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父母的控制欲,就是孩子的牢笼

0
分享至

凌晨五点,天还没亮透,窗外黑沉沉的,连路灯都透着股没睡醒的暗。

小区里静得能听见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街上更是空无一人,只有清洁工扫地的声音偶尔飘过来。

这时候我家对门的李姐已经在厨房里忙活开了。

你没看错,就是那个去年辞了外企主管工作的李姐。

她现在每天雷打不动五点起床,先拿电子秤称好大米和小米,精确到克,说这样煮出来的粥营养最均衡;然后切水果,苹果要去芯切成小块,蓝莓要一颗一颗挑掉坏的,摆进餐盒里还要讲究颜色搭配;最后再打豆浆,黄豆提前泡好,连糖都只放固定的量。

整个流程下来,跟开了家儿童专属米其林餐厅似的,我每次早起倒垃圾看见,都忍不住想:这也太精细了吧?

她儿子小宇今年高二,每天早上六点半准被叫醒,吃完这顿“定制早餐”,就被李姐开车送去补习班。

中午李姐会把饭送到补习班门口,晚上再接着陪上另一个兴趣班,全程跟在后面,跟个保镖似的,生怕孩子走一点弯路。



你说这听起来是不是特伟大?

为了孩子放弃事业,把所有精力都投进去。结果呢?

上个月小宇高考前,突然把书全撕了,碎片撒了一地,冲着李姐喊:

“你把我当傀儡养了18年!我受够了!”

讽刺吗?

其实一点都不,这几乎是现在很多家庭的常态。多少父母把自己的人生按下暂停键,一头扎进“陪读”“陪练”的深渊里,天天幻想着自己的付出能换回孩子的辉煌未来。

可最后呢?

孩子被逼到崩溃,父母也落得心碎,全家都鸡飞狗跳,好好的日子过成了一地鸡毛。

就像之前看到心理学家说的:父母越无微不至,孩子越无力。

这话真没说错,你把所有事都替孩子安排好,他连自己做选择的机会都没有,时间长了,可不就成了没力气的人吗?

问题来了,为什么很多父母拼了命对孩子好,最后反倒养出了怨恨和痛苦?



一、过度控制,温柔的伤害

你发现没?

身边好多家长都这样,口头上天天说“孩子的未来要靠自己”,但身体却很诚实,控制欲直接拉满。

孩子穿什么衣服要帮着挑,说“这个颜色显白,那个款式不好看”;孩子交什么朋友要帮着筛,见了人家孩子先问成绩,成绩不好就不让一起玩;兴趣班更不用说了,钢琴、书法、奥数,一股脑全安排上,根本不管孩子喜不喜欢;就连每天的休息时间,都要用秒表计时,说“玩半小时就得去写作业”。

说白了,这些孩子的人生,就像是被托管在父母的Excel表格里,每一格都得按设定好的来,半点差池都不行。

之前看《小舍得》,里面的田雨岚简直就是现实里很多家长的投影。

她不光盯着儿子子悠的学习,连孩子喜欢的足球杂志都要撕了,理由是“看这个分心,影响学习”。子悠偷偷藏个足球,都得跟做贼似的。

结果呢?

子悠在考场上直接掀了桌子,精神彻底崩盘,还说出“我觉得我妈妈爱的不是我,是考满分的我”这种话。

你看,家长嘴里那句“我是为你好”,听着温柔,其实跟毒咒没两样,天天在孩子耳边念,念到最后,就把孩子彻底压垮了。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之前提出过一个“足够好的母亲”的概念,意思是做妈妈做到60分就够了,剩下的40分,得留给孩子自己去探索、去试错。

可咱们很多父母偏不,非要追求100分,什么都要做到极致,最后把孩子捂得跟温室里的花朵似的,一点风吹雨打都经不住,稍微遇到点挫折就垮了。

你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都没有自己做选择的权利,吃什么、穿什么、学什么、玩什么都被人安排好,那他长大以后要么就乖得像个木头娃,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要么就彻底叛逆,你越不让他做什么,他偏要做什么,甚至做出极端的事。

之前看纪录片《镜子》,里面有个孩子说的话特别扎心:“你们把我关在保险箱里,却抱怨我为什么不会发光。”

这话听着让人难受,但就是事实啊。

你把孩子保护得严严实实,不让他经历任何困难,却又指望他能出人头地,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二、情感绑架,最毒的教育遗产

除了过度控制,还有比这更狠的东西,那就是情感绑架。

“我为了你辞掉工作,天天在家照顾你,你却考成这样?你对得起我吗?”

“我平时省吃俭用,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却花那么多钱给你报补习班,你就不能再努力点?”

“我昨天熬夜陪你写作业,熬到凌晨两点,你今天还不好好写,你良心过得去吗?”

听到这些话,你是不是觉得特别熟悉?这哪是在表达爱啊,分明就是在讨债。父母一边哭诉自己的牺牲,一边又暗戳戳地把孩子推向愧疚的深渊里。

孩子听多了这些话,慢慢就习惯了用“内疚”来换取父母的认可。

他们不敢开心,因为怕父母说“我都这么苦了,你还笑得出来,真不懂事”;他们不敢失败,因为怕父母说“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让我失望,太辜负人了”。

到最后,这些孩子只剩下两条路可走:要么一直压抑自己,变成永远都在取悦别人的“好孩子”,一辈子都活在别人的期待里;要么就干脆自毁,用最惨烈的方式来摆脱这种“债务关系”,比如逃课、辍学,甚至做出更极端的事。

德国心理治疗师海灵格说过:“一旦父母强调付出,爱就变成了讨债。”

这话虽然残酷,但你仔细想想,身边多少孩子就是活在这种“债务教育”里?笑的时候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笑得太开心,会让父母觉得不舒服。

之前看一档综艺,有个小男孩只是写错了一个字,他妈妈就在旁边哭天抢地,说“我天天陪你写字,你怎么还能写错?

我这日子过得太没意义了”。那个小男孩吓得缩成一团,低着头小声说“我是坏孩子,我不该写错”。

当时看到那个场景,我比看恐怖片还觉得窒息。

这种教育最悲剧的地方在于,父母觉得自己特别伟大,为了孩子牺牲了一切;孩子却觉得自己特别无用,连让父母满意都做不到。

两边都活得痛苦,最后还没法和解,好好的亲子关系就这么毁了。



三、退出,教育的高级智慧

讲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特别压抑,觉得教育孩子怎么这么难。

但其实出路一直都在,就四个字:适度退出。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父母应该是土壤,而不是雕刻家。

换句话说,你可以给孩子提供养分,在他遇到危险的时候保护他,不让他被风吹雨打,但你不能决定这棵树最后长成松柏还是野花。

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孩子也一样,你不能把他硬掰成你想要的样子。

我身边就有一些特别智慧的父母。

他们允许孩子摔跤,孩子在公园里跑着玩,不小心摔在地上,他们不会第一时间冲上去把孩子拎起来,而是站在旁边笑着说:“疼吧?下次跑慢点,记住这个感觉就行。”

孩子自己慢慢爬起来,下次果然会注意。

他们也允许自己“偷懒”,不会追求每天的饭菜都营养均衡,偶尔带着孩子下馆子吃顿汉堡薯条,孩子开心,他们也轻松。遇到孩子写作业磨蹭,他们不会一直盯着催,而是告诉孩子“作业是你自己的事,你得自己安排时间,要是没写完,明天老师批评你,你得自己承担后果”。

刚开始孩子可能会挨批评,但慢慢就学会了自己规划时间。

好处在于,这些父母不会把孩子塞进千篇一律的模子里,而是愿意让孩子在混乱里慢慢摸索,长出自己的样子。

比如孩子喜欢画画,就算画得不好,他们也会鼓励孩子继续画;孩子想尝试做手工,就算最后做得乱七八糟,他们也会说“你比上次做得好,进步了”。

很多人其实不明白,“不负责”的留白,才是教育里最宝贵的部分。

你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他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你退一步的时候,他才有机会往前迈一步。

如果一直把孩子护在身后,他永远都学不会独立。

教育学家斯坦纳说过:“教育的本质,是让一个人发现我是谁。”

这句话真该贴在每个家长的床头,天天看看。因为你要做的,是守护孩子,而不是操控他;是陪伴孩子,而不是设计他的人生。

孩子的人生不是工程项目,不需要按图纸一步步来;父母也不是程序员,没必要给孩子写好“人生代码”。

谁要是硬要这么做,那结果十有八九就是“系统崩溃”,孩子出问题,家长也崩溃。



有时候我会琢磨,父母那么拼命地控制孩子,究竟是真的爱孩子,还是害怕自己失去控制感?

很多时候,那些所谓的“付出”,未必真的是为了孩子,可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没白养孩子”的幻觉,或者是为了跟别人攀比,说“你看我孩子多优秀,都是我教得好”。

其实教育的真相特别简单,不是把孩子推到所谓的“成功轨道”上,让他按你设定的路线走,而是给孩子留一条缝隙,让他能自由呼吸,能按自己的想法活。

你退一步,孩子才能看见更广阔的天空;你放手,孩子才能真正长大,成为他自己想成为的人。

所以,别再拿“我是为你好”当挡箭牌了。最好的爱,从来不是牺牲自己去控制孩子,而是尊重孩子的选择,陪着他一起成长。

毕竟,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不是你的续集啊。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赌博最后只会输,因为你永远无法战胜“凯利公式”?

为什么赌博最后只会输,因为你永远无法战胜“凯利公式”?

小莜读史
2025-07-27 23:02:11
亚马尔:我和巴萨互相成就,18岁赢得金球奖不可思议,会努力!

亚马尔:我和巴萨互相成就,18岁赢得金球奖不可思议,会努力!

海浪星体育
2025-09-13 11:13:28
表演艺术家陈奇去世,享年96岁的她被称为”国民奶奶”

表演艺术家陈奇去世,享年96岁的她被称为”国民奶奶”

澎湃新闻
2025-09-13 18:20:28
在大陆骗吃骗喝,在台湾搞“暗独”,“两面人”夏立言决定不演了

在大陆骗吃骗喝,在台湾搞“暗独”,“两面人”夏立言决定不演了

南宗历史
2025-09-13 21:34:22
签约达成,恭喜尼克斯!史上最贵首发诞生,东部直接大结局了?

签约达成,恭喜尼克斯!史上最贵首发诞生,东部直接大结局了?

篮球扫地僧
2025-09-13 22:06:01
正式退出,崔永熙发声,原因找到,官宣决定,杜锋祝福

正式退出,崔永熙发声,原因找到,官宣决定,杜锋祝福

东球弟
2025-09-14 09:20:46
叶剑英从未当过战役军团主官,很少指挥打仗,为何还能被授元帅?

叶剑英从未当过战役军团主官,很少指挥打仗,为何还能被授元帅?

史座y
2025-09-13 17:13:30
实惠!南欧名帅确认加盟中超球队,年薪仅5百万!徐正源尴尬了

实惠!南欧名帅确认加盟中超球队,年薪仅5百万!徐正源尴尬了

国足风云
2025-09-14 09:18:21
朱立伦算计落空,军系、连家陆续出手,郑丽文迎来好消息!

朱立伦算计落空,军系、连家陆续出手,郑丽文迎来好消息!

古事寻踪记
2025-09-13 07:29:23
具俊晔拿到巨额遗产15号就回韩国!给出的理由好奇葩

具俊晔拿到巨额遗产15号就回韩国!给出的理由好奇葩

金牌娱乐
2025-09-13 09:29:32
取代马丁内利!阿森纳新10号太亮眼:3次过人+助攻哲凯,上位主力

取代马丁内利!阿森纳新10号太亮眼:3次过人+助攻哲凯,上位主力

球场没跑道
2025-09-13 22:45:07
安切洛蒂:离开巴西后唯一可能执教的球队只有皇家马德里

安切洛蒂:离开巴西后唯一可能执教的球队只有皇家马德里

直播吧
2025-09-14 04:26:09
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几年我们还会有一大批中产将要倒下

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几年我们还会有一大批中产将要倒下

流苏晚晴
2025-09-13 19:16:59
千万不要随便握手——橘玛丽

千万不要随便握手——橘玛丽

素然追光
2025-09-14 03:20:04
iPhone 17标准版预售创纪录:官网到货时间延至10月

iPhone 17标准版预售创纪录:官网到货时间延至10月

TechWeb
2025-09-13 09:32:06
感觉贾老板想把西贝搞死

感觉贾老板想把西贝搞死

亮见
2025-09-13 16:01:19
太会穿!劳伦・桑切斯黑纱裙配金链现身纽约活动,婚后娇羞感好绝

太会穿!劳伦・桑切斯黑纱裙配金链现身纽约活动,婚后娇羞感好绝

述家娱记
2025-09-12 10:24:14
英格兰战报:凌晨两连败中国5胜4负,丁俊晖迎战00后黑马附赛程

英格兰战报:凌晨两连败中国5胜4负,丁俊晖迎战00后黑马附赛程

求球不落谛
2025-09-14 05:37:06
张学良大姐张首芳,提菜刀砍张作霖,婚后被丈夫家暴,潦倒而死

张学良大姐张首芳,提菜刀砍张作霖,婚后被丈夫家暴,潦倒而死

蜉蝣说
2025-09-12 15:41:50
现实中出轨的人很多吗?网友:这种事不分男女穷富美丑,天性而已

现实中出轨的人很多吗?网友:这种事不分男女穷富美丑,天性而已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9-11 00:05:09
2025-09-14 10:48:49
教育思享 incentive-icons
教育思享
想要站着生活,不想跪着赚钱。
6876文章数 135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明晚19点,考前疯狂,不见不散!

头条要闻

知名女演员离婚连发9条微博 为挽救婚姻做过亲子鉴定

头条要闻

知名女演员离婚连发9条微博 为挽救婚姻做过亲子鉴定

体育要闻

27年的等待结束?挪威最快下个月进世界杯

娱乐要闻

杨幂回复祝福区别对待祝绪丹引热议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家居
时尚
旅游
房产
本地

家居要闻

原木风格 温馨舒适氛围

衣服“买精不买多”,日常准备这几款单品,简单舒适又大方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房产要闻

「世界冠军×人居升阶」白鹅潭CLD封面,实力馥见人生新高度!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