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登赛安徒生童年小屋(铅笔、彩铅、水彩速写)
文、图 | 罗雪村
你好,安徒生!
当汽车驶入欧登赛时,心里默念着:你好,安徒生!
“一百五十多年前,在一个春天的日子里,有一个男孩子在丹麦欧登赛镇的一个矮小的平房里诞生了。”
这是老作家叶君健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鞋匠的儿子》开头的话。
这本小书写了鞋匠儿子安徒生成为童话作家的一生。
可惜,我的童年、少年没有童话,二十几岁时才读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现在还能想起当时的感动。
在欧登赛,除去午餐,只有三四个小时参观博物馆、教堂、市政厅……在安徒生度过童年的矮小平房里只能逗留20分钟。
匆匆画幅速写,捡拾一片落叶。
那天,看见那么多的父母、老师领着那么多的孩子在安徒生博物馆里……儿童看的是童话,成人看的是人生。
欧登赛安徒生1805年出生的地方(铅笔速写)
欧登赛老屋(铅笔、彩铅、水彩速写)
想象两百多年前,安徒生一定在这幢老屋前走过。
回想1996年曾听叶君健先生回忆80年代来这里,说安徒生博物馆后面有个市集,许多乡下人来卖特产,还有很多赶集的人,让他感觉像回到安徒生的时代,恍惚看到安徒生的父亲正坐在一个小凳上为人补鞋……不知这个市集如今还有没有。此行若带上叶君健先生的那本小书,在参观博物馆时盖上一枚纪念章该多有意义!
叶君健先生1999年去世,没有机会向这位为中国读者译介安徒生和他童话的心地温和、善良的老作家表达感激之情了。
回想在安徒生博物馆里那些孩子们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不禁想,一个孩子的童年,生活在一个富有哲理与诗意的童话世界和活在一个充斥斗争与谎言的时代,他或她后来的人生,一定不一样。
哥本哈根皇宫(铅笔速写)
参观哥本哈根皇宫,自然想起《皇帝的新衣》。从前那些个不可一世的皇帝,尽管为自己塑像,但他们的名字,早已被人遗忘或唾弃;但安徒生和他的童话,再过几百年,恐怕仍会被世人所喜爱——权利速朽,美会永恒。
天鹅湖(铅笔速写)
一百多年前,安徒生常坐在湖边遐想,就想出了《丑小鸭》……
偶遇“格里格”
在卑尔根,只安排参观了鱼市、教堂、弗洛伊恩山和布吕根等景点,而不远的卑尔根特罗豪根镇的格里格故居只能遥望了。
没想到,两小时车程到哈当厄尔峡湾埃德小镇的乌伦斯万酒店,竟在一片岸边草地上遇见一尊人物木雕,眼熟,是——格里格!
旁边大树下还有一间小木屋,叫作曲家小屋。
这位挪威伟大的作曲家怎么出现在这儿?
原来格里格和夫人常徒步旅行,是这家酒店的常客,难怪酒店走廊里还挂有格里格的照片,摆着他坐过的木椅。
一早,晨光熹微,到酒店外欣赏峡湾风景,那种美似可以用言语描述;但听格里格的《晨曲》,那长笛和双簧管交替奏出的乐音、旋律,浸润心灵,给予你的美感难以名状、无以言说。
又要离开这个格里格来过的地方,有幸经过,欣幸与他不期而遇。
乌伦斯万酒店里的作曲家小屋(铅笔速写)
徒步旅行的格里格木雕(铅笔速写)
他还在“呐喊”
爱德华·蒙克,挪威杰出画家。
到奥斯陆,导游说参观景点有蒙克新美术馆,但只外观。
因为学画的经历,很早看过他的一些作品(印刷品),最著名的是《呐喊》:黄昏,一个人在桥上,身后暗色的峡湾与城市上空,血红的云朵翻滚燃烧着……或因这落日的美随着云朵燃烧的转瞬熄灭而有感生命由极美而衰亡的必然和无常,一阵悲伤向他袭来,他不自禁地战栗,这时,响起一声“巨大、无穷尽的尖叫!”那是他灵魂的呐喊!
在蒙克新美术馆前,回想蒙克《母亲之死》《病中的孩子》《在灵床旁》和《日落的黯然》等作品,特别是他的《呐喊》,对他画里弥漫的命运中普遍的阴郁、孤独、不安与恐惧,有了真切感受。
听有游客说去过蒙克当年经常散步并诞生《呐喊》的那座桥,叫“蒙克桥”,只是木桥变成了金属桥,从桥上眺望远处,还能还原画中的风景,想起他画的《桥上的女孩》……
现在,世界各地的很多人会到这座桥来“呐喊”一声……现代人的内心常因安居的生活被战争、暴政和欺凌所伤害,也会有蒙克一样的阴郁、不安与恐惧。也想像梁漱溟先生那样问一句:这个世界会好吗?
奥斯陆蒙克新美术馆(铅笔速写)
蒙克桥(铅笔速写)
团友老宋
他肤色黢黑,穿着土气,像个农民。
果然,他是辽宁陵源县人。
一同旅行十几天,发现他的有趣。
每天,每到一地,他都早起出去转一圈。
这天早上,见他在酒店门口记着什么。
他说刚上山,看这里的苹果怎么滴灌……“这里的麻雀也和咱们那边的不一样,颜色发灰,体长一点,头上没黑点……”
干嘛要记这些?
他讲,到一个地方,就喜欢研究它的纬度多少,温度咋样,有什么物产……
在埃德小镇峡湾,他用手蘸蘸海水放到嘴里抿抿,说这里的海水没有红海的咸,因为是冰川融化的水和倒灌的海水在这里交汇。还一次,在维纳恩湖边,大家下车休息,他走到附近一丛荒草间去寻什么,然后带回一个一角硬币大小的带毛刺的圆球,说人发明的“魔鬼毡贴”就是受它的启发。不管他说的对不对,但这种对世界、对自然的好奇和探究令人佩服。
一路下来,向他学了不少知识,长了不少见识。
他当过兵,小学三年学历,种过地,坚持冬泳20多年。他的生命哲学:小病不吃药,睡一觉就好。
他好喝一口,但不交酒友:请人喝一次,人请喝一次,再请人喝一次,那还有完吗?
老宋,一个有趣的人!在他身上,看到土气粗糙的真实,远比精致利己的虚华——好。
团友老宋(铅笔速写)
生命与爱——奥斯陆维格朗雕塑公园内的一尊雕塑(铅笔速写)
后记
北欧之行,12天,5个国家,7个城市,数个小镇,二十几个景点。
跟团旅行,省事,但行程紧张、舟车劳顿。
所到景点,匆匆参观,草草速写。
回想此行,点点滴滴,多为印象。
虽是印象,但已真切看到、感受到那里的人民勤勉工作、心灵自由,在完善的福利制度保障下,生活得快乐、安宁;那里的大自然也从未改变她的美丽、纯净、辽阔……
对那里,有太多爱恋、不舍……
但就像北欧一首民歌唱的,大意是一个人出门旅行,不管他乡多好,最后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在那里活着,在那里死去……
再见,北欧!但愿以后能故地重游,在我眼里,那里有人间天堂的模样!
(写于2025年9月7日)
这是六根推送的第3751篇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