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房事过多会肾亏?提醒:真正伤肾的4件事,你可能天天在做

0
分享至

32岁的张先生是某互联网公司的项目经理,连续加班三个月后,他发现自己早晨起床越来越困难,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总像被抽干了力气。更让他尴尬的是,每次和妻子亲热后,腰酸得像要断掉,连爬几层楼都气喘吁吁。

“是不是最近太频繁,把肾亏虚了?”张先生偷偷买了几盒补肾药,却越吃越上火,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直到某天加班时突发胃痛,他才被同事拽去医院。

检查结果让所有人意外:张先生的肾功能完全正常,但胃镜显示胃黏膜重度萎缩,幽门螺杆菌阳性,且已出现早期胃癌病变。医生指着他的体检报告说:“真正伤你身体的,不是房事,而是你每天加班后吃的那顿高盐外卖,和为了提神连喝的三杯浓咖啡。”




一、房事频率≠肾功能

中医说的“肾主藏精”,更多指生殖、内分泌、免疫等综合功能;而西医解剖学上的“肾”是一对负责过滤血液、排泄废物的器官。

正常频率的性生活不会让血肌酐升高,也不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真正需要警惕的是“过度”——伴随明显的体力透支、激素紊乱、睡眠剥夺,才可能间接影响整体健康。



二、真正伤肾的4件事

1.高盐饮食

“重口味”是许多人的饮食偏好,但过量盐分(每日超过5克)正悄悄伤害着两个关键器官——肾脏和胃。肾脏作为人体的“滤过器”,需要不断调节体内钠平衡,长期高盐饮食会升高血压,迫使肾小球持续高压工作,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功能衰退。

与此同时,高盐食物(如腌菜、腊肉、加工火腿)中的亚硝酸盐会直接损伤胃黏膜,破坏保护屏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创造条件。

研究显示,我国胃癌发病率与食盐摄入量呈显著正相关,北方地区因高盐饮食习惯,胃癌死亡率比南方高20%。更值得警惕的是,肾损伤与胃病变往往形成恶性循环:肾功能下降会削弱体内毒素排出能力,进一步加重胃黏膜负担。

2.滥用药物

“小病自己治”的观念让许多人陷入用药误区。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可能引发肾小管坏死,甚至导致急性肾衰竭;某些中药(如含马兜铃酸的关木通、广防己)已被证实具有肾毒性,短期服用即可造成不可逆损伤。

更隐蔽的是,这些药物对胃的伤害同样严重:NSAIDs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削弱胃黏膜保护因子,增加溃疡和癌变风险。

3.长期憋尿

现代人久坐办公、沉迷手机,憋尿已成为常态,但这一习惯对肾脏的伤害远超想象。当膀胱蓄尿超过500ml时,压力会迫使尿液反流至输尿管,携带的细菌可能引发肾盂肾炎,反复感染会逐渐破坏肾实质,最终发展为慢性肾病。

更令人意外的是,憋尿常与久坐相伴,而久坐会降低胃肠蠕动,导致胆汁反流至胃部,长期刺激胃黏膜易诱发炎症甚至癌变。

一项覆盖10万人的追踪研究发现,每天憋尿超过2小时的人群,胃癌风险比常人高出15%。改变这一习惯并不难:设置每小时提醒起身排尿,既保护肾脏又促进消化。

4.忽视慢性病

我国约1.3亿糖尿病患者和3亿高血压患者中,许多人未意识到这两种病是肾脏的“头号敌人”。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会破坏肾小球滤过膜结构,导致蛋白尿和肾功能衰退;高血压则像“高压水枪”持续冲击肾动脉,加速血管硬化和肾单位萎缩。

更危险的是,慢性肾病会削弱免疫力,使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健康人高30%,且感染后更难清除——而幽门螺杆菌正是胃癌的主要诱因。



三、日常护肾小习惯

睡眠:23:30 前关灯,手机设“飞行模式”。若入睡困难,可听 10 分钟 432 Hz 轻音乐,临床证实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

饮水+排尿:把 500 mL 保温杯放在电脑旁,每小时喝两口,喝完就起身去厕所;既防憋尿又防久坐。

饮食:盐——用 3 g 限盐勺,一周做饭 4 次,外卖备注“少盐少油”;蛋白——早餐鸡蛋+豆浆,午餐 100 g 鸡胸或鱼,晚餐 50 g 豆腐,轻松控制 0.8-1.0 g/kg。

止痛药:痛经改对乙酰氨基酚,每天不超过 2 g;必要时热水袋敷小腹 15 分钟,减少药物依赖。

运动:每天快走 6000 步,可分两次完成,促进肾血流;睡前踮脚 3 分钟,刺激足底“涌泉穴”,改善下肢循环。

定期体检:30 岁以上每年查一次“尿常规+血肌酐+eGFR”;有高血压、糖尿病者,每半年加做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ACR)。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被封杀3年后,邓伦只能混迹三线小城市,32岁像50岁,摆烂憔悴,直言:回不去,再也回不去了

被封杀3年后,邓伦只能混迹三线小城市,32岁像50岁,摆烂憔悴,直言:回不去,再也回不去了

美芽
2025-08-18 19:21:23
多地医保大动作:门诊也要控费了!

多地医保大动作:门诊也要控费了!

医学界
2025-09-19 20:14:50
731全球上映:日本网友评论语出惊死人,你们怎么看?

731全球上映:日本网友评论语出惊死人,你们怎么看?

花心电影
2025-09-19 17:57:51
男子给小35岁情人转1340万,66岁妻子起诉返还:自己曾省下工资支持他东山再起,第三者生活奢侈配备多名佣人

男子给小35岁情人转1340万,66岁妻子起诉返还:自己曾省下工资支持他东山再起,第三者生活奢侈配备多名佣人

极目新闻
2025-09-18 21:25:37
“给钱也不卖中国”!日德联合断供高铁车轮,被中国规则彻底打脸

“给钱也不卖中国”!日德联合断供高铁车轮,被中国规则彻底打脸

刘森森
2025-09-19 11:53:13
农村又要开始收费了!这次要交多少钱?12月31日前截止!新农合缴费一夜大改!新农合缴费新规执行...

农村又要开始收费了!这次要交多少钱?12月31日前截止!新农合缴费一夜大改!新农合缴费新规执行...

新浪财经
2025-09-19 04:49:57
2025密集出台利民的好政策:大戏在明年

2025密集出台利民的好政策:大戏在明年

小筑
2025-09-19 10:35:46
女子脱下吊带纹花胸,任男子操作一声不吭,怕丢人用口罩墨镜挡脸

女子脱下吊带纹花胸,任男子操作一声不吭,怕丢人用口罩墨镜挡脸

吾观専欗
2025-08-07 20:12:54
纪实:25岁华裔女子遭男友强制塞高尔夫球,3小时后在痛苦中死去

纪实:25岁华裔女子遭男友强制塞高尔夫球,3小时后在痛苦中死去

谈史论天地
2025-09-11 14:59:38
联通eSIM已支持新款Apple Watch,可独立通话和上网

联通eSIM已支持新款Apple Watch,可独立通话和上网

PChome电脑之家
2025-09-19 18:38:23
韩国2名19岁花滑女神同时性侵16岁师弟,师弟被折磨成心理阴影

韩国2名19岁花滑女神同时性侵16岁师弟,师弟被折磨成心理阴影

呱呱请你吃瓜
2025-09-09 06:07:59
广东省高校排名大调整:广州中医药大学14,南方医科大学领先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省高校排名大调整:广州中医药大学14,南方医科大学领先华南师范大学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5-09-19 14:39:08
中方话刚说完,泰国直接下了逐客令,枪口顶脑门,这场仗非打不可

中方话刚说完,泰国直接下了逐客令,枪口顶脑门,这场仗非打不可

南宗历史
2025-09-18 18:02:31
英媒:加拉格尔希望回到英超,曼联、纽卡等俱乐部在观望

英媒:加拉格尔希望回到英超,曼联、纽卡等俱乐部在观望

雷速体育
2025-09-20 04:01:09
又一对明星在海外弃养孩子,背后瓜太爆了!

又一对明星在海外弃养孩子,背后瓜太爆了!

毒舌八卦
2025-09-01 23:17:07
哈里41岁生日,父亲和哥哥都没有送祝福,梅根发旧照叫他“男孩”

哈里41岁生日,父亲和哥哥都没有送祝福,梅根发旧照叫他“男孩”

毒舌小红帽
2025-09-18 19:24:57
老杜万万没想到,最后坑了自己一把的,竟是最疼爱的小女儿

老杜万万没想到,最后坑了自己一把的,竟是最疼爱的小女儿

剑哥的思政课
2025-09-18 17:27:33
樊振东德甲立大功,俱乐部飙升至第3距榜首仅差2分,东哥周二再战

樊振东德甲立大功,俱乐部飙升至第3距榜首仅差2分,东哥周二再战

二哥聊球
2025-09-19 09:46:02
微信打电话和直接打电话有什么直接区别?网友分享观点很独到啊

微信打电话和直接打电话有什么直接区别?网友分享观点很独到啊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11 00:10:11
知名餐饮品牌创始人去世,年仅40岁,CEO回应:事情发生得很突然,他一直承受很大压力

知名餐饮品牌创始人去世,年仅40岁,CEO回应:事情发生得很突然,他一直承受很大压力

新浪财经
2025-09-19 18:46:20
2025-09-20 06:16:49
资说 incentive-icons
资说
善用食材品质,改善人体素质!
20529文章数 714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房产
亲子
手机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亲子要闻

每年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新规出台

手机要闻

iPhone17系列零售版验机防骗、防扯皮攻略| 验机细节拉满「科技美学开箱」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