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个让人火大的事,湖南株洲一家肠粉店生意特别好,他们家肠粉特别Q弹,可谁能想到老板在米浆里加了硼砂这种工业原料!这玩意儿本来是杀蟑螂用的,现在居然用在早饭上,想想就后怕。我上次在夜市吃丸子时就遇到过,那种弹牙得像橡皮筋的口感,现在才知道可能有问题。
硼砂这东西有毒,吃进肚子里排不出来,慢慢蓄积在肝肾里,长期吃可能得大病。它其实跟小苏打有点像,但毒性更强。以前有些地方做年糕会偷偷放一点,但现在国家早就明令禁止了。
不过有些人就是不怕事,就拿最近的例子来说:
今年4月广东揭阳查到有人在肉丸里加硼砂,卖了4000斤。
6月福建泉州两家店的馄饨馅也中招,安徽淮南还有一家面馆往面团里掺。
为啥商家敢这么干?
- 一来硼砂便宜,比正规增稠剂便宜三分之二。
- 二来效果好,能让食物久煮不烂,卖相好还能多放几天不坏。
我有个表哥在小吃店打工,他说有些同行私下说"别人用我也用",反正检测人员不会天天盯着小摊贩。这种心理太危险了,赚昧心钱迟早要出事。
现在买这些食物得长个心眼。肠粉、凉皮这种粉类,肉丸鱼丸这些肉制品,年糕粽子这些糯米制品,都可能被动手脚。价格特别低的更要警惕,比方说夜市三块钱一个的肉丸,正常成本都够呛。前两天我路过一家新开的面馆,面条咬不动还特别筋道,价格还不到别家一半,我直接扭头走了。
要是实在不放心,现在网上能买到测试纸,用姜黄素检测。虽然跟小苏打可能会有误差,但起码能筛掉一部分问题货。我上周买了盒试纸,测了小区门口买的凉皮,显示没问题才安心。不过这东西不能全信,最好还是去正规超市买包装好的,有SC认证标识的。
最让人忧心的是硼砂不光出现在食物里,很多小孩玩的水晶泥、起泡胶也含这种成分。我家孩子前两天非要买个彩色泥巴玩具,我看说明书写着"不可入口",吓得赶紧收起来了。现在买玩具也得仔细看成分表,3C认证的总归安全点。
这事情让我想起去年在新闻上看到的,有位妈妈给孩子买了掺硼砂的肉酱面,孩子吃完肚子疼送医,检查出体内硼含量超标。现在想想真后怕,那些看着正常的小店说不定就藏着隐患。我之前常去的一家早餐铺,老板总说"保证新鲜",现在才知道"新鲜"背后可能有猫腻。
食品添加剂这事真不能心存侥幸,我平时买东西现在都多问几句,"这个加啥没?"虽然有时被商家白眼,但总比吃进毒东西强。希望以后能多些突击检查,让昧良心的商家不敢乱来。现在各地开始用那种便携检测仪了,但愿能早日普及到小摊小贩。
说到底,咱们消费者也只能做到这些。挑正规渠道买,遇到异常弹牙的食物多留个心眼,发现可疑的及时举报。这年头,食品安全不是光靠运气,得靠自己多长心眼。前两天在超市买肉丸,我特意选了包装上有"零添加"标识的,虽然贵点但踏实。
你遇到过异常弹牙的小吃吗?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辨别经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信息及个人观察,提及的食品风险案例与检测方法仅供参考,不构成专业指导。食品安全需以权威部门检测为准,建议通过正规渠道选购商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