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上海新天地,斑驳的石库门弄堂与氤氲的咖啡香气交织,摩登橱窗映照着百年砖墙,生动诠释着“中西合璧、新旧合一”的海派文化魅力。这片由五大板块(新天地广场、上海新天地北里/南里、新天地时尚I/II购物中心、湖滨道购物中心、太平湖公园)构成的活力地标,其独特韵味与商业活力,正因规范有序的外摆摊位与主题市集而愈加浓郁。这些精心设置的外摆空间,为精致街区增添动人烟火气,成为吸引客流、激发商业活力的重要因素。
为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打造安全、有序、高品质的街区环境,淮海中路街道立足“新天地无小事”理念,积极绘制治理“施工图”,依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14部法规,制定出台《新天地地区精细化管理标准》等三本核心文件,提炼形成涵盖安全管理、秩序维护等12大类58项细化标准及责任清单,为城市运行和发展提供坚实制度支撑。
规范发展外摆位与创新市集审批流程
筑牢安全有序根基
在马当路自忠路沿街、湖滨道及新天地南北里等核心区域,科学规划并有序引导设置以轻餐饮为主的外摆位,提升街区商业氛围和消费体验,为市民游客创造更舒适、更具吸引力的社交休闲空间。针对目前45家商户530个餐位,通过精细管理标准和责任清单,明确压实商场作为外摆区域管理的主体责任,确保经营规范、环境整洁、安全有序。同时,针对企业反映的市集活动审批频次高问题,街道联动区级部门探索流程优化,对“新天地碰头”等重点市集活动,通过材料精简、数据共享和建立联席机制,将向部分部门的申报频次从每月一次简化为一年一次备案,显著减轻企业负担。
政策优化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2024年“新天地碰头”市集摊位数量和营业额均实现显著增长,其中营业额同比增长14.1%,业态调整升级(特别是餐饮类摊位扩大和现制轻食消费的吸引力)成为核心动力。
深化文化品牌活动合作
提升街区活力与影响力
街道积极引入优质文化资源,深化与小红书等平台的战略合作,借鉴其“马路生活节”等成功经验,共同策划具有新天地特色的文化市集与艺术展览。通过线上话题引流、创意征集与线下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模式,扩大活动辐射范围,打造活力街区,让烟火气与历史风貌和谐共生。同时,夯实数字治理基础,依托街道城运中心平台强化应急协同、数据分析与指挥调度功能。针对新天地南北里等重点区域,智能物联感知技术实时研判客流密度与方向,通过信息推送引导分流,确保活动安全顺畅与体验升级。
强化新建项目源头规范管理
前置融入治理标准
对于即将开业的太平洋新天地T1、T2商场,街道提前介入指导,推动商场与商户签订外摆经营协议和承诺书,将精细化管理标准中外摆占道范围、垃圾分类、安全责任等要求写入条款,从源头建立规范。新建项目同步配置智能设施接入城运中心平台,并依托“3分钟响应、多部门联动”的快速处置机制,确保运营问题高效闭环。同时,针对即将开业太平洋商场短期内小型工程备案集中、流程相似的特点,推出“专员对接、集中申报、统一备案”24小时审批服务,大幅缩短审批时间,用服务“精准度”换取审批“加速度”。
下一步,淮海中路街道将继续完善长效机制,推广有效经验,深化数字治理应用,加强政企协作,不断提升服务能级,确保新天地区域商业活力与街区风貌的和谐统一,持续擦亮这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来源:淮海中路街道
编辑:局政治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