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琉璃神话”书画展
感悟上将后人的艺术传承与创新
——萧云松等书画展参观随笔
2025年8月31日
叶建华
走进北京798艺术区,浓厚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每一个角落都跃动着灵感与创造力。在这片孕育当代艺术的热土上,萧克上将之孙萧云松与董泽宇、王健行联袂呈现的“琉璃神话”展览,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吸引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观赏。
萧克上将不仅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军事家,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化人。他笔耕不辍,著作颇丰,曾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亦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与江西永修缘分深厚,视其为第二故乡,并在此留下许多感人故事。2024年8月,萧云松代表家族向永修县萧克将军展示馆捐赠将军生前书籍、衣物与日常用品,这些革命文物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
萧云松的作品尤为引人注目。自幼浸润于浓厚家学氛围,又经专业美术训练,他长期研习敦煌、龙门石窟艺术及古代墓室壁画,并从青铜纹饰、画像砖石中汲取传统养分。其画作如梦似幻,水墨氤氲间似有远古神话隐约浮动,虚与实交织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融汇宋元文人意趣与汉唐雄浑气韵,以墨彩交融拓展贯通古今的艺术语言,在承续与创新间寻得独具一格的平衡。
董泽宇的作品以书法和文人画见长。他心追手摹张旭、徐渭等草圣遗风,笔意奔放而韵味深长;所写兰竹、山石配以大篇幅题跋,清雅高洁,自成清韵风景。王健行的创作则带有鲜明的当代先锋气质,融合抽象表现主义的挥洒与涂鸦艺术的符号张力,视觉冲击中贯注对生命本质的追问与内在力量的唤醒,强烈而直接,令人过目难忘。
此次观展,我与永修北京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熊菊英,顾问、知名律师李光松同行。萧云松、董泽宇热情接待并陪同讲解。我们漫步展厅,沉浸艺术之境,尤其欣慰地看到萧克上将后人不忘根本,以笔墨延续文化薪火,传递家国情怀。展览反响热烈,观众络绎不绝,传统与现代于此碰撞、交融,焕发全新生命力。
我们代表永修北京商会谨以“克志凌云,诗书传承”及毛泽东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书法作品相赠,以致祝贺。这场展览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接力与延续。它使我们坚信,传统文化将在新一代艺术家的笔下不断重生,历久弥新,持续照亮后来者的道路。
(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化工作家协会副主席兼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信息早报》社原党委书记、总编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