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何曾相似,朱棣儿孙又上演“靖难之变”剧情,结局却是相反的。
话说汉王朱高煦,即明成祖朱棣的次子,这位曾叱咤风云追随着父亲抢得江山的功臣儿子,一直对大明朝的皇位虎视眈眈垂涎欲滴。
其实,朱高煦也是有机会上位的。在朱棣刚刚登上皇位之初,对身体过于肥胖且有腿疾的皇长子朱高炽颇为不满,有意立皇二子——在靖难之役中立了大功的朱高煦为太子,但在与大臣讨论重立太子之事时,大学士解缙的一句“好圣孙”让朱棣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主意。原来,朱高炽有一个特别聪明和招人喜欢的儿子朱瞻基。当朱棣想到自己喜爱的长孙若能顺利登上皇位,以他的聪明才智,那么足可以保证大明朝三代的繁荣昌盛了。最终,朱棣放弃了再立太子的想法,并就此确定朱高炽为下一任的皇位接班人。
朱高煦知道后,想死的心都有,但也着实无奈,只因自己不是滴长子,能力强又有什么用呢?只能默默打起自己的小算盘等待着时机。
再说朱瞻基,朱高炽的儿子,也就是朱棣之孙。
出生于1398年,那时候朱棣还只是燕王。有一天,朱棣梦到父亲朱元璋送给他一块大圭,上面刻着“传之子孙,永世其昌”的字样。接着醒来后的朱棣马上又听到了另一个好消息:长子朱高炽喜得贵子!朱棣将长孙的诞生与梦境相与联系起来,认为此孙的出生是祥瑞的征兆,于是对这个孙子特别的喜爱,打小便将其带在身边加以培养。朱瞻基也很争气,天资聪颖且喜爱读书,经常陪着爷爷访查民间疾苦,或骑上战马跟随北征蒙古,亲历体验真刀真枪的战场厮杀。可见,朱瞻基虽然生长于富贵,却和在深宫中长大的皇帝们有着天壤之别,他从小就被培养出了近乎本能的军事才能和视民如子的家国情怀。
当叔叔的朱高煦忌惮这个聪明侄子从朱瞻基小时候就开始了,有一次朱棣命令太子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煦一起去明孝陵祭奠。朱瞻基跟着父亲一同随行,朱高炽由于自身有腿疾,再加上又是十足大胖子,行走起来特不方便,常需要两个太监给搀扶着。朱高煦看见后借机故意羞辱太子,开口便说:“前人蹉跌,后人知警。”太子朱高炽听了这句讥讽的话,并没有什么表示。这时突然听到朱瞻基朗声接话说:“更有后人知警也!”
朱瞻基和朱高煦的对话,与“螳螂扑蝉,黄雀在后”的成语是很符合的。朱高煦没想到这个小小朱瞻基如此机警厉害,瞬间脸色通红,从此再也不敢嘲笑自己大哥了。
1425年夏,明仁宗朱高炽驾崩,太子朱瞻基从南京赶往北京奔丧继位。当汉王朱高煦知道后,认为机会来了,并打算在半路上设伏截杀朱瞻基,但由于行动太过于仓猝,截杀计划以失败告终。不久,朱瞻基顺利继位,是为明宣宗。
朱瞻基继位之后,以仁施政,不计前嫌,并在生活福利上对他的二叔朱高煦特别高的照顾,但凡是朱高煦所提出的请求,朱瞻基都一律照办。如此这番,朱高煦却认为朱瞻基软弱可欺,惧怕自己。渐渐地,朱高煦变得更加骄横跋扈、狂妄无比。
1426年(宣德元年)八月,朱高煦终于起兵造反。朱瞻基知道后也不禁感叹道:"汉王果然谋反了!"诚然可见,这事情都是在他预料之中。于是他当即派阳武侯薛禄率军前去讨伐,大学士杨荣却力劝宣宗御驾亲征。武将张辅也上奏道:"请给臣二万兵马,擒拿朱高煦献与陛下。" 朱瞻基郑重回答:"你确实可以平定叛乱,但我这才刚刚继位,也许还有很多心怀二意的小人,若现在不亲征,便不能安定小人的反叛之心!"不得不说,明宣宗的确是一个智商高看得也远的一代明君。
再说朱高煦起初听到薛禄率军前来,非常的高兴,认为很容易对付,紧接着又得知是侄子自己御驾亲征,这才害怕起来。后来,宣宗致信给朱高煦说:"张敖失国,始于贯高,淮南被杀,成于伍被。现在大军压境,你只要交出怂恿谋反之人,朕就可免除你的过失,恩惠礼遇与原先一样不变,不然的话,一开战你必然被擒,或者你的部下把你当成奇货绑了献于朕,到那时,你后悔也是来不及了的。"
这时,城内叛军都想抓住朱高煦献给宣宗。朱高煦大惊失色,于是暗中派人到行营面见宣宗,打算明日出降,得到允许。当天晚上,朱高煦把兵器与通谋书信全部烧毁。第二天,宣宗移驻城南。朱高煦打算出城,被王斌等人劝阻,只得假意回到汉王府,暗中又从小路出城投降。
最终,叛乱不到一个月便被朱瞻基兵不血刃地平定下来。返回北京后,宣宗将朱高煦父子废为庶人,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还亲自把平息朱高煦叛乱一事编写成《东征记》,昭示群臣。逆党王斌等人伏诛,同谋伏诛者六百四十余人,因故意放纵和藏匿反贼而被处死或戍边的计一千五百余人,发配到边远地区的计七百二十人。
后来,朱瞻基去探视朱高煦,却被朱高煦伸腿故意绊倒。宣宗很生气,立马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盖住,谁知朱高煦勇武有力,竟然将大缸顶起。于是宣宗又命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就这样活活把朱高煦炙死在铜缸之中。以免留有后患,朱高煦的几个儿子最后也全都被处死了。再后来,朱瞻基又不动声色的收缴了小叔朱高燧的手上兵权,自明初以来困扰朝廷的藩王问题,彻底地被朱瞻基给解决掉了。
至此,子侄撕杀夺位的剧情已然告一段落。
相比建文帝朱允炆的优柔寡断,最终导致靖难之变朱棣夺位,这位聪明而富有胆略的朱瞻基以一种最为简单、高效的方式平定了这次叛乱,并没有让上辈人的悲剧给再次重演,不愧是一代智勇双全的明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