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布局!这一重要基地,已在河南揭牌

0
分享至


撰文 | 余晖

11月6日,2025中原农谷种业大会在郑州开幕。

河南省委书记刘宁、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杨振海、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理事会原主席崔野韩出席并致辞。


河南省省长王凯出席并为“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农业领域育种方向)”揭牌。


为何要如此关注种业?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种子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农业的“芯片”,处于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源头,如果种子不是由自己生产,那我们餐桌上的蔬菜就只能受制于人。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近年来,国产种子研发能力逐步增强,市场占有率也稳步提升,但仍有部分农作物依赖“洋种子”。曾有媒体报道,虽然我国的主粮种子基本不缺,但是经济作物尤其是一些高端蔬菜的种子依赖进口,另一种“种业”如白羽肉鸡、奶牛、生猪、肉牛等肉禽类农产品,大部分也都是国外的品种。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曾指出农业方面的一些短板,称“很多种子大量依赖国外,农产品种植和加工技术相对落后。”

打好种业翻身仗,势在必行。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那次会议提到,“种业发展基础仍不牢固,保障种源自主可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

按照“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总体安排,我国不断加大育种创新攻关力度。

成效有目共睹。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了95%,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华西牛、南美白对虾等品种打破国外垄断,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对标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对照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种业发展还存在短板弱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科技创新是关键。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种业强省,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也是种业创新的“主战场”。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到,“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近年来,河南在种业创新上持续发力。

“十四五”以来,河南省有822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125个“叫得响、推得开、种得好”的优良品种走出实验室,成为农民朋友的“放心种”。

河南种业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中原农谷”。

2022年4月,河南省政府印发《“中原农谷”建设方案》,举全省之力在新乡打造种业创新高地,明确到2025年,建成国内一流的种业创新平台,种业产业化实力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如今,中原农谷聚集了数十家高能级平台,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良种繁育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今年4月的数据显示,中原农谷已推出126个优质新品种,其中强筋小麦新品种“中麦578”种植面积达500万亩,助力河南年增产粮食超20亿斤。

在此次大会上,刘宁提到,将“以高水平推进中原农谷建设为主要载体,着力构建一流种业创新平台,汇聚一流种业创新资源,营造一流种业创新生态,更好助力我国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农业领域育种方向)”也正式揭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全国农业领域首个布局建设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将推动生物育种从经验驱动向模型驱动的技术革命。

多说几句。

中试,即中间性试验,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是加速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化、标准化、体系化发展的共性能力平台。

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到“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搭建行业应用共性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政知新媒体 incentive-icons
政知新媒体
我们在这里读懂时政
18703文章数 14324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