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相信民间所说的一句话:你这辈子能赚多少钱,是命中注定的,强行逆转亦或者付出,只会导致不好的后果,钱永远是赚不完的,但身体的健康只有一次。
8月30号下午,富豪圈传出悲痛消息,来自恩施于浙江杭州创业的付君锐不幸因病去世,年仅39岁。
谁都没有想到,他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想想真的让人觉得伤痛和惋惜。
好不容走出大山,最终却因为责任化为一缕尘埃。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白手起家
8月30日,杭州恩施商会会长付君锐因压力过大突发疾病,在浙大二院博奥院区经抢救无效离世,年仅39岁。
就在五天之前,他还在2025全球旅游小姐中国总决赛的舞台上发表演讲。
他站在聚光灯下,讲“从湖北山村到杭州创业”的故事,手势有力,声音洪亮。
更令人唏嘘的是,同一天,他的朋友圈更新了一句话,仿佛是对生命最后时刻的某种预感。
他说,当一个人只为面子活着,其实一切都结束了。
如今回看,这像是一场提前的告别,也像是他对自己人生的一次真诚坦白。
付君锐的离去令人痛心,而他一路从底层拼搏出来的经历,更叫人感慨万千。
1985年,付君锐出生在湖北恩施市建始县红岩寺镇秋桂村,那是个连温饱都成问题的贫困村。
因为家里条件差,6岁的付君锐每天早上6点就得起床放牛。
到了10岁,他又跟着父母下地干农活,割草、耕田。
16岁那年,当别的孩子还在教室里读书时,他已经跟着父亲出去干苦力赚钱了。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付君锐还自学了二胡、吉他、笛子、唢呐等多种乐器。
2000年12月,高一下学期的他选择应征入伍。
几年军旅生涯结束后,付君锐加入阿里巴巴,担任市场运营经理。
这段经历不仅为他积累了宝贵的行业人脉,也为他之后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2011年,二十六岁的他不再满足于打工生涯,决定自主创业,从电子商务起步。
令人惊叹的是,仅仅几年时间里,他先后创办了杭州瑞君洋实业有限公司、浙江万品天街科技有限公司,并将业务逐步拓展至医疗科技、租赁和传媒等多个领域。
2015年,付君锐首次提出“O2O+模式”,成为行业内的创新标杆,同年公司年销售额突破亿元。
拼命换成就
事业的成功并没有减缓他的脚步,反而将他推向更忙碌、也更充满责任的舞台。
2019年杭州恩施商会换届现场,付君锐接过会长聘书时,对着台下200多位老乡说:
“我在杭州闯了10年,知道有多难。以后你们有任何事,找我,我帮你们。”
这句话,成了他的枷锁。
他是真的在“帮”。恩施老乡开餐馆缺客源,他带着公司团队去捧场,还发动朋友圈转发。
有人创业缺钱,他瞒着家人把私房钱借出去,说“都是家乡人,不能看着难”。
商会要办中秋晚会,他凌晨3点还在改流程,说“要让老乡们在杭州有家的感觉”。
为了这句“帮你们”,他把自己活成了陀螺。
2023年冬天,一个老乡的工厂突发火灾,他连夜从上海赶回来处理,冻得发烧却坚持守在现场,说“老乡的事比我生病重要”。
2024年商会组织返乡考察,他前一天刚在广州谈完项目,坐最晚的航班赶回杭州,第二天一早就带队出发,全程没合眼。
身边人劝他“别太拼”,他总笑着摆手:“我是会长,不能掉链子。”
这种“不能掉链子”的执念,成了他的“面子”。
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这个男人好面子、太要强,就算身体已经悄悄发出不舒服的信号,也不肯在人前露半分疲态,总想着在大家面前撑住最好的状态。
翻看付君锐的公开演讲记录,他多次强调“健康是根本”、“身体才是一切的前提”。
但他自己却陷入了一个悖论:明知健康重要,却总觉得39岁正值壮年,还能再拼几年。
一位悼念他的好友在讣告下写道:健康不是消耗品,别用拼命换成就。
这句话,不知道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而付君锐的突然离世,也留下了太多空白。
两家公司的员工现在都陷入迷茫,付君锐既是老板,更是主心骨。
他一手打造的医疗科技APP项目目前处于停摆状态,服务器还在运行,但没人知道该如何接手。
微信里,他最后一条未读信息是商会成员发来的活动邀请,时间定在他去世当天下午。
杭州恩施商会紧急召开会议,成立专项小组处理后续事宜。
只是当初付君锐接任会长时,承诺要帮老乡们创业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完全落地。
如今就这么突然停了下来,成了大家心里说不出的遗憾。
别为钱搞垮身体
作为土生土长的恩施人,付君锐最后却客死在杭州,没能实现老一辈人常说的“落叶归根”,这份遗憾,大概是他这辈子心里最沉的牵挂。
付君锐的故事刷屏后,有人在评论区说:“这不是他一个人,是我们所有人。”
是啊,我们不都在演“不能掉链子”的戏吗?
30岁的程序员对着电脑改代码,颈椎疼得直不起身,却不敢请假,怕项目延期。
40岁的妈妈既要照顾生病的老人,又要辅导孩子作业,深夜在厨房偷偷哭,第二天照样笑着送孩子上学。
就像付君锐一样,我们总说“等忙完这阵就休息”,却在“这阵”里耗尽了力气。
我们为什么不敢“掉链子”?因为怕。
怕老乡说“你忘本”,怕家人说“你没用”,怕同事说“你不行”。
我们把“拼命”当勋章,把“硬扛”当本事,却忘了身体是会记账的。
每一次熬夜、每一次透支,都在悄悄画“X”,直到最后一笔,彻底清零。
他们总觉得“钱还没赚够”、“事业还能更上一层楼”、“再拼几年就能财务自由”。
可钱这东西,这辈子都没个赚完的时候,但健康就只有一次,没了就是没了,再也找不回来。
以前央视《大风车》的主持人董浩说过,这就是“辛苦的80后缩影”。
80后这代人,刚好赶上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机会,靠着自己的劲儿能拼出些成绩。
可同时,也扛着以前没那么大的竞争压力,不管是工作上的内卷,还是生活里的各种开销,都让人不敢停下脚步。
他们总想着靠拼命工作改变自己和家里的命运,却偏偏忘了,身体才是能支撑这一切的根本。
有网友评论说,人这辈子能赚多少钱是命中注定的,强行逆转只会导致不好的后果。
这话听着有点宿命论的意思,可也点透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过度透支身体去追求财富,最终可能人财两空,为他人做了嫁衣。
只希望付君锐在另一个世界里,不用再背着那么多责任、顶着那么大压力往前走。
也希望他的故事能让更多人醒过神来,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才是做所有事的前提。
毕竟,能慢慢走下去的路,才是最长的路。
结语
人生这场长跑,从来不是比谁跑得最快,而是比谁能跑得更久。那些被我们视作“面子”的成就、“责任”的枷锁,若要以健康为代价,终究是舍本逐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