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鼠步态精细行为分析系统是通过AI赋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算法,结合云计算技术,能够快速追踪并分析动物的目标行为;用于评估大小鼠步态和运动行为的设备,广泛应用于髓损伤和其他神经损伤、神经性镇痛、关节炎、中风,帕金森氏症、小脑性共济失调、脑外伤、周围神经损伤等领域。
一、核心功能
AI驱动的行为追踪
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如目标检测、三维姿态分析)实时追踪动物步态,可识别60余项指标(如步幅、步频、支撑/摆动时间比)。
支持多动物同步分析(如16只小鼠并行实验),数据自动生成热力图和3D动画报告。
高精度数据采集
硬件集成高速摄像机(≥120帧/秒)和压力敏感玻璃跑道,结合荧光足迹增强技术,清晰记录足印细节(如压力分布、足迹面积)。
无线惯性传感器同步采集三维加速度、角速度及生理指标(如体温、心率)。
多维度分析模块
时空参数:步行周期、步长、步频、支撑相/摆动相比值。
运动协调性:步序规律指数(如十字型/旋转型步序)、足趾开口距(Toe Spread)。
痛觉评估:足压不对称性检测(如神经性镇痛模型)。
二、操作要点
1. 实验准备
动物选择:推荐C57BL/6J小鼠(12-14周龄),每组≥8只,雌雄分笼饲养。
适应性训练:测试前2天将动物移入实验环境,每天自由探索30分钟。
2. 设备调试
步行台清洁:用10%酒精擦拭透明玻璃台面,避免气味干扰。
光源校准:固定绿色LED侧向光源,确保足印成像对比度均匀。
相机设置:分辨率≥1280×1024,帧率≥100 fps,曝光时间优化。
3. 数据采集
诱导行走:将家笼置于步行台末端作为激励目标,动物自然走向家笼。
有效次数:每只动物需完成≥3次有效行走,排除跳跃或停顿片段。
4. 数据分析
AI自动分析:软件自动识别足印轮廓,计算步态参数(如制动指数、推进指数)。
人工校验:需核对误判的足印类别(前/后肢、左/右侧)。
三、注意事项
环境控制:温度22-25℃、湿度40-60%、噪音<50 dB,避免应激行为。
模型特异性调整:
神经损伤模型:关注步序异常(如旋转型步序)。
痛觉模型:分析患肢支撑时长缩短及避痛步态。
误差控制:同步验证摄像与足压感应时间戳,确保数据一致性。
四、技术拓展
3D步态重建:结合多角度生成运动轨迹模型。
AI行为预测:通过机器学习关联步序模式与病症进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