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常说中国人缺乏信仰?
但英国剑桥大学学者马丁·雅克却明确表示:中国人的精神寄托,你们根本无法理解!
当西方人在教堂跪拜祈求“神灵庇护”时,中国人在洪水中挥动铁锹治理水患;
当基督徒为消除罪孽焚香捐款时,中国人用“家和万事兴”维系三代同堂的年夜饭。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依靠的并非神灵之力,而是“人定胜天”的坚定信念!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无神不等于无信
全球知名调研机构盖洛普发布的全球宗教信仰报告显示,中国有超过 60% 的受访者自称是无神论者,这也导致许多西方人据此认定中国人没有信仰。
但马丁·雅克教授反驳道:“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你们根本无法理解!”
这位马丁·雅克教授在其著作《当中国统治世界》中指出,中国并非西方定义的“民族国家”,而是一个“文明型国家”。
简而言之,西方国家的逻辑是先“民族”后国家,而东方国家则是先“国家”后“民族”。
这或许正是东西方精神信仰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
东西方信仰的对比
谈到西方的信仰,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耶稣、上帝。
西方人认为人生来就带着原罪,必须依靠上帝才能获得救赎。
《圣经》中记载,由于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上帝将他们逐出伊甸园,并将苦难与死亡降临人间。
上帝为拯救人类的“原罪”,派遣耶稣被钉上十字架作为“赎罪祭”,替人类赎罪,从而为世人带来救赎的希望。
只要人们相信耶稣基督,接受他为救世主,就能获得上帝的宽恕和永生。
但从他们的行为来看,信仰早已偏离了原本的意义。
例如十字军东征,教皇乌尔班二世在 1095 年的克莱蒙会议上,以“神的旨意”为由,宣称“收复圣地是基督徒的神圣使命”。
甚至提出“参与十字军可赦免所有罪孽、死后直通天堂”。
将军事行动包装成“神圣之旅”,激发了西欧民众的宗教狂热。
但事实上,那些打着十字旗号的骑士们,将君士坦丁堡洗劫一空,金银财宝装满几十艘船运回欧洲。
再看如今,以色列轰炸加沙,造成上万平民伤亡,却振振有词地称《圣经》中有依据。
与东方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的信仰是“以人为本”,相信人类自身的创造力。
从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中就能看出中国人的精神内核。
比如大禹治水。
大禹用了十三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成功治理了洪水。
再如后羿射日。
天空出现十个太阳,大地被炙烤得干裂。
如果是西方人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跪地祈祷吧。
中国人呢?后羿挺身而出,拉开神弓,“嗖嗖嗖”接连射下九个太阳。
这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信念,“人定胜天”。
不是狂妄自大,而是对人类力量的坚定信任、对奋斗价值的执着追求。
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延续五千年从未中断的文明,依靠的正是这种自信与对多元信仰的包容。
佛教传入中国,演化为禅宗;基督教传入中国,信徒照样过春节。
无论何种信仰,进入东方都会有立足之地,并与本土文化融合,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的信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各种节日习俗。
信仰就在平凡生活里
清明时节,墓碑前摆上几盘菜肴,斟上一杯酒。
这不是迷信,而是告诉逝去的亲人:“您看,生活过得很好,您安心。”
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共同准备年夜饭,长辈坐在上位,晚辈敬酒,这比任何宗教仪式都更庄重。
“家和万事兴”、“积德行善”、“勤俭持家”,这些传统话语虽未写入经书,却深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它们比任何戒律都更有效,因为违背了,对不起的不是神明,而是祖宗。
2008年汶川地震,全国的救援队伍、志愿者、物资纷纷奔赴灾区。
没有人组织,没有人下令,“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是天经地义。
这种集体主义精神,西方人能理解吗?
数据显示,超过60%的中国人认同家庭传承与集体意识。
这个数字背后,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密码。
结语
马丁·雅克教授看懂了中国的崛起并非依赖战争掠夺,而是14亿人辛勤奋斗的结果。这种和平崛起本身,就是一种信仰的胜利。
参考文献:1.《中国人没有信仰?这位英国教授说出了答案》澎湃新闻 2018-12-25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