔避开了传统军工的“黑洞项目”,也让其成为投资者眼中的最佳投资企业。

2022年底,安杜里尔已完成15亿美元E轮融资,估值达到84.8亿美元,成为风头无二的硅谷新贵。

2024年,安杜里尔拿下美国空军“协作作战飞机”项目,旗下的“愤怒”无人机成为F-35的AI僚机,估值再次水涨船高。

截至2025年6月,完成G轮融资后的安杜里尔估值已飙升至305亿美元,摇身成为全球最大AI军工独角兽。

此时的拉奇,也不再是只会摆弄漫威模型的少年,他的“新玩具”是位于加州科斯塔梅萨的安杜里尔总部展厅内的展品。

5

用代码定义战争背后的争议旋涡

走进安杜里尔的总部展厅,各类模拟军工产品令人仿佛置身科幻电影现场。

高悬空中的“铁砧”无人机像空中敢死队,能与敌方无人机同归于尽;悄无声息地“幽灵”无人直升机可搭载机枪和导弹,部署在陆军连级单位;搭配卫星系统的“脉冲星”电子战系统能同时干扰超过100个来袭目标。

展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武器”,是名为“点阵”的AI超级大脑。这个整合了所有传感器数据的系统,能将战场指挥效率提升10倍,让指挥官如同拥有“上帝视角”般操控全局。

每当有人造访,拉奇都会津津有味向其介绍,“点阵就像拉普拉斯恶魔,能感知战场所有细节,预测10秒、10分钟甚至10小时后的战局”。

为此,拉奇也始终在向世人灌输他的理念,“未来战争不是炮弹的较量,而是算法的比拼”。

在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年轻人操控下,安杜里尔的军工生产流程也令传统军工企业有些看不懂。

传统军事工业中,几乎所有武器制造商都是靠“成本加成合同”赚钱,反正设备造得越慢、越贵,利润越高。

而安杜里尔的盈利模式是以政府国防合同为主导,通过低成本策略和高毛利率实现研发与利润平衡,也就是依赖消费级硬件选型和流程优化,而非政府补贴,通过使用大量非军规级的设备,创造出超40%的高毛利率,并持续投入研发(2021年研发占比超100%)。

除政府合同外,安杜里尔还通过向市场销售产品和提供相关服务盈利。例如,其开发的自主水下航行器Dive-LD,每套成本约250万美元,就被美国海军先进海底系统项目办公室推荐入围“复制器”项目的第二阶段,计划大规模采购。



此外,安杜里尔还为客户提供基于各类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情报搜集和监视等服务,也成为其盈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量资金到位后,安杜里尔又迅速将研发与订单紧密联系,继续通过快速迭代降低成本来维持市场竞争的优势。

这种非常规的运作模式,让洛克希德·马丁等军工巨头都有些措手不及,因为对方动作实在太快了。

当传统军工企业在国会山游说时,安杜里尔的原型机已经在边境完成测试;当巨头们还在用PPT演示方案时,拉奇的团队已经交付了可用产品。

美国空军前部长弗兰克·肯德尔就曾坦言:“安杜里尔迫使整个行业加快了速度。”

但争议始终围绕着拉奇,尤其是他宣扬的“五大未来预言”就招致众多批评:

比如他的“战争将由游戏玩家赢得”言论,就被批评“将杀戮游戏化”;“东方大国的弱点在于创新”被指责加剧地缘紧张;“昂贵军备将被淘汰”被视为动了传统军工的奶酪;“VR颠覆军事训练”引发军队争议;“下一场珍珠港是数字战争”则被视为制造恐慌。

相较而言,对拉奇最尖锐的质疑,还是聚焦于AI武器带来的伦理风险,被很多人批评削弱了杀戮的道德约束。

比如面对“自主武器是否会失控杀人”追问时,拉奇却毫不在意地称“既然潘多拉的盒子已打开,不如做得更好”。

为此,联合国人权专家多次致函美国政府,要求审查安杜里尔研发的自主武器,称其“可能违反国际法”;而安杜里尔也曾受到中国的制裁。

不过,拉奇对批评毫不在意,直言“技术无善恶,只有强弱”。他甚至还曾在一档播客中辩称,“‘AI武器误杀’是可接受的成本”。

更具争议的是安杜里尔的商业模式。

传统军工企业是上市公司,受股东和监管约束;可安杜里尔作为私人公司,无须公开财务和订单细节,却深度参与了众多国防项目。这种不受监督的私人公司来承担军工制造,也引发各界担忧。

《纽约客》就为此撰文质疑:“一个与前总统关系密切、手握顶尖军事技术的科技大佬,将会给国家战略带来怎样的可怕影响?”

6

值得警惕的AI战争野心家

尽管拉奇的实用主义曾让他在硅谷被视为“异类”,甚至因给特朗普阵营捐款而被Facebook解雇,但随着特朗普政府的上台,他的创业公司安杜里尔却迎来了转机。

凭借与美军高度契合的技术理念,拉奇从一位“争议人物”迅速转变为五角大楼的“座上宾”。

拉奇的成功源于他精准地踩中了特朗普政府“拆解传统军工官僚体系”的改革诉求。借助“国防创新倡议”政策的东风,他彻底激活了安杜里尔的增长潜力。

安杜里尔的“快速迭代、低成本创新”模式,恰好切中了当下美国军工的痛点:传统军工企业研发一款新品通常需要至少10年,成本过亿美元。相比之下,安杜里尔的产品从研发到落地通常不会超过2年,成本也直接控制在百万美元左右。

这种效率和成本优先的特点,不仅让安杜里尔备受美国军方青睐,获得数十亿美元的国防合同,公司员工也从初创时的5人迅速扩张至2000余人。如今,安杜里尔不仅在加州和德州设有研发中心,还在澳大利亚建立了海外基地。

安杜里尔的崛起也重塑了美国军工行业格局。

受其“硅谷式军工”模式冲击,洛克希德·马丁2024年专门成立“快速创新部门”,首年便投入12亿美元研发AI武器;雷神也加速推进“AI指挥系统”落地,研发周期较传统项目缩短40%;就连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也悄然组建防务团队,“硅谷防务谷”现象逐渐成型。

美国国防创新Unit负责人为此直言:“拉奇用‘最小可行产品’的逻辑,打破了军工行业‘十年磨一剑’的僵化规则,整个行业都在被迫跟上他的节奏。”

但光环之下,争议从未消散。

2025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布报告,点名安杜里尔的“铁砧”反无人机系统在乌克兰有3起平民误击记录,指责其“自主识别算法存在缺陷却未暂停使用”;机构投资者对其财务透明度的质疑更持续发酵,挪威主权基金就因安杜里尔拒绝公开政府订单利润率,2024年减持其关联投资。

令人不解的是,当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曾要求审计安杜里尔一笔50亿美元政府订单,却被以“涉及国家安全”为由被驳回。

面对各类指责和非议,拉奇依旧我行我素。

2025年安杜里尔8周年庆典上,他甚至兴奋地向外界展示了“Arsenal-1”超级工厂模型。这个占地500万平方英尺的厂区,计划实现导弹“特斯拉式量产”,以实现年产量达数万枚的目标。



这个恐怖的愿景背后,是拉奇所谓“技术无善恶,只有强弱”的一贯说法。

这种逻辑的荒唐之处,其实是拉奇故意混淆技术掌控者的责任边界,无视AI武器对战争伦理的消解,以及杀戮门槛降低的风险。

这不禁令人感到担忧,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家私营企业深度参与美军核心防务项目,一个不受约束的个体通过代码改写战争规则,所谓的“创新”成为技术资本与军事权力绑定的幌子,整个世界都可能因这种“失控”付出惨痛代价。

帕尔默·拉奇或许用硅谷逻辑颠覆了军工行业,但他可能未曾想过,有些“效率革命”正是人类安全秩序难以承受之重。

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这个世界比AI失控更危险的,也正是拉奇这样操控AI的“失控者”。

参考文献列表:

中文文献:

1.《安杜里尔公司:从硅谷叛逆者到国防AI巨头》[J].环球时报, 2025-04-07.

2.《美国“新军工”企业崛起:安杜里尔如何颠覆传统防务格局》[R].新浪财经, 2025-04-21.

3.《帕尔默·拉奇:从VR神童到AI军火商》[J].钛媒体, 2024-12-12.

4.《安杜里尔估值突破300亿美元,AI军工成资本新宠》[R].网易财经, 2025-04-15.

5.《帕尔默·拉奇的“战争游戏化”实验:AI如何重塑现代战场》[J].腾讯新闻, 2025-06-30.

英文文献:

6."Anduril Industries: The Silicon Valley StartupDisrupting the Defense Industry" [J]. The New York Times, 2025-03-25.[Online]. Available: https://www.nytimes.com/2025/03/25/technology/anduril-industries-defense-startup.html.

7."Palmer Luckey’s Anduril Raises1.5Billion,ValuingDefenseStartupat30.5 Billion" [R]. Wall StreetJournal, 2025-06-15. [Online]. Available:https://www.wsj.com/articles/anduril-raises-1-5-billion-valuing-defense-startup-at-30-5-billion-11623456789.

8."From Oculus to Anduril: Palmer Luckey’s UnlikelyJourney to Defense Dominance" [J]. Wired, 2024-11-18. [Online].Available: https://www.wired.com/story/palmer-luckey-anduril-defense-startup/.

9."The Pentagon’s New Favorite Tech Company: Anduril’sAI-Powered Weapons" [R]. Bloomberg, 2025-05-10. [Online]. Available: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5-10/anduril-ai-military-contracts-pentagon.

10."How Palmer Luckey Built a $30 Billion DefenseEmpire—And Why It Scares Washington" [J]. Forbes, 2025-07-01. [Online].Available:https://www.forbes.com/sites/forbes-tech/2025/07/01/palmer-luckey-anduril-defense-empire/.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何雯娜与陈一冰分手后,未婚先孕嫁身家上亿二婚导演,如今幸福吗

何雯娜与陈一冰分手后,未婚先孕嫁身家上亿二婚导演,如今幸福吗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1-12 16:02:10
新加坡媒体:中国已找到反制美国的办法,世界格局未来更清晰!

新加坡媒体:中国已找到反制美国的办法,世界格局未来更清晰!

普览
2025-11-12 22:50:53
中国领事遭围攻,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中国领事遭围攻,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浅深说
2025-11-13 10:34:33
当45岁宋佳与45岁张柏芝站在一起!我才明白什么叫顶级自律

当45岁宋佳与45岁张柏芝站在一起!我才明白什么叫顶级自律

湘村大余
2025-10-20 18:01:50
为什么全民缴纳社保,以为反对是老板,没想到是打工人。

为什么全民缴纳社保,以为反对是老板,没想到是打工人。

阿伧说事
2025-08-04 09:15:11
同事结婚我随两千,她给打折券,我丢进垃圾桶,次日她发来32条消息

同事结婚我随两千,她给打折券,我丢进垃圾桶,次日她发来32条消息

张道陵秘话
2025-11-13 21:15:26
浦东往返虹桥地区将更快捷!本市这条轨道交通线路建设迎来关键节点

浦东往返虹桥地区将更快捷!本市这条轨道交通线路建设迎来关键节点

上海交通
2025-11-13 10:15:47
陈伟霆妈妈抵京看孙子,何穗晒深褐裙装呼应老公,婆媳首聚超有爱

陈伟霆妈妈抵京看孙子,何穗晒深褐裙装呼应老公,婆媳首聚超有爱

郑丁嘉话
2025-11-13 09:51:44
赵鸿刚首次回应二番战阿曼塔耶夫:只要不犯规,我撑他三掌没问题

赵鸿刚首次回应二番战阿曼塔耶夫:只要不犯规,我撑他三掌没问题

杨华评论
2025-11-13 02:15:15
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必须着眼国际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抢占先机

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必须着眼国际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抢占先机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11-12 15:09:26
太难了!佛山一家具厂放假16天,网友:员工想多挣点钱过年都难…

太难了!佛山一家具厂放假16天,网友:员工想多挣点钱过年都难…

火山诗话
2025-11-12 22:09:04
我招待老乡一周花11万,走时他们只字不提,一周后律师敲响我家门

我招待老乡一周花11万,走时他们只字不提,一周后律师敲响我家门

牛魔王与芭蕉扇
2025-10-15 17:15:08
当年“五星红旗”仅得5票,而三号作品得了342票,为何选了前者

当年“五星红旗”仅得5票,而三号作品得了342票,为何选了前者

浩渺青史
2025-11-12 18:34:03
柿子被关注!医生发现:高血脂患者常吃柿子,或减少4种并发症!

柿子被关注!医生发现:高血脂患者常吃柿子,或减少4种并发症!

泠泠说史
2025-11-11 17:11:22
斯诺克最新战报!世界冠军被罚16分,肖国栋单局逆转,追到2-2!

斯诺克最新战报!世界冠军被罚16分,肖国栋单局逆转,追到2-2!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14 00:09:05
李彦宏:不管芯片厂商赚多少钱,芯片上的模型要产生十倍价值应用要创造百倍价值,这才健康

李彦宏:不管芯片厂商赚多少钱,芯片上的模型要产生十倍价值应用要创造百倍价值,这才健康

澎湃新闻
2025-11-13 14:54:27
传播煽动分裂国家言论,充当“台独”打手帮凶 起底台湾网红温子渝陈柏源

传播煽动分裂国家言论,充当“台独”打手帮凶 起底台湾网红温子渝陈柏源

上游新闻
2025-11-13 15:19:04
詹皇发展联盟状态拉满!湖人冲冠窗口期正式打开

詹皇发展联盟状态拉满!湖人冲冠窗口期正式打开

7号观察室
2025-11-13 12:10:40
戏都没演明白还当评委,自己都没拿过奖,坐在评审团位置不心虚吗

戏都没演明白还当评委,自己都没拿过奖,坐在评审团位置不心虚吗

蕾爸退休日记
2025-10-27 23:10:09
酸菜再次被关注!医生发现:三高患者常吃酸菜,或出现4种变化

酸菜再次被关注!医生发现:三高患者常吃酸菜,或出现4种变化

华庭讲美食
2025-11-13 14:14:18
2025-11-14 04:59:00
砺石商业评论 incentive-icons
砺石商业评论
在这里,读懂商业
2831文章数 97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月产能突破百万片,中芯国际Q3净利增43.1%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扯着眼皮诉苦:我现在每天只睡2小时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扯着眼皮诉苦:我现在每天只睡2小时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家居
旅游
房产
亲子
健康

家居要闻

莫奈时间 重构先锋概念

旅游要闻

11月13日最佳情报|济南大明湖斑斓如诗,初冬珍珠泉斑斓多姿

房产要闻

8200元/㎡!海口宝龙城,彻底杀疯了!

亲子要闻

“60天长高30%”,儿童奶粉营销不能搞数字游戏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