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了三年的果树要砍?这事以后或有转机。近些年,耕地上种果种树总遇麻烦。
刚挂果的桃树被伐,未成材的杨树被砍。农民心疼,政策为啥这么严?原来国土变更调查有硬规矩:种了树算林地,种了果算园地。
耕地数量一减少,考核就会被追责。
农民种点经济作物,反而成了“违规”。
最近,自然资源部调规则了。三大调整直戳农民痛点,生产终于松快些。第一关:耕地种啥算耕地?
种菌菇搭棚架,没伤着耕作层——算耕地。种三七、火龙果,根浅没破坏土层——算耕地。
临时种果树、茶苗,土层好好的——还按耕地算。
以后种这些不用怕,调查时不“变地类”。第二关:历史种的树要砍吗?以前不管树大不大,一律伐树复耕。
农民损失大,现在分情况处置了。
能认定的不砍,能恢复的慢慢改,能置换的调地类。山坡地种果更合适?政府找新耕地来换。
第三关:宅基地种菜还能建房不?有证宅基地种了菜,调查时被认成耕地。
想建房时说占了农田,合法房成违建。新规说:调查数据不硬套,现场核实为准。种菜的宅基地能调回来,建房不再卡脖子。
去年邻县王大爷种了五亩桃树。刚挂果就被通知伐树,损失两万多。
他蹲地头抽了半宿烟:“种粮不挣钱,种果又违法。
”现在新规出台,他翻出树苗本:“今年再试试?”农民为啥爱种果种树?
种粮收益低,打工顾不上,种点省心的经济作物。
不是想违规,是想多挣俩钱过活。
政策调整不是放任,是更懂农民难处。
有人担心:放宽了会不会乱占耕地?规则里有底线——耕作层不能破坏。种啥都得护好地,这是根本。
具体过渡期多长?还得看各地细则。
比如“三调”前种的树,啥时候能不砍?政策暖了心,执行还得接地气。“政策要硬,人心要暖。
”老支书说。
以前“一刀切”伤了感情,现在“分类办”顺了民意。
农民生产有盼头,土地才能长“金豆”。
想了解更多土地政策新变化?点个关注不迷路,咱们接着聊。注:具体执行以当地最新文件为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