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怀素的草书精妙,但是想要参透笔法,展现他的狂野、遒和之象,却有些困难,尤其是晚年法帖,用笔深奥,常用外层墨色,藏匿内部变化,微小的细节处理,根本无法领悟、把控。
正因如此,我们学习名家时,选择早期法帖为优,就拿“楷圣”欧阳询举例,众所周知,欧阳询的书风严谨,笔画严丝合缝,不得移动分毫,内部细节几乎堪不透,但是早期用笔,多用露锋,变化明显,意韵生动。
不仅减弱肃穆之象,还易剖析、临学,怀素也是如此,早期草书蕴含少年的张扬感,多用露锋,笔路和细节变化,较为清晰可察,易于参透和上手,而且我们也不用担心,他的早年用笔,是否出现水平薄弱,气力不足等问题。
毕竟当年李白游历零陵,恰好见到十几岁的怀素作书,被其气势,以及水平之高超震撼,写出著名的《草书歌行》,夸赞曰:“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怀素少时水准,就已超过张旭等人,达到“天下无敌”的境界,可见草书之精悍,同时就在这一阶段,即16岁时,他写出一幅《秋兴八首》,字字精到,风貌狂野,笔路鲜明可察,不但适合临学,还极具艺术气息。
甚至整个书坛为之着迷,此作就是《秋兴八首》,是怀素现存最早的书法,怀素听闻8首杜甫的诗歌,深有感触,遂顺应这一迸发的情感,提笔抄写。
全卷纵25厘米,横13.8厘米,共计467字,单字约为3~7厘米,中锋为主,辅以侧锋,线条瘦劲圆转,狂逸而不飞浮,极具铁画银钩之势,质感醇厚。
可惜《秋兴八首》原稿失传,目前市面传有诸多拓本,其中最精妙的一幅,被日本买走,现藏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书道研究所,如今首次公开,卷内字迹十分清晰,其他拓本开篇缺损的“秋兴八首”4字,此拓本清晰保存。
并且用笔的每个细微转换,也是清晰可察,就连字体之间,轻微相连的笔丝也尚存,充分还原真迹风貌,与之相差无几,可时常临摹,更快、更高效的掌握怀素笔法,精准控笔,展现自如意态,日后临学高深法帖,更加顺利。
而今,我们对怀素《秋兴八首》,进行1:1超高清复刻,推出便携经折装,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非常适合临摹与欣赏,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市面独此一家,若您喜欢可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