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曾纪华,大楼起名为曾纪华科技楼,在教学楼的顶楼还增设纪念处,上面有曾纪华的铜像,还有曾纪华年轻时候的照片。曾昭怡参观的时候一脸自豪,还在爷爷的铜像前合照,唤起了与爷爷相处的记忆,令他颇为感慨。怎么说呢,曾纪华不只是在老家惠安县,在香港都是德高望重的商人,只不过发展到了曾昭怡这一代,她也只能叨爷爷的光,且不要说她这一代没有建树,就连她父亲这一代也未能将老爷子的产业发扬光大。曾纪华在惠安县出生,来自书香世家,在惠安县长大,后来背井离乡到缅甸谋生,在当地认识了同乡,结婚后生了三子两女。曾纪华在缅甸发家后没有忘记祖国,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支援抗战,被称为爱国侨领。战争结束后他继续经商,将发展延伸到了香港,涉足的产业更多,包括酒店、地产、船务等,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百亿帝国。
曾昭怡是曾纪华的孙女没错,不过她是二房的孙女。曾纪华在五六十年代到大马经商的时候认识了二房太太冯婉琳。冯婉琳生了两个儿子,其中的长子曾文豪就是曾昭怡的父亲。曾纪华生前特别宠爱二房的两个儿子是,所以二房的两个儿子就成为了他的接班人。曾纪华离世的时候留下了百亿的遗产,他生前立遗嘱将遗产分了三份,大头都给了二房的两个儿子,期间还经历过两房争产风波,最后还是二房两个儿子拿下了遗产。
不过曾文豪的这两个儿子能力有限,急于求成,在接手家业后短短几年几乎败光了家业,其中曾文豪因为热衷炒股炒楼,四年间就让公司蒸发了八十亿,还差点破产,还是靠郑裕彤出手相助才熬过了难关,最后只能靠变卖家族产业还债。如今的曾文豪早就风光不再,虽说还是被称为富豪,但是无以为继,家族所剩的产业也没多少了,好在家大业大,烂船也有三千钉,靠着吃老本日子也可以过得富贵,下一代也能享受来自曾纪华曾经积攒下来的财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