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观想、真气运行法,听着像三兄弟,都是练心养身的好法子,但脾气秉性可不一样。今天我就掰开了揉碎了跟大家说说,保准您一听就明白!
一、哥仨的共同点:都靠“专心”吃饭
1. 都得静下来:不管练哪个,您先得找个安静没人打扰的地儿,把身子摆舒坦了(尤其是腰背要自然直,要有个小垫子,放在屁股底下),这是基本功。
2. 都得管住“猴心”:核心都是训练咱那颗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的心!让杂念少点,注意力集中点。心静了、专注了,效果才出得来。
3. 目标都是养身心: 练好了,都能帮咱放松减压、精神头更足、身体感觉更通透舒服。长期坚持,对身心健康大益处。
二、哥仨的不同处:手里玩的“家伙事儿”不一样
1. 老大“打坐”(静坐):
玩啥?主要玩 “察觉”和“呼吸”。比如就老老实实坐着,感觉呼吸一进一出(数呼吸也行),或者单纯觉察身体的感觉(哪儿麻了、热了)、心里的念头(像看云飘过)。念头来了不跟它较劲,轻轻把注意力拉回呼吸或身体就行。
屁股上做个小垫子,5厘米厚
目标:求一个“静”字。让心像混水慢慢沉淀变清,念头越来越少,越来越稳当。是基础中的基础。
好比:坐在河边,啥也不干,就看水流(呼吸/念头),看着看着心就静了。
2. 老二“观想”:
玩啥?玩 “想象力”!在脑子里主动“画”出清晰的画面、感觉或者意境。比如想象头顶有一道温暖的金光照下来充满全身;想象自己坐在一朵莲花上;想象小腹(丹田)里有个温暖的小太阳;或者想象病气化成黑烟从脚底排出去。
目标:用“好念头”引导身心。通过积极美好的想象,调动情绪、引导能量(气)的感觉,达到放松、补充能量或疗愈的特定效果。
好比:自己当导演,在脑子里放一场有益身心的“电影”。
3. 老三“真气运行法”(导引、内气运行):
玩啥?玩 “气感”和“路线”。通常需要结合特定的呼吸方法(有时是腹式呼吸),用想法(注意力)引导身体内的一种能量感(常被描述为热、麻、胀、流动感,俗称“气”),沿着身体里设定好的路线走。比如最经典的“小周天”,想象气从后背督脉上升,再从前面任脉下降,循环往复。
红箭头表示气从会阴延后背上行(也就是督脉),蓝箭头表示气从百会穴延任脉下行丹田到会阴。
目标:“通”和“养”。认为疏通这些“气”的通道,能更直接地调和气血、强健脏腑、祛病健身。对身体感受的要求更具体、更主动。
好比:像在心里装了个GPS导航,用想法引导一股“暖流”或“能量感”在身体的高速公路(经脉)上有计划地跑运输。
三、我们老百姓该咋选?
入门建议:先跟“老大”(打坐)混!它最简单直接,不用复杂想象,也不用担心“气”跑偏。把静心、觉知呼吸的基础打牢了,心稳当了,再接触老二老三会更容易上手,也更安全。
如果平时就爱想象,容易进入画面,可以试试“老二”(观想)。用它来放松、给自己积极暗示(比如想象病好了)、或者补充能量感,挺好。
如果对“气感”有兴趣,身体比较敏感,并且 能找到靠谱的老师指导,可以谨慎尝试“老三”(真气运行法)。切记!这个最好别自学!路线、呼吸、火候把握不好容易出问题(比如头晕、憋气、感觉紊乱)。安全第一!
一句话总结:
打坐是练“静心”的底子,观想是用“好念头”演电影,真气运行是引导“热乎劲儿”走高速。哥仨都管用,但路子不同。新手抱紧老大(打坐)最稳妥!心稳了,再想玩别的花样也不迟。工具顺手最重要,别贪多嚼不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