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果:最新现身的 Geekbench 6 成绩里,Exynos 2600 单核 3309、多核 11256,且把超大核频率拉到 3.8 GHz;其余 9 颗核心也同步上调,整体是 1+3+6 的十核组合。和当前主流旗舰的公开分数放在一起看,已经站回第一梯队。
![]()
这次的“跑分”到底可信到什么程度?
过去一周多次跑分条目给出的区间基本一致:单核约 3300,多核约 11200+,且样机普遍显示 Android 16 / 12GB 内存。这说明并非一次性“冲线”,而是接近量产调教的节奏。
细项参数里最醒目的是 超大核 3.8 GHz,相较早期样本常见的 3.55 GHz,拉升幅度可观。对应的三颗大核 ~3.26 GHz、六颗效率核 ~2.76 GHz,与上代 2500 的十核布局一脉相承。
和对手的相对位置:多家报道给出的横向对比显示,CPU 分数已能直面骁龙 8 Elite;不过这仍是“台架环境”的分数,后续还要看整机散热与调度下的长稳能效。
2 nm GAA,为何是关键牌?
三星已公开确认:Exynos 2600 将成为公司首颗 2 nm GAA 工艺量产的旗舰手机芯片。如果量产节奏兑现,这将是市场首款 2 nm 手机 SoC,时间上领先其他大厂的 3 nm 迭代。
意义不止是“数字更小”。GAA(环栅)在栅极控制和漏电抑制上比传统 FinFET 更强,理论上能把电压-频率曲线推得更稳,给到更高的峰值频率与更好的续航空间。部分报道还提到封装内的微型散热路径(HPB)等配合方案,用于压住高频下的热密度。
![]()
从“纸面强”到“真机强”,还差哪些环节?
良率与产能爬坡:先进节点的前几批往往是“边爬坡边出货”,频率策略可能更保守;等到中后期工艺成熟,才会把频点完全放开。留意后续批次是否有 频率/功耗 的小版本更新。
散热与厚度权衡:3.8 GHz 的峰值不难“点亮”,难在长时间负载下不掉频。整机的均热板、主板堆叠、腔体空间都会影响实战表现。
系统侧调度:十核的 1+3+6 分工要靠内核与调度器细致配合;不同品牌在 调度门槛、温控策略 上的取向,会直接决定“同芯片不同机型”的体感差异。
![]()
产品节奏与落机方向(你可能关心的)
今年夏季折叠新品大多围绕 Exynos 2500(3 nm) 打样,给 2600 的上机提前做了“路测”。下一个周期,S 系列的区域分芯策略大概率延续,2600 有望在部分市场承担主力。以上为现阶段多方报道与爆料的交叉信息,仍以量产发布为准。
给准备换机的人:看这 5 个点就够了
看长稳,不看一次截图:30 分钟压力下的 性能保持率 比峰值分更能说明问题。
看整机能耗曲线:相同 SoC,不同机型可能拉开一截续航差距;关注评测里的 每瓦性能 与 温度控制。
看封装与散热设计:高频芯片是否配合更积极的散热堆料,是不是有明确的热管理方案。
看 NPU 与本地 AI 场景:生成式抠图、语音转写、离线翻译等是否有端侧速度与功耗的实测对比。
看地区版本:S 系列常见“区域分芯”,买前确认本地渠道的 具体芯片版本与后续固件节奏。
![]()
一句收尾
2600 的分数和工艺节点,已经把三星自研 SoC 拉回主舞台;剩下要用量产机回答的问题,是能效与温控能否经得起日常与重载的“慢测试”。等真机上市,我们再一起对着曲线与功耗表格较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