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啾啾妈
来源丨微信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
ID:pkumum
![]()
这两天,北京的小学生妈妈们,是不是都被学校通知打了个措手不及?
往年这个时候,孩子们都已经走完报到流程,明天就要开学了。
今年为了配合重大活动,北京的小学开学先“放三天假”,9月1号到3号在家自主学习,9月4号正式返校上课。
虽然喜提三天居家,但孩子们也不会闲着,啾啾她们老师给发了一堆学习材料,还有各科老师答疑。
这波“开学预热”,也算是帮孩子收收心,从假期的疯玩状态过渡到学习状态了。
![]()
说到假期,今年的超长暑假,大家都带孩子去哪玩了?
这个暑假,我没给两个孩子安排太多学习任务,基本全是“体力”上的活动。
先是把啾啾和呦呦各自打包送到了独立营,啾啾去参加戈壁挑战赛,妹妹去参加阳朔户外营。关于这部分内容,我之前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感兴趣的姐妹可以看看。
两个孩子回来后,简单休整了一下,我又带着大女儿啾啾,去攀登了她人生中第一座雪山,岗什卡三峰。
![]()
直到最近两周,结束了全部行程,啾啾和呦呦才开始进入到收心阶段。
疯玩了一个暑假,想让她们安安静静坐下来可不容易,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越是临近开学,孩子的“厌学情绪”就越明显。
啾啾补暑假作业的时候跟我念叨,“好烦,不想写作业,不想开学”。
我就逗她,我说
“你连最难走的乱石岗都走完了,写作业比乱石岗还难吗?”
她想了想说,
“也是哈,想想乱石岗,想想冰川,我连雪山都征服了,作业算什么,补作业就补作业呗。”

后面的几天,啾啾没再抱怨,安安静静地把作业写完了。
她还跟我说,
“妈妈,我发现写作业跟登山一样,写完一页就像走完一段路,挺有成就感的!”
这还挺出乎我意料的,真没想到,一次登山竟然“后劲”这么大。
今天我值班,忍不住想跟大家聊聊我们登山的这段经历。
![]()
关于这个“人生第一次”
过程虽然辛苦,但结局很完美
带啾啾去攀登雪山,其实是早就计划好的。
之前我跟大家分享过,二胎家庭带娃,如果想轻松一点,秘诀是“分开陪”。
去年寒假,我带呦呦去法国出差,顺便在当地玩了几天。所以今年暑假,老母亲的单独陪娃指标,就给到了啾啾。

只不过,这次的计划,出现了一些小偏差。
原本我们的计划是,去攀登同样在青海境内的另一座山。机票、行程全部预定妥当后,突然接到那座山临时暂停攀登的官方通知。
整个队伍只好转战“岗什卡”,就是网上流传王一博登顶的那座“人生雪山”。

我当时还查了下资料,这座山,虽然被很多人称作是“入门级”的雪山,但是就算是对大人来讲,登顶率也并不是100%。
所以对于10岁的啾啾来讲,还是有很大的挑战和困难。
我们是8月7号抵达岗什卡入口的。第一天,我们一路徒步从海拔3800米到4300米的大本营,海拔越高,迷雾越大,空气也变得越来越稀薄。啾啾的身体反应也越来越具体。
走了半小时,啾啾第一次停下来,大口喘气。我在一边鼓励,教她调整呼吸和节奏。

后来三个小时的路程里,这样的休整发生了好几次。每一次我俩都默契的停下,她专注地数着自己的吸气、呼气,我在一边观察她的状态。
老母亲特别欣慰的是,全程啾啾都是自己坚持完成的每一步。没有接受搀扶,没有闹情绪,反复调整状态,和我肩并肩再向前。

抵达大本营之后,同行的队员,尤其是第一次上高原的几个孩子,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头疼、肠胃不舒服的反应。
啾啾的反应比较轻微,就是有一点头疼。好在第二天睡醒了起来之后,她所有的高反全部都没有了。
登顶那天,我们是从凌晨三点多钟出发的,2025年8月8日,我和啾啾分别于早上7:20以及9:20,登顶海拔5005米的岗什卡三峰!
![]()
随后,我们下撤到海拔4300米的大本营,收拾完行李、吃完饭,下午徒步回到海拔3800米的岗什卡入口处。
这十几个小时里,我们步行超过12公里,啾啾累计上升下降近10个小时。
这绝对是一个,接近这个年龄段孩子极限的体能输出!尤其还在这样一个低温、高海拔的环境中。
但是啾啾状态特别好,整个人都很兴奋,她从出生到现在,我见过她最最最兴奋的状态就是下山以后,啾啾不断跟我重复说“妈,太爽了!登顶的时候太爽了!”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醒过来,她都还在跟我讲,“我觉得太爽了,妈我们啥时候去登下一座山?”
看着啾啾的兴奋劲,我知道,这次特别的经历,在她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正在生根发芽。
![]()
登山过程中的几点感悟
让我觉得这趟真是没白来
回来之后,好多朋友问我,又是牺牲休息时间,又是花心思准备,带孩子登雪山值吗?
其实值不值,不是看孩子能不能把这件事拿出去炫耀,是看孩子心里有没有留下点什么。
总的来说,这趟行程,还是让我们收获了一些无比珍贵的东西。
1、最好的母女关系是“战友式”的互相托底
这次去登山,我看到了啾啾的另一面。
以前都是我照顾她,原来不知不觉中,啾啾已经成长为了一个小大人,而且比我想象中更能扛事儿。
出发那天,啾啾自然地承担了推行李的任务,主动把行李放到托运架上。

即使在4000多米的大本营,我稍微干点体力活,她下意识说出口的也是:“妈,你别动了,这个我来拿。”
![]()
后来在攀登雪山的时候,我们俩也是像“战友”一样,一起徒步、攀岩,互相顾着,给对方加油打气。
冲顶那天我印象很深,我比啾啾先登顶,原本想在原地见证她的登顶时刻,但因为天气原因必须下撤。
下撤途中,我在冰川遇到了正在蓄力冲顶的啾啾,我过去抱了抱她。那一刻,无需言语,她懂我的鼓励,我也懂她的坚持。
![]()
这种微妙的感觉,战友式的默契,是跟孩子强调多少遍“我爱你”都换不来的。只有在两个人一起面对困难,一起克服困难的时候,才能真正读懂彼此。
2、对啾啾个人来讲,意义特别大
其实决定带啾啾登雪山之前,我也有过一瞬间的犹豫,怕她高反、怕她受伤、怕她坚持不下来。
现在回头看,最庆幸的就是我试了。
啾啾现在才十岁,她的人生还太长,以后可能会遇到比乱石岗更难走的路,会遇到比高反更难受的挫折。
我不能帮她把所有路都铺平,却能陪她走一段难走的路,让她知道,再难的路,只要一步一步走,总能到终点。
![]()
就像这次去登山,她未来可能会忘了具体走了多少步,忘了雪山有多美,但她一定不会忘了自己登顶的那一刻,心里有多激动。
这段宝贵的经历,会成为她未来面对生活、学习,以及各种挑战时的底气和信心。
3、趁我们还有精力,陪孩子做些有意义的事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小,经不起折腾,什么事情总想“等以后再说”。
可孩子长得太快了,“以后”却还很遥远。
就像两年前,环勃朗峰的时候,啾啾还需要我照顾,安抚情绪。今年啾啾已经能穿跟我码数一样的鞋子,跟我并肩登雪山了。
![]()
所以,孩子长大就是一瞬间的事,我们能全心全意陪伴孩子的时间,远比想象中要短暂。
我更愿意趁自己还有精力,有时间,有兴致,趁孩子还愿意黏着我的时候,陪她们一起去做些有意义的事。
![]()
走进她们的世界,真实地陪她们笑、陪她们哭、陪她们克服困难、陪她们创造一些独一无二的记忆。
这可能是陪伴更深刻的意义。不是看着孩子长大,而是参与到她们的成长中,陪着她们长大。
先别走,文章最后还有一条直播预告
图图妈说:
姐妹们,9月2日(周二)早上8点20,我会给大家带来由原中国数独国家队队长陈岑老师团队开发的欧拉数独直播课,大家先点好预约!
跟大家简单说下欧拉数独课区别于市面数独课的亮点:
科学体系:名校团队独家研发6级进阶式课程体系;
顶级师资:平均10年+大赛经验导师,用参赛级策略降维打击普通题目;
成绩斐然:2024年度全国级赛事获奖人数50+、世界级赛事获奖人数3人;
贴心服务:“教、学、练、测、赛”五维教学闭环,保障教学效果。
欧拉数独直播课每一期名额都很少,而且开班后没办法插班,这次终于要开第三期了,所以给姐妹们紧急争取到少量名额,纯拼手速!
孩子没有数独基础也不用担心,欧拉数独课适合所有零基础的孩子。
想了解课程详情的家长点击下方卡片预约直播,陈岑老师还会在直播间分享超多数独干货,不买课都值得来好好听听!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