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才真、冒海燕 魔法象童书馆
本文约5200字,预计一盏茶时间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今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魔法象童书馆(简称“魔法象”)又出版了“老朋友”伊娃娜·奇米勒斯卡(Iwona Chmielewska)的两种新书——《寓言》《麻烦的裂缝》,在此之前,魔法象已推出《有麻烦了!》《一半?一半!》《空》等12部伊娃娜的图画书。作为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插画奖等多个国际大奖的获得者,伊娃娜的新作给中国读者带来哪些新惊喜?合作10年,魔法象如何经营大师级作品?两位编辑分别讲述了两本新书出版背后的故事。
魔法象与伊娃娜的缘分,从品牌初创时期的原始选题积累就已开始。()
魔法象于2015年1月推出第一批图画书,而在上一年,也就是2014年,我们积累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图画书选题,其中就包括伊娃娜的《有麻烦了!》《上学的路》《会思考的铅笔》。此时,伊娃娜已经于2011年、2013年两次拿下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最佳童书奖,在更早之前的2007年,她已获得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金苹果奖”。斩获国际顶级奖项,以形状游戏为作品鲜明特色,在具备儿童性的同时独具哲思——这位独特的作者,完美契合魔法象最初选题积累的方向。
2014—2018年,魔法象每年都会签下伊娃娜的1—3部作品,到2018年底,已经出版了伊娃娜的9本图画书,除了前述3本,还有《亲爱的女儿》《普通的书》《一半?一半!》《时间123》《想象ABC》《又有麻烦了!》。我们因此也在2018年策划了年度作家活动,邀请伊娃娜来中国巡讲,可惜由于意外未能成行。
2020—2023年,魔法象又陆续出版了伊娃娜的《十个脚趾去旅行》《空》《献给奶奶的摇篮曲》。其中,《十个脚趾去旅行》获得了2021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童书”荣誉称号。
去年,魔法象又签下了伊娃娜的新书《寓言》《麻烦的裂缝》,并在今年伊娃娜来华之前完成了出版。最受欢迎和期待的“麻烦系列三部曲”终于齐聚,暌违十几年,给读者带来别样的感动。首部无字图画书《寓言》也令读者大受震撼,展现出伊娃娜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责任感和情怀。
《寓言》和《麻烦的裂缝》的责任编辑,分别分享了这两部作品出版背后的故事。
麻烦中的哲学,裂缝中的暖意——《麻烦的裂缝》编辑手记
文/冒海燕 《麻烦的裂缝》责任编辑
2025年7月,伊娃娜应邀来盐城参加“水乡生态 文学点亮”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分享会和“我心中的乐园”国际安徒生奖邀请展。彼时,我刚刚编辑出版了她的图画书——《麻烦的裂缝》,前几年陆续出版过她的《十个脚趾去旅行》《献给奶奶的摇篮曲》。每一本图画书都给我启迪。
《十个脚趾去旅行》是一本创意无限的形状游戏书,即便在睡前,也能让10个脚趾变出不同风景。这本书荣获2021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童书”。
《献给奶奶的摇篮曲》有9个印张,218mm*315mm的超大开本,是魔法象所做图画书中最厚也是最贵的,出版后效果却出奇地好。作者用旧手帕、旧照片、花边手套、童袜等几十种不同的创作媒材,通过构图、上色、裁剪、粘贴、熨烫、刺绣等技法,借助诗歌般的语言讲述了作为纺织工人的奶奶传奇而感人的一生。作品出版后广受好评,其文创复制画也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和收藏。
这次编辑出版的《麻烦的裂缝》,依然厚重,是10年前魔法象出版的《有麻烦了!》的续编。这是一本让我产生共鸣,触动很深,读完泪眼婆娑的富有哲思的图画书。
我是妈妈,也是女儿,书中的场景深深打动了我
我的女儿10岁,我的妈妈70岁,因此我是妈妈,也是女儿,在拿到《麻烦的裂缝》时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作者和女儿之间的过往也曾发生在我和妈妈、和女儿之间,我觉得这是一本能让人产生共鸣的图画书,适合3—8岁的孩子,同时也适合大人。伊娃娜在这本书中,用简单的线条,充满创意地展现了母女相处的日常,体现着母女间的困惑、理解和温情,富含生活哲思。
书名,承接“麻烦”体现“裂缝”
伊娃娜曾是魔法象的年度作家、四度提名国际安徒生奖的插画大师,获得过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拉加兹优秀童书奖、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金苹果奖”。在这本书的结尾,伊娃娜写道:还记得《有麻烦了!》里的女儿吗?……十多年过去了,轮到她的妈妈向我们倾诉。
是的,《麻烦的裂缝》是《有麻烦了!》的续篇,作者在成长,有了新的思考,所以在考虑书名的时候,我们特别考虑了这一点。一开始报选题的时候,书名用的是“有裂缝了!”,符合图画书呈现的内容。在正式编辑过程中,编辑对内容有了更好的把握,也查了波兰语书名的语义,结合中文表达的特点,感觉“有裂缝了!”表现的还不够,提出过修改书名的设想,提出了“裂缝”“又有新麻烦”等书名,最终,确定了《麻烦的裂缝》,既承接了《有麻烦了!》,又带出了新的话题“裂缝”,契合这本书。
细致打磨,做有编辑力的出版
《麻烦的裂缝》图文并茂,文字、图画简洁,基本上一个跨页中只有一句话,讲述一个场景。整本书有76页,比较厚。作者回忆过往的内心独白场景较多,译者将其翻译为“用了所有我犯过的错,所有你流过的泪,当我想要帮助你的时候,当我想保护你的时候……”在编辑过程中,根据图书的特点,我们尝试着用“每一次”的句式,感觉这样可以将母亲眼前浮现的过往更好地串起来,更具感染力,富含韵律。这样的修改也得到了译者的认可,富有整体把控的编辑力量。
这本图画书文字极简,但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对文本进行了反复斟酌。比如58—59页这个跨页,写到女儿回家后来到浴室的场景:她看到了浴室的地砖……/“妈妈,有裂缝!”
引号中女儿看到裂缝后所说的话。我们前后修改了7次——“妈妈,裂开了啊!”/“妈妈,有一条裂缝啊!”/“妈妈,有条裂缝啊!”/“妈妈,有裂缝啊!”/“妈妈你看,这儿有裂缝了!”/“妈妈,有裂缝了!”直到最终我跟译者达成一致的“妈妈,有裂缝!”
这样的修改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这句话应该出现“裂缝”,以呼应标题;第二,我们看地砖是一个一个枝丫形状的裂缝,准确地讲,不能算一条。那“这儿有”需不需要呢,根据前面一句“她看到了浴室的地砖……”描写了地点,所以不需要“这儿有”,我认为“妈妈,有裂缝了!”比较符合当时女儿看到新家地砖裂缝时的那种惊讶和难以置信的情景,语言简洁,直达要点,这句话是跟妈妈说的,所以喊了一声“妈妈”,然后直击要害“有裂缝了!”译者赵玮婷是一位非常年轻也非常负责的译者,提出按这个思路的话,这句中的“了”也不需要了。文字极简,表义明确。
这样的编辑工作不仅仅是文字的修改,而是有整体逻辑的语言处理,让文字富有韵律,具有感染力。
书籍带来的感悟与期许
十多年前出版的《有麻烦了!》,书中小女孩在熨衣服时一不留神,将外婆亲手绣的桌布烫出了一个印迹,这个桌布可是妈妈的最爱啊!小女孩的思绪乱成一团,要怎么去除这个印迹呢?经过几番挣扎,她向妈妈认了错,妈妈不但没有责怪孩子,还用针线把印迹美化了一番,变成了一条可爱的鱼。如此一来,这个桌布就有了三个人共同的回忆,有了特别的意义。
十多年之后,《麻烦的裂缝》讲的是妈妈在女儿最爱的新家浴室中惹了大麻烦。作者花了大量的文图来叙述母女过往,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个曾经特别有主意的妈妈,那个曾经为女儿分担烦恼忧愁的妈妈如今却变得踌躇,变得惧怕错误。好在女儿已经长大,面对妈妈的过错,她没有责怪妈妈,而是用爱、理解、行动解决了麻烦,让浴室成了她们最爱的地方。
麻烦的裂缝,最终成了母女间的坚实纽带,也让我们看到了成长的力量。
作为责任编辑的我,是女儿,也是妈妈,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我的妈妈,也看到了我自己,我希望将来的我能更加理解妈妈,能成为她的依靠和支柱;我希望我们在生活中也能如书中的女儿这般豁达和宽容,拥有把坏事变成好事的能力。
我们无声的共同语言——《寓言》编辑手记
文/孙才真 《寓言》责任编辑、魔法象童书馆质量总监
时间回到2022年11月,初次读到伊娃娜的无字图画书《寓言》,读完的第一感受是:震撼!这是“形状游戏”的极致啊,一个脚印、一个熨斗印痕可以产生的变化,如今迁移到了人的动作上,同一个动作通过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互动,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意义,这不同的意义竟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
这本书和伊娃娜以往的作品在精神上深度连接。比如我们早期出版的《普通的书》,拼贴材料是图书馆里无人问津被当作废品处理的书,作者用真实的书纸创造出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书的世界。伊娃娜总能把视线投注到那些不被关注的少数、边缘事物上,她的这种关切是她很多作品的底色,也构成了一种强大的生命力。
而这本《寓言》在形式上又全然不同,不着一字,就连画面也相当简洁。在引进版图画书趋近饱和的市场环境下,这本书仍然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伊娃娜没有重复自己,而是一直在探索,把她的思考推到更深更远的地方。
《寓言》用温柔的方式传达强大的力量
选题会上,除了把《寓言》带给我的震撼分享给大家,我还展示了会前紧急准备的一段“看图说话”,为的是把“高审美要求”的无字图画书降维,让更加具象的文字去打动参会的人——都知道无字图画书最难卖,最容易成为家长眼中不值得购买的一类,可是这本书不一样,它的简洁和深刻包含了广阔的解读空间,看,每个人都可以写出一首诗——
离开故土,去往他乡
凝望远方,凝望大海
禁锢的心,不能再站在她的门前
去年在海边度假,今年却没有闲暇
因为仇恨,歌声不再
想要的美,却得不到
生活像干涸的大地,击溃希望和身体
因为懂得而恐惧,因为饥饿而掠取
乐音也无法克制暴力
就像温暖的手也会拿起武器
现在看来,初次阅读时,对图画的理解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悲伤基调,而未能全然领会艺术家由凝视苦难到筑起希望,用温柔的方式创造出强大的力量。前半段那些看似仅仅是在对比的人物动作,到后半段开始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弯腰采摘的动作变成了呵护母亲和幼儿,投篮的动作变成了托举坠落的孩童,拉大提琴的动作变成了安慰老人,多么温柔和巧妙的处理啊!同一个人物的同一个动作有着不同的可能,而不同人物的动作交汇立刻产生了动人的情感,这种交汇和触碰,仿佛接通电流,倏地一下,令人汗毛竖立:竟然还可以这样,这些人物还可以突破各自的意义,互相支持而产生新的意义!
导读让我再次认识了《寓言》
选题通过,我们的“伊娃娜图画书家族”又添一员,那时《寓言》的韩文初版刚刚上市,待版权合同签署完毕,收到外方发来的图档,已经到了2023年下半年,再过几个月,2024年国际安徒生奖短名单就要公布了。
考虑到这本书是无字图画书,我从一开始就决定要请一位专业的图画书推广人写一篇导读。2024年初春,伊娃娜首次来到中国,而在此6年前,由于意外,我们没能在2018年度作家活动中见到她。首次中国行,在北京的读者见面会上,我们熟悉的阿甲老师作为活动主持人与伊娃娜近距离交流。于是,《寓言》的导读也自然邀请阿甲老师来撰写。
这篇导读,有温度有细节,有与伊娃娜本人的交流所感,有对形状和色彩运用的深入分析,有对创作背景的挖掘梳理,看完全文,我感到自己再次认识了这本图画书,惊喜地获得了一种更加贴近作者所思的阅读逻辑。
导读排版时,我和美编商量,一定要让导读文字中所指的都有明确、准确的图画对应,让读者可以从图文阅读中方便地获得解码无字书的钥匙。于是,版式美观与意义传达兼顾,成品的效果就像这本书的一份迷你别册。
选择性价比最优的装帧方式
书的正文,编校上只需要关注图画,做书过程相对简单,但是排版时我们发现,装帧存在一个问题:原韩版的装帧非常特殊,书芯只有最后一页与硬壳连接,最前面一页的扉页并没有贴硬壳。扉页是纯白底,扉页背面亦是白页,这样的装帧营造出一个“假衬页”,既满足扉页右起的出版要求,又没有真的以扉页为衬页。打开书的感受,也是经由扉页的缓冲,再进入图画。结合伊娃娜创作这本书的思路和图画的幅数,不难理解原版如此装帧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既符合出版要求,又保证每一页图画上都没有任何一个字,保持这本无字图画书的纯粹性。
而当简体中文版把装帧形式改为更节约成本的前后自衬贴硬壳,保持原书设计的话,页码就会变成50P,印张不整。综合考虑了出版规范、作者创作逻辑和印制成本之后,我们最终选择把第一个图页作为扉页,设计上文字放在右上角,社标居中靠下并反白,尽量弱化文字的视觉。虽然从图文表达来看还是有些遗憾,但已经是性价比最优的处理方式了。
拿到成书的时候,内心很激动。隔了一段时间再次翻开,依然被击中,可能是因为它与当下的社会实在有着深层的共振。尽管早已熟知每一页的内容,可每次翻到“人们汇聚到一起”那页时,还是忍不住心中一动:携起手来,微小的动作也能改变世界。
这真是一部关于人类命运的寓言啊,书中的人物来自世界各地,讲着不同的语言,他们彼此陌生,甚至充满隔阂,然而在交汇的瞬间,有一种共通的东西在流动——那就是无比珍贵的属于人类共同体的无声语言,是对爱与和平的天然亲近。
*本文图片由魔法象提供
2024年全国出版从业人员收入调查开启!
去年你挣了多少钱?
欢迎扫码参与不记名问卷调查!
分享、在看与点赞,商务君至少要拥有一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