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方稀土禁令失效?印度和蒙古想出三条路线,绕开我国运输稀土
印度绕过中国,和蒙古搭上稀土贸易了?
据相关报道,印度不仅派遣了军事代表团前往蒙古进行访问,还计划与蒙古强化矿产领域的合作,特别是针对印方制造业迫切需求的稀土、煤矿等资源。印媒颇为自得地宣称:“无需中国应允,印度亦能获取稀土!”难道中方稀土禁令失效了?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中国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2014年,印度领导人莫迪提出“印度制造”计划,宣称要取代中国,将印度打造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核心。然而不久之后,印方就意识到,印度与中国之间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完备的供应链方面,还体现在各类珍稀的矿产资源上。
稀土是17种化学元素的统称,在工业制造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并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十分珍贵。虽然中国拥有全球储量最多的稀土矿,但为了保护资源,已将其列入禁止出口名单。随后,印度便将目光投向了蒙古。
公开资料表明,蒙古的稀土矿储量约为3100万吨,仅次于中国,位居世界第二。然而,蒙古地处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没有直接的出海口,如何将稀土运往印度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据印方消息,目前两国已规划出三条运输路线。其中,用时最短且成本最低的一条路线是,通过中国铁路抵达天津港,然后再通过海运运输。另外两条路线,一条需绕行俄罗斯远东走廊,经海参崴港口运往印度;另一条则要途径俄罗斯、阿塞拜疆、伊朗,绕一个大圈才能抵达印度。
即便如此,印媒依旧满怀兴奋地宣称:“即便中国停止出口稀土,也无法阻碍印度制造业的发展!”
事实上,印度将中国视作假想敌并单方面进行“比较”的行为并非首次出现。此前,印度就紧跟中国的发展步伐,叫嚷着要建造航母、火箭,还宣称“要比中国的更厉害”。
然而,据专家分析,印度试图绕开中国从蒙古运输稀土的计划“很难实现”。众所周知,陆地运输成本远高于海运,不途经中国的那两条运输路线距离一条比一条远,其造价远非印度所能承受。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拥有全球最先进的稀土提取加工技术。全球九成以上的稀土原料,都需要经过中国加工后才能进入下游市场。即便印度不惜成本绕远运输稀土,在更进一步的提取加工环节,仍然不得不求助于中国。可以说,中国凭借技术优势,已经牢牢掌握了主动权。
凭借核心技术,中国早已开启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积极进军高端制造业市场。反观技术匮乏的印度,依旧在低端流水线上空喊口号,显然已落于下风。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印方宣称要绕开中国从蒙古运输稀土矿石,完全是源于对中国“不切实际的敌视”。中国在对外关系方面,向来秉持以和为贵的原则,恪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准则。将稀土及相关技术限制出口,亦是出于对国内资源与科技的保护考量。
然而,印度却屡次渲染并夸大中国的“威胁性”,处处针对、抹黑中国,认定稀土这一关键命脉绝不能掌控在中国手中。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最为合理的运输路线必然要经过中国。那么,印度是否会放下身段向中国求助?而中国又是否会予以应允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