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多所中小学的校园里迎来一群特殊的“讲师团”——各级劳模工匠带着满身奋斗故事走进课堂,用亲身经历为学子们开启了一堂堂生动深刻的“开学第一课”,让劳动精神的种子在新学期伊始便扎根青少年心中。
在合肥市安庆路第三小学,安徽工匠张勇围绕环境监测领域的前沿技术攻关,讲述如何突破技术壁垒、攻克“卡脖子”难题的历程,用科研实践诠释新时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操场上,劳模查根胜以“光与激光”为引,结合现代光学技术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科技领域的追光人”。合肥市古城小学里,劳模张婷婷分享乡村智慧技术推广故事,鼓励学生扎根理想、用科技赋能生活。
“通过劳动模范张阿姨的分享,我特别感动。我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也成为一名建设家乡的人,把美丽的三十岗乡介绍给更多人。”合肥市古城小学四年级学生李紫伊说。
“本次邀请的劳模,均来自新时代新兴科技领域,他们将用硬核创新故事,为学生点亮科学梦想。”庐阳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文静介绍道。
近年来,庐阳区将“劳模工匠进校园”作为深化劳动教育的重要抓手,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创新实施路径。联动各级劳模资源,选取科研、制造、农业等领域的优秀劳动者代表,让不同行业的奋斗故事覆盖中小学及职业院校,用鲜活的人物、真实的经历,让青少年触摸到“劳动最光荣、奋斗最美丽”的真谛。
为延伸劳动教育链条,该区还创新性打造“校园+实景”双课堂模式:一方面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劳模馆,沉浸式感受劳模们的奋斗轨迹,让劳动精神可触可感;另一方面推出“1+1”育人机制,组建专业劳模宣讲团开展常态化进校园分享,同时聘请资深劳模担任校外辅导员,通过实践指导、技能培训等方式,手把手带领学生参与劳动实践,让精神引领转化为实际行动。(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华)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