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赖清德可能都没想到,大陆发出的一封邀请函,没经过那些自称的 “官方渠道”,正悄悄走进台湾地区2300万同胞的心里。
这不是一般的文书,在抗日战争胜利和台湾光复八十周年这个特殊阶段,它就像个能用多种方式发挥作用的东西,能精准搞明白海峡两岸的真实状况。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亲自宣布了这封请柬,邀请的不光是台湾地区的各界代表,连普通民众也在邀请之列,大家一起去参加 “九三” 阅兵庆典的预热活动。
这么做的好处是,把那些听起来很宏大的历史讲说,巧妙变成了台湾同胞能亲自参与的事儿,而且这事带来的影响,比事情本身要大得多。
大陆“破冰”遭台当局反击
大陆方面的善意姿态,外界看作是一次“破冰行动”,给两岸关系带来了新机会,大陆表示愿意走99步,但台湾当局的反应却异常强烈,显示出对这份善意的深深不安。
台当局的反应相当过激,出手就拿出了“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威胁对那些有可能表达友好立场的前官员和公众人物施加惩罚,包括重罚和取消退休金。
台当局甚至连那些仅转发友好言论的台湾艺人都不放过,发出警告,这种反应并不代表他们有多自信,反而暴露出其对内部凝聚力的深深焦虑。
这种过激反应背后可能有更深的原因,赖清德当局一方面在国际舞台上遇冷,特别是他希望“过境”美国却被拒绝的事情,令他处于相当被动的位置。
另一方面,赖清德逐渐将日本作为依靠,因为他与美国的关系已经显得冷淡,这个时候日本政府也在积极拉拢国际舆论,要求其他国家抵制大陆的阅兵庆典,试图掩盖日本80年前的侵略历史。
面对这种外部压力,台当局选择采取强硬立场,沈有忠在公开场合指责大陆的阅兵活动是“军国主义扩张”,并呼吁国际社会联合抵制,这更像是给外部势力递交一份“投名状”,而不是基于事实的回应。
在岛内,绿营推动的“大罢免”行动也以失败告终,令本就紧绷的局势更加不安,台当局的困境使得任何来自大陆的善意接触都可能被视为突破政治防线的威胁。
这种内外压力让台湾当局的反应更加激烈,他们宁愿采取高压手段,也不愿让两岸关系出现任何软化的迹象。
台湾民众真实反应
在台北官方忙于筑高墙、限制两岸交流时,台湾民间的真实反应却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局面,大陆在宣布免除台胞证首次办理费用后,台湾民众的申请量激增,短短一个月就增长了22%。
这一数字背后,显示出台湾民众更倾向于通过实际行动,而不是受政治影响的宣传,选择与大陆建立联系。
最让人注意的是,新增申请的人里,四十五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72%,这事儿说明台湾年轻一代根本不认 “天然独” 那套错话,他们更愿意自己亲身去体验,不想只被那些错误的政治宣传捆着。
这些年轻人对两岸的真实了解,显然比任何政治操弄更为重要,与此同时首次访问大陆的“首来族”人数增加了33%。
他们渴望通过亲身体验,打破对大陆的误解,不再活在片面、偏颇的信息中,这股渴望了解的力量,正在打破两岸间的心理壁垒。
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更让这种现象显得真实。就像台湾网红 “馆长” 去大陆访问后,他的一些年轻粉丝就开始琢磨自己对大陆的刻板印象对不对,还说愿意重新看看两岸之间的关系。
情感的共鸣显然比任何政治论调更能触动人心,台湾青年在参观上海四行仓库时,深受历史的感召,产生了强烈的两岸认同感,这种源自共同历史的情感,是任何政治分歧都无法阻挡的力量。
不仅如此,台湾一些高中校园内也开始有了支持统一的学生社团,表明年轻人已开始对“抗中保台”这类政治手段感到厌倦,相较于政治口号,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和平、发展与实实在在的交流合作。
谁的爷爷打的仗
这封邀请函最巧妙的地方,是它把一个政治问题引回了历史的根本,这不仅仅是一场庆典的邀请,更是在向所有人强调:抗战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历史上是一个连在一起的事实。
大陆将 “抗战胜利80周年” 和 “台湾光复80周年” 这两个时间点紧紧结合,要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却很重要:以前我们一起抵抗外来侵略者,台湾能回到祖国怀抱,是全体中国人民辛辛苦苦、克服困难斗争得结果。
大陆通过这封邀请函,试图重建两岸关系的历史根基,把两岸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家”,这让原本的外交博弈被历史叙事所取代,直击政治焦点,尤其是赖清德当局在历史叙事方面的软肋。
赖清德一直想把中国抗战胜利在台湾地区的体现,换成模糊不清的 “终战” 说法,这俩词看着就差一个字,可背后代表的历史看法和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完全是两回事。
所谓 “胜利”,就是要明确台湾是中国在抗战胜利之后收复的领土,但 “终战” 这种说法,会削弱这段历史的正义性质,还试图把台湾和全中国共同抗战的记忆割裂开。
大陆的这封邀请函正是对“台独”史观的一次正面反击,它清晰而坚定地表明:台湾光复是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为台湾未来的历史方向奠定基石。
参考资料
早读|九三阅兵将邀请台湾同胞出席 2025-08-28 06:29 上观新闻
抗战胜利80周年,“值得两岸同胞共同纪念” 2025-08-28 06:39 环球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