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师尊,为何祖师殿中的那幅画上,画着三座山峰和九个光点?"
大唐天宝年间,终南山太乙观中,青衫道士灵风指着殿中一幅古画问道。
清虚子缓步走到画前,目光深邃:"灵风,你可知我太乙观镇派之宝是什么?"
"弟子听闻是祖师吕纯阳留下的金丹秘籍。"
"错了。"清虚子摇头,"真正的镇派之宝,就是这幅画。画中藏着金丹大道最深的秘密——如何冲破三关九窍。"
"三关九窍?"灵风愣住了。
清虚子指着画中的三座山峰:"这三座山,代表着修真路上的三道天堑。而这九个光点,便是人体中最神秘的九个窍穴。历代修道者,九成九都倒在了这里。"
"连祖师也曾被困于此?"
"祖师在此画前枯坐七七四十九日,才悟出破关之法,最终白日飞升。"清虚子叹息,"可惜后人再无人能参透其中玄机。你师叔青云子强行冲关,七窍流血而亡;你师伯玄机子谨慎试探十年,最后还是走火入魔。"
山间忽起异象。
原本晴朗的天空骤然阴云密布,电闪雷鸣。太乙观的钟楼无风自响,惊起栖息的仙鹤纷纷盘旋高飞。
清虚子立于观台之上,遥望东方。灵风快步上前,只听师尊缓缓道:"东海蓬莱,有人在渡劫。金丹九转,每一转都是一次生死考验。此人已至第七转,若能成功,便可窥见大道之门。"
两人来到后山的一处石洞前。洞口刻着三个古篆:炼丹房。
清虚子推开石门,里面陈设简单,只有一个青铜丹炉,几个蒲团,墙上挂着一幅人体经络图。灵风一进入,便感觉到一股强大的气场,令人心神震颤。
"三百年前,我派祖师吕纯阳在此炼成金丹,白日飞升。"清虚子指着丹炉,"这丹炉中,还残留着当年的丹火余温。"
他从墙角取出一个木匣:"祖师留下手书,记载了金丹之道的种种玄机。只是这条路太过凶险,我派历代弟子,能走到最后的寥寥无几。"
木匣打开,里面是几本泛黄的古籍,还有一些玉简。
清虚子拿起一块玉简:"百年前,有位叫青云子的师叔,天赋异禀,二十岁便炼气大成。他自信满满地开始冲击金丹境界,三天后,人们发现他坐化在这个洞中,面目狰狞,七窍流血。"
他又拿起另一块玉简:"还有玄机子师叔,谨慎小心,准备了十年才开始尝试。起初一切顺利,甚至已经感应到了金丹的雏形。可就在最关键的时刻,他突然发狂,冲出洞府,跳下了悬崖。"
"因为他们都不知道其中的关键所在。"清虚子叹息,"金丹之道,有三大关卡,九个要害。若不知其中玄机,贸然尝试,必死无疑。"
接下来的日子,灵风更加刻苦修炼。每日子时起床打坐,采天地灵气;午时练习导引术,强健体魄;晚上研读道经,参悟天机。
三个月后的一个深夜,灵风正在打坐,小腹处突然传来剧痛,如同有人用烧红的铁棍在搅动他的内脏。清虚子闻声赶来,在灵风背后连点数穴,帮他稳定气息。
"你遇到瓶颈了。这是每个修道者都会遇到的第一道坎。你体内的真气已经积累到了临界点,却无法突破。"
两人来到观后的瀑布前。月光下,瀑布如银河倒挂,水声轰鸣。
灵风在瀑布下打坐三日。起初他几乎站都站不稳,但渐渐地,他学会了如何在水流中保持平衡,如何让水势帮助自己运转真气。第三日黄昏,体内突然有什么东西碎裂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在体内奔涌,他能看清瀑布中每一滴水珠的轨迹,能听到百米外蚂蚁爬行的声音。
又过了两个月,灵风再次遇到瓶颈。他的真气在体内乱窜,完全不受控制。有时冲向头顶,天旋地转;有时聚集脚底,寸步难行。
清虚子取出人体经络图:"人体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还有无数细小的络脉。真气要在这些经脉中运行,才能发挥作用。"
他指着图上几个特殊的位置:"这里有几处关隘,不打通它们,真气就无法畅通运行。"
灵风仔细看去,图上标注着:尾闾、夹脊、玉枕、天目、百会等名称。
此后,灵风尝试各种方法控制真气,但效果甚微。他试过意念引导,真气不听使唤;试过呼吸调节,收效微乎其微;甚至尝试偏方,差点走火入魔。
清虚子带他来到藏经阁最深处的密室。四壁都是书架,正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一个水晶球。
"这是祖师留下的传承水晶,里面记载着金丹大道最核心的秘密。可惜需要特殊方法才能解读,历代观主都在寻找,至今没有成功。"
灵风伸手触摸水晶球,突然,水晶球发出柔和的光芒将他包裹。无数信息涌入脑海,太过庞大玄奥,他只能勉强记住一些片段:三关九窍、精气神合一、天地人三才。
光芒散去,灵风跌坐在地。
清虚子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这是我多年的心得。金丹之道,最关键的是要突破人体的某些特殊部位。这些部位就像关卡,不突破它们,就永远无法更进一步。但问题是,没有人知道正确的突破方法。每个人都在摸索,有人成功了,但更多的人失败了。"
接下来的几日,灵风日夜参悟水晶球中看到的片段信息。那些词语在他脑海中不断回响,但越是思考,越觉得迷雾重重。
一日深夜,他独自在炼丹房中打坐。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丹炉中的余温依旧温暖。忽然,他感觉脊椎末端、两肩胛骨之间、后脑枕骨处同时传来阻塞感,呼吸都变得困难。他想运转真气冲破阻塞,但真气刚一接触这些地方,便如泥牛入海。
灵风站起身来,在炼丹房中踱步。祖师吕纯阳能够成功,必然掌握了某种秘诀。他想起水晶球中一幅清新的画面:一个人盘坐着,身体内有三道光柱,分别从下腹、胸口和头顶射出,在空中交汇成一点。
"精气神合一,天地人三才。"灵风喃喃自语,这些看似简单的词语背后,隐藏着极其深奥的道理。
他走出炼丹房,来到后山。朝阳初升,万物苏醒。山间溪流从高处跌落,形成小瀑布。看着水流,灵风突然想道:水能够从高山流到大海,不是因为力量强大,而是因为懂得顺势而为。
他继续观察自然,看到树木向阳生长,藤蔓沿壁攀爬,鸟儿借风飞翔。万物都在遵循着某种规律。
回到观中,灵风将想法告诉清虚子。
清虚子露出欣慰的笑容:"你能想到这一层,很不错。确实,每一关都有其独特之处,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待。据说要突破这三关九窍,需要掌握某种特殊的诀窍。这个诀窍极其玄妙,不是简单的功法或技巧,而是一种对大道的深刻理解。"
他顿了顿:"祖师当年留下一句话:'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大道其实就在身边,只是人们总是舍近求远,把简单的事情想得太复杂。"
清虚子闭目沉思良久,终于开口:"灵风,你已触及三关,是时候告诉你真相了。"
他从怀中取出一枚古玉,玉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符文:"这是祖师飞升前留下的,上面记载着冲破三关九窍的法门。"
灵风激动地接过古玉,却发现符文晦涩难懂,完全看不明白。
"不必费心解读,我已经参透了。"清虚子的话让灵风眼前一亮,"历代失败者,都错在一个关键点上——他们以为冲关靠的是功力深厚,其实大错特错。"
"那究竟靠什么?"
清虚子站起身来,目光变得无比深邃:"冲破三关九窍,其实有三个诀窍。掌握了这三个诀窍,即便功力稍浅也能成功;不知此法,纵然修为通天也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