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少林寺,历来是世人心中的禅武圣地,可谁能想到,短短三十天里,这里竟掀起一场足以改写其近三十年轨迹的风波。
方丈换任的消息炸开后,寺内种种变化接连曝光,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过往?这场变革真能让少林找回遗失的清净吗?
少林寺的这场变动,从一开始就透着不寻常的速度,7月27日,释永信被注销戒牒、接受审判的消息传出,才过去两天,印乐法师就接过了住持的担子。
一个月过去,外界对少林的关注只增不减,大家都在猜,这么快的换任,到底是因为什么,佛门事务向来讲究稳当,如此仓促的人事调整,背后肯定藏着绕不开的问题。
回溯几年前,2015年就有人站出来举报释永信,当时举报内容牵涉到钱财和生活作风,闹得沸沸扬扬,最后却没查出实质性结果,质疑声虽没断,但释永信还是继续当他的方丈。
可到了2024年,事情彻底变了样,寺院直接发文,说释永信涉嫌挪用项目资金、侵占寺院财产,还曝出他和多位女性有不正当关系,这些过去只敢私下议论的事,这次终于被摆到了台面上。
更关键的是官方的态度,中国佛教协会这次没有含糊,不仅注销了释永信的戒牒,支持依法处理,还连着三次发文批评他,后来更是在官网上明确说他涉嫌刑事犯罪。
佛协向来注重佛门形象,这么严厉的表态,可见释永信的问题有多严重,这场看似突然的换任,其实是多年问题积累后的必然爆发,只是谁也没想到,爆发来得这么快、这么彻底。
那么新住持印乐法师上任后,又会用什么办法整顿这片已经变了味的佛门之地呢?
印乐法师一上任,就把矛头对准了少林最让人诟病的商业化问题,之前寺里到处都是扫码功德箱,游客捐不捐、捐多少,都像被盯着看,不捐还容易遭人甩脸色。
现在不一样了,那些扫码的箱子全被撤了,换成了传统的木质功德箱,只收现金,其实功德本就是份心意,哪能用数字衡量,这样的调整,才算找回了功德捐赠的本意。
除了功德箱,高价香也是过去游客吐槽的重灾区,以前大雄宝殿前的香摊,一炷平安香就要一百块起步,僧人还会说香贵福报大,这不就是变相逼着人多花钱嘛。
现在这些高价香摊全没了,山门里多了免费清香发放点,木牌上写着心诚则灵,一炷为敬,这话看着简单,却点透了礼佛的核心:心到了比什么都重要,不是花的钱越多就越有诚意。
法物流通处也没能例外,之前里面卖的佛珠之类的东西,价格比外面市场高了不少,明眼人都知道是借着少林的名头抬价。
印乐法师直接把流通处关了整顿,就是要切断这种借着佛门名义赚钱的路子,斋饭堂也暂时歇业了,过去那里的价目表看得人咋舌,完全没了佛门斋饭该有的公益味。
听说印乐法师要参考他在白马寺的做法,以后可能会免费或者低价提供斋饭,让斋饭回归慈悲为怀的初心。
还有少林药局,以前不少人觉得去那看病贵,现在价格也调得合理了,真正开始为信众和游客着想。
这些整改动作看着都是小事,却一步步把少林从商业化的泥潭里往外拉,不过寺里这么大的变化,寺内僧人和外面相关部门又是什么态度呢?
少林这边改得热闹,寺里僧人的反应却不太一样,有些僧人觉得挺好,说现在能安下心来修行,不用再掺和那些商业事,这才是出家人该有的日子。
可也有僧人反应慢半拍,直到8月中旬还没跟新住持印乐法师开过会,换方丈的消息还是从新闻里看到的,对改革没什么实感,更别说参与进去了。
之前还有人说看到不少僧人提着行李下山还俗,说是受不了现在的规矩,没法像以前那样靠寺院赚钱了,但寺里出来辟谣,说没这回事,到底是真是假,外人也说不清。
不光是僧人,地方部门的态度也挺有意思,登封市民宗局的人说,之后会慢慢推进整治,让少林变回清净的佛门地,这话听着是支持改革的意思。
但文旅局那边又说,少林的改革对登封影响不大,景区该开放还开放,还特意提了一句寺院和景区归不同部门管,这话里的意思像是在划清界限,怕少林的事影响到当地旅游。
最让人关心的还有武僧表演,以前大家都觉得武僧团就是少林的一部分,现在武僧团出来说,他们属于少林武术馆,跟少林寺早没关系了,改革碍不着他们表演。
这么一看,不管是寺里还是外面,对这场变革的想法都挺复杂,有人支持有人观望,还有人想撇清关系,可这些声音背后,又藏着少林过去多少年的问题呢?
其实要说少林现在的问题,得从释永信那时候说起,他当住持的时候,把少林的商业化做到了极致,光少林相关的商标就注册了706个,旗下还有18家企业。
他自己在不少企业里还有股份,后来是外面骂声太多,才勉强退出了一部分,那时候的少林倒更像个做生意的集团公司。
更让人咋舌的是他的投资,在郑州花4.5亿买地,还跑到国外盖寺院、建酒店度假村,国外媒体都直接叫他佛门CEO,这称呼听着讽刺,却挺贴切。
寺里的管理更是乱得很,他亲弟弟居然当了少林寺慈善协会的会长,借着这个身份,有人想攀关系就得买他弟弟的字画,一幅画能抵北京一套房。
好好的慈善协会,成了他们家赚钱的工具,寺庙也跟着变成了敛财的平台,那时候寺里的僧人也不踏实修行,整天忙着参与商业活动,见了游客就推销纪念品,拿个二维码要布施。
释永信自己的生活也奢华得很,方丈室里摆满了名贵家具和文物,根本不是修行的地方,倒像个高档会客厅,门口的对联还特意藏了永信方丈四个字,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的地位。
他还被人拍到开豪车、穿昂贵袈裟、喝名贵茶叶,这哪像个出家人?也就是那时候,少林的名声一点点坏了下去,直到现在还得慢慢修复。
回溯释永信时代的过度商业化与管理混乱,才明白如今改革的不易,虽然目前各方态度复杂,仍有不少问题待解,但至少少林已经迈出了回归本真的第一步。
未来能否真正找回佛门清净,还得看这场改革能坚持走多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