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蒋介石集结150万大军,270架飞机、200门大炮以及大量车辆和装备,还邀请了德国军事顾问汉斯·冯·塞克特制定了严丝合缝的铁桶计划,向中央红军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欲将中央红军赶尽杀绝。
这次行动,蒋介石投入军力大,资源多,围剿持续时间长,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军事力量,却没有收到预想的结果。
红军每次都能够灵活机动的从危局中突围,除了领导者毅力坚定,能明智指挥外,还有一份情报起到关键作用。
这份情报中有蒋介石关于第五次围剿战略部署图以及德国顾问的计划条文。
更神奇的是,这份情报的泄密者在国民党高层潜伏15年,都未暴露身份,她就是周总理手下的一名王牌女特工。
![]()
图|胡济邦
她的名字叫胡济邦。
她潜伏国民党内部,15年都未曾暴露身份,反而一路升职。
01
胡济邦于1911年出生于浙江永康县的一个叫古山的小镇,家里世代以务农为生。
她出生的这一天,距离武昌起义浪潮过去仅21天。
父亲给她取名“济邦”,就是希望她能够济世兴邦。
大家可能会疑惑,她家不是世代以务农为生吗?父亲如何能给她取一个这样有文化的名字?
因为胡济邦的父亲是以务农为生的祖父的五个子女唯一读过书的,他通过读书稍微改变了处境,他考取了安徽“候补知县”的名份。
虽然他这个“候补知县”,一直没有机会“补”到这个职位上,但还可以一边务农,一边在外谋点事。
这使他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他将赚来的钱多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就连女孩子读书还是凤毛麟角的时代,作为女儿的胡济邦被父亲省吃俭用送进了学校。
胡济邦从小学毕业,一路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经济系就读,并掌握了英语、法语、匈牙利语等多国语言。
![]()
图|胡济邦
胡济邦的求学之路非常坎坷,父亲去世时她还未成年,母亲差点结束了她的学业,还是在哥哥的极力要求下,她才得以继续读书。
1927年,16岁的她在杭州一所女子法政学校就读时,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接连发生,全国人民群情高涨,胡济邦也多多少少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礼。
在南京中央大学经济系读书时,胡济邦加入了我党领导的反帝大同盟,并成为该同盟的骨干成员,因在九·一八事变后,和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一起参加抗日活动,被学校开除,她不得已北上到北京大学当旁听生。
她从此开启了革命生涯。
02
次年,因为哥哥胡济时的关系,她进入国民党兵工署当预算处会计。
当时兵工署的署长是俞大维,胡济邦的哥哥又是俞大维的亲信,因为出色的英语水平,在哥哥的引荐下,她受俞大维的聘请,出任其公子的英语家庭教师。
她能跟俞家上下处得像家人,还能跟俞大维讨论国事。
1934年,蒋介石要集结百万兵力,对我党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计划,也就是在俞大维与胡济邦的讨论中,被胡济邦获知。
![]()
图|胡济邦
当时作为国民党兵工署长的俞大维,刚参加完蒋介石部署对红军第五次围剿计划的会议,回到家便跟胡济邦探讨起来。
胡济邦从俞大维拿回家的军事文件中找到了蒋介石的军事部署图以及计划,并迅速拍照,送到了我党情报负责人李克农手上。
以至于蒋介石虽然重兵对我党中央根据地进行围剿,并对红军赶尽杀绝的计划没有如愿。
并且,江西瑞金的红色通讯社刊出了蒋介石的行动计划,就连他联合他的德国顾问炮制的“碉堡”计划条文也被一并刊出。
蒋介石得知后大发雷霆,却一直没有查到这位将情报送出的人就是胡济邦。
![]()
图|胡济邦
胡济邦非但没有暴露,还凭借良好的外语水平,在俞大维与哥哥胡济进的共同举荐下,进入国民政府外交部国际司五科也就是护照科任科员。
从此,她正式成为了我党的一位地下特工。
03
在白色恐怖时期,国民党到处捕杀我党人员时,胡济邦与我党地下人员王昆仑扮演情人关系,躲过了戴笠的监视,办理了16张护照,并且将护照从南京从到了上海,使我党领导人能前往苏联开展工作。
这件事给总管特科的周总理留下了深刻印象,新中国成立后,见到胡济邦还说多亏她办的那16张护照。
这次行动,不但完成了任务,还帮助被戴笠重点怀疑的王昆仑解除了嫌疑。
沈醉盯了一晚上王昆仑,没有发现异常举动,就回去跟戴笠汇报说:王昆仑只是在跟情人约会。
之后,胡济邦凭借会多国语言的优势,被选 派往苏联使馆任驻苏记者,并且一待就是13年。
![]()
图|在苏联的胡济邦
晚年她给组织写报告说:我在苏联的任务非常艰巨,在敌人的包围之中我孤军作战,13年从未停止过工作。
一时兴起容易,长久坚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爆发时,她冲在前线,实地采访记录,一直坚守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等主战场。
从1941年至1946年,她学会了开枪与驾车,对扑上来的德军开枪,驾驶着军用吉普车在雪原上奔驰。
冒着枪林弹雨,数次逃生,将一篇篇战地报道和纪实照片发表在《中苏文化》的杂志上。
在信息渠道匮乏的战时,这成了国共两党了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窗口。
除此之外,她还将涉及国民党对我党阴谋的情报,及时送给了组织。她还委托回国的朋友将自己出国时置装节约下的300元交了党费。
![]()
图|在苏联雪原上开着吉普车的胡济邦
胡济邦的党员身份始终未暴露,特别是傅秉常担任驻苏大使时,对胡济邦更是信任和关爱。
1958年,胡济邦已回到中国,并出任《人民日报》国际部记者,常驻波兰、匈牙利等国,当时匈牙利劳动党卡达尔来北京访问时,还跟毛主席夸赞胡济邦工作很出色,毛主席听完后也十分骄傲。
之后胡济邦一直从事外交事业,74岁还担任着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84岁她在上海安详的去世。
胡济邦的一生是对女性力量的生动诠释,她的精神激励着无数现代女性打破职业性别壁垒,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可以点击“黎庶文史”卡片关注哦!——方便下次阅读最新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