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人与发明人:傻傻分不清楚?
在专利的世界里,“专利申请人”和“发明人”这两个词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它们听起来好像差不多,但实际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两者之间的差异。
定义大不同
专利申请人
专利申请人,简单来说,就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的人。这个人可以是发明创造的完成人,也可以不是。比如,公司员工在工作期间完成的发明创造,通常公司会作为专利申请人。根据《专利法》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有数据显示,在企业专利申请中,超过70%的申请是基于职务发明,由企业作为申请人。
发明人
发明人则是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他们是真正的“智慧大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搞出了新东西。比如说爱迪生发明电灯,他就是电灯这项发明的发明人。而且,发明人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单位或者组织。
权利有差异
专利申请人的权利
专利申请人拥有申请专利的权利,在专利获得授权后,申请人就成为了专利权人,享有一系列的权利,比如独占实施权、许可他人实施权、转让权等。以苹果公司为例,它每年都会申请大量的专利,通过这些专利的实施和授权许可,获得了巨额的利润。
发明人的权利
发明人虽然不一定是专利申请人,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权利。发明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这是对他们智力成果的一种认可。此外,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有权获得单位给予的奖励和报酬。
产生方式不一样
专利申请人的产生
专利申请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产生。除了前面提到的职务发明由单位作为申请人外,发明创造人也可以自己作为申请人。另外,申请人还可以通过转让、继承等方式获得申请专利的权利。例如,张三发明了一项技术,他把申请专利的权利转让给了李四,那么李四就成为了新的专利申请人。
发明人的产生
发明人是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只有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能被认定为发明人。在一个科研团队中,并不是所有参与项目的人都能成为发明人,只有那些真正参与了发明创造核心工作的人才能算。
总结
看完上面的内容,相信大家对专利申请人和发明人的区别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简单来说,专利申请人更侧重于从法律和经济层面与专利产生联系,而发明人则是发明创造的智慧源泉。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对于我们在专利申请和保护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在专利中的角色和权利,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让智慧的火花绽放出更大的价值。下次再遇到专利相关的事情,可别再把专利申请人和发明人搞混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