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芒来小姐 编辑:阿若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如果一个女人婚后老得很快,她老公大概率是那种不能担事的男人。”
最近在网上刷到这句话,一下想到身边很多已婚女性:
王婶结婚27年,老公整天打牌、遛鸟,婆婆瘫痪,全丢给王婶一个人照顾; 李姐结婚15年,老公失业5年,除了偶尔买买菜,没为家里做过半点贡献; 表妹结婚2年,老公换了3份工作,不是嫌累就是嫌钱少,房贷都是表妹在还……
她们年龄各异,鬓角却都早早白了。
黑眼圈、法令纹、粗糙手掌,都是她们代替家里那个“不顶用”的男人,与生活搏斗留下的“勋章”。
想想还真是唏嘘:
婚前温和体贴的伴侣,婚后怎么就变得那么“不靠谱”?
“不能担事”的伴侣都有哪些表现,让未婚者可以避避雷?
如果已经摊上这种伴侣,又该怎么减少自己的消耗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来源:Pexels
01
六个细节,
识别不能担事的伴侣
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能不能担事,取决于Ta能不能主动解决问题。
而缺乏解决问题能力的人,大概率具备这7个特点:
(1)听话
总是对伴侣唯唯诺诺的人,不一定懦弱没主见,但一定采用了这种相处策略:隐忍。
人无完人,当一方完全交出自己的话语权、全盘听从另一方,就意味着Ta“明知伴侣有些地方不对,但忍着不说,任由错误发生”。
(2)小事上喜欢撒谎
鸡蛋忘买了、上床忘洗脚了、车子忘加油了……这类小事,在Ta们眼里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能瞒就瞒,瞒不住撒个小谎也情有可原。
(3)有比较强的回避倾向
学者Mikulincer等人认为:高回避者会抑制自己寻求支持的行为,在伴侣需要时转移注意力、岔开话题甚至破坏关系。
当你问某件事“该怎么办”,不能担事的伴侣极有可能会回答:
“我怎么知道”、“等几天看看”、“我去问问别人”……
然后一拖再拖。
来源:Pexels
(4)没脾气
没脾气的伴侣并非真的不会生气,他们只是不善于在关系里表达愤怒。
谁也不知道,温和的表象下压抑了多少积怨、误解、攻击和不满。
这些负面情绪,慢慢地损耗着他们的心力,看似对这段关系挺上心,但内心已经不再想要支持伴侣了。
(5)喜欢被动攻击
退缩、扯后腿、阴阳怪气、沉默拉锯战……
遇到喜欢这样做的伴侣,你会特别想对他们说:
“有什么不满直接说出来好了!”
可Ta偏偏就不直接说,而是用一副人畜无害的姿态,想办法让你难受痛苦,以此逼迫你道歉、服软、顺从。
(6)做事装聋作哑、避重就轻
你让他晾一下衣服,他就只晾衣服不晾裤子;
你让他做一下饭,他就只煮米饭不炒菜……
你觉得他故意偷懒,他却说:
“你让我干的我都干了呀!”
难道他当真不知道你的意图?
不是的,他们只是懒得想、不愿干。
所以要么装聋作哑,要么钻空子避重就轻。
遇上这样的队友,不但白添了隐形劳动,还让你血压升高、脾气渐长,实在是窒息。
02
为什么这类伴侣
对婚姻破坏这么大?
实际生活中,“不能担事”的杀伤力相当大。
有网友说:
“跟他在一起感觉自己脾气越来越坏,人变得越来越糟糕,已经抑郁了。”
来源:网络
有人感叹:
“我爸就是这样,表面好人,只要碰到事他就生怕承担一点点,只会躲在我妈身后。但是我妈做了决定,他就算不满意也不说,憋着,然后记仇…… 亲朋好友都觉得我妈幸福,其实她有苦难言,真的奉劝大家不要找这种男的。”
来源:网络
为什么“不能担事”,会给另一半带来这么大的伤害?
主要是因为:
他们无法为另一半带来任何实质上的支持。
尽管很多“不能担事”的伴侣都有特长,比如擅长嘘寒问暖、甜言蜜语;会察言观色、提供情绪价值;性格温顺老实、伴侣说什么是什么……
但这些功能有很多替代品,比如Ai、线上陪聊、餐厅服务员。
而亲密关系有一个不可替代的核心功能:安全基地
“依恋理论之父”约翰·鲍尔比最早提出“安全基地”功能,认为健康的亲密关系里伴侣必须互为“避风港”。
当一方需要支持帮助、陷入困境,另一方能够一起解决问题、带去支持和依靠。
而“不能担事”从根本上摧毁了这种功能,它传达了一个无声的信号:
你的困境让我不舒服、想逃离。
这会让需要支持的伴侣感到“我被抛弃了”,更加孤立无援。
一旦安全基地被摧毁,安全感也就无从产生,我们会觉得“越来越累”,感到自己被消耗。
来源:Pexels
就像网上一位妻子做好晚餐后,叫丈夫来帮忙,丈夫站在一旁一动不动,等她把晚餐端到餐桌上。
妻子不高兴:
“你一点事都不做,等着吃现成吗?”
丈夫耸耸肩依旧一动不动,妻子翻着白眼把晚饭给他端过去:
“以后我不会再给你好脸色了。”
就仿佛,她已经对丈夫没有任何期待了,也因此感到气愤委屈,仍然一边抱怨一边被丈夫使唤。
当外面的世界无法提供安全感,她就只能变得尖锐,用这种方式把自己保护起来,不受伤害。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
没有“安全基地”的婚姻里,总有一方更强势、更疲惫、更憔悴。
因为他们经历了无数次“伴侣靠不住”的失望,不但遇到问题只能靠自己,还得额外替伴侣承担很多,怎么能不心累呢?
03
遇到不能担事的伴侣
三招减少损耗
不幸摊上“不能担事”的伴侣,这三个方法能最大化减少我们的消耗。
首先,课题分离,停止给对方“当爹当妈”。
当你意识到伴侣缺乏担当,就要早一点向伴侣提出“谁的问题谁自己负责”。
这样一来,当伴侣袜子乱扔、晚餐没吃、办事出纰漏,你就不用帮Ta善后、付出很多隐形劳动;
而是先明确:
哪些是Ta的责任、哪些是你自己要处理的事,各自处理好。
“我自己的衣服还没洗呢”、“我以为你不吃是在减肥”、“我也不知道你错在哪里,只能你自己想办法”。
即使伴侣一开始处理得很差,时间长了,当Ta意识到你真的不打算管,就会学着为自己善后了。
来源:Pexels
然后,鼓励伴侣表达自己的情绪、需求和愿望。
这是跟“不能担事”的人朝夕相处,很省事的一个技巧:
告诉对方,你虽然不能帮Ta解决问题,但鼓励Ta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
关键在于:
Ta的抱怨、焦虑、愤怒和恐惧,你能做到不加评判的倾听; Ta的想法、创伤、需求和愿望,你能做到换位思考的共情。
这样一来,伴侣就会感到自己在这段关系里,拥有足够大的权限、足够多的自由,不再压抑禁锢自己。
进而,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不再依赖你遮风挡雨,而是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很多问题。
来源:Pexels
最后,如果你实在受不了,请直接告诉对方你的感受和决定。
很多人几十年如一日为“不能担事”的伴侣兜底善后,期待伴侣能因此有所改变,但无论主动沟通还是提出要求,对方都软硬不吃地装聋作哑。
请放弃沟通,直接告诉对方:
你为Ta做了多少多少事,感受到多少失望,现在你决定不再继续付出了。
比如,一日三餐分开吃,衣服分开洗,如果对方不做家务,那就各做各的家务;
旅行不再一起上路,各自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过年也各回各家,谁也不迁就谁。
尽管这会让你们的关系变得疏离,但会让对方意识到:
自己其实没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各种突发状况。
而你大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好好修复心力憔悴的身心,卸下肩上的重担,让自己得到充分的休息。
既然无法拥有一个有责任感的伴侣,那至少要得到一段“老得不那么快”的关系,才能使我们有力气继续生活。
就像电影《出走的决心》里这句自白:
“我想跟生活请个假,不做他的妻,不做孩儿他妈,不围着一日三餐转,不跟着柴米油盐走; 只想做回我自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伴侣不懂如何好好爱你,那就学着好好爱自己。
Ta有意愿为你遮风挡雨,你们才能拥有1+1大于2的幸福。
心理爱好者考证/副业推荐
可从事心理行业,可增加额外收入
可成为有执业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人才
↓戳图,添加老师咨询↓
含1对1指导规划 + 课程体验
如果你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服务,可以考虑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这里有4.5万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可进行线上或线下咨询服务,他们专业、真诚,且已经准备好,识别下方二维码可预约咨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