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历史就是滚滚洪流,浪头上的三两个人却搅得一个时代腥风血雨,这种感觉谁都会明白!可每回说起慈禧太后、贾南风、石敬瑭这三个人,总有人拍桌子、有人摇头,还有人觉得其实没那么简单?那就翻一翻老黄历,再看看近几年考古和档案新消息,这仨反派到底都干了啥,真就千夫所指吗?
慈禧太后其实起点真不高,她就是恭亲王府里的叶赫那拉氏丫头,偶然的运气让她生下了皇子,这算盘打得太精。等到咸丰驾崩,八国联军没影那会儿,她就仗着有皇帝儿子紧紧拽住权柄,成了太后。满朝文武包括曾国藩、左宗棠,几乎没有人敢跟她对着干。慈禧手里权力的分量,是多少条人命和官帽堆出来的?有记载说她对异己几乎没有一丝手软——撤职、抄家、流放、甚至腰斩,也只是闲暇时的小插曲。
奢靡之风,那是真的夸张。翻翻北海公园至今还在的仿佛童话宫殿的“静心斋”,单是一座房子能花几十万两银子,那会儿一两顶如今小二百,合着一个“养心殿·马桶”都能叫现在的文玩圈砸锅卖铁。御膳房每天备菜上百样,只为太后尝一口,剩下的能喂半条街的饥民。慈禧个人用品都讲究吉祥、讨彩、贵重,袜底都绣十三种花样,太监宫女加夜班熬红眼,她穿过一次扬手丢,宫内废物堆有多大没人说得清。银子都挪到这些细枝末节,前线士兵只好啃树皮。
可慈禧也不是天生贪腐。1870年代,她还是赞同洋务改革的,甚至让曾国藩等人谋划海军。可是后来甲午战败,留下的是日本战士的子弹壳和北洋水师的尸体,有人查账才发现原本买炮的钱早让慈禧改拨建颐和园了。前几年互联网都在议论“国库空虚”这事,近代史那些数字搁今天看,能让人背后一阵直冒凉气。可也有学者说慈禧晚年并非一味苟且,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她搬银子给各地赈灾,再看光绪末年修订律例、张之洞制造武器,慈禧的脸色其实并非铁板一块。那她到底是愚昧保守还是懂得见风转舵?我心里到现在都没个完全肯定的说法。
要说贾南风,就绕不开西晋的烂摊子。她原本高门大户,贾家的势力在晋武帝时已如走马灯。嫁给司马衷?说实话,脑子还真不是完整的,这块人情,晋室换谁都得头疼。贾南风人狠手辣是板上钉钉,谁和她争宠哪有什么侥幸,被弄死是八成可能。至今考古队在洛阳挖出的一些小宫女尸骨,法医分析都疑点重重。有了点权就做得更绝——一面把持朝政玩弄皇帝,一面提防后宫,把那些敢怀孕的妃子一个个“折腾没了”。
为了家族***,她容不得异己,草菅人命。司马遹的死,就是阴谋下手,连带着晋室宗亲全都被搅进乱局。成王败寇,贾南风成了西晋的魔头。《资治通鉴》上说,她不仅自己玩权,还贻害后人,终于导致八王之乱。三十多年腥风血雨,洛阳的街道上死人一层又一层,老百姓家破人亡。也有人说,如果不是贾南风,八王之间的明争暗斗未必会提前爆发,如今却成了历史上的大灾难,三国血脉断送一空。可真到了晋惠帝夭折、胡骑南下时,有没有人救得了那一摊?贾南风的厉害,倒有点像是乱世里泥潭的一块石头,她也许不是最坏的,却是最显眼的一个。
轮到石敬瑭,很多人觉得他就是个卖国贼。这话也不算夸张。石敬瑭出身军功之家,踩着乱世浪头一路上升,他的老丈人还是李嗣源,后唐的皇帝。人精得很。可是后来李从珂即位,石敬瑭觉得自己日子不好过,干脆投靠契丹,把燕云十六州割让,跟草原上的契丹人做起了交易。考证显示,那年他甚至亲自登门,下跪自称“臣儿”。有点真把自己当成儿皇帝了!每年进贡,腆着脸往北看,钱财、人马、珠宝样样都得送。现在翻回头看,这不仅仅损失国土,关键是中原的地理屏障被彻底切开。明清两代史学家说,后来的蒙古铁骑直达中原,其实得感谢石敬瑭铺的路。燕山脚下多少军堡化为乌有,北方边疆几百年里满是马蹄声。不可思议吧?
有的人说石敬瑭也是没办法,保命要紧。也有声音指出,他的割地行为直接影响后世至少三百年,等到宋朝拼命托关系、搞联姻都补不回来。可石敬瑭死后,他自己的后晋也灭亡了,中原的王朝像堆积木似的,拆拆合合,好像谁也没能捡到什么便宜。又想想,如果当时他不那样做,会不会出现另一种结局?真说不好。
这些让人牙痒痒的角色,各种互联网考古、党史地志新资料其实都提到细节。慈禧珍宝坊、贾南风乱政、石敬瑭的“交椅”买卖,每一步都有人才,有人粉饰太平,有人落井下石。碰巧,他们都站在了历史的拐点上。百姓或被榨得寸丝不剩,或在乱世里变成炮灰,悲惨的滋味今天想来真是透骨发凉。
单纯地用“罪人”一词形容,其实有点太便宜了这三个人。因为他们不但害了朝廷,更是打碎了一个时代的骨架。感情上,谁能站在他们身后说声“其实也不全怪他们”,可细节一层层剥开,一个个亲历故事折射出来的残酷,便让人恨意难消。
很多历史剧总是把这些人写得面目狰狞、蠢笨恶毒,似乎一朝倒台就千夫所指。其实真要到了关键时刻,底层生活更苦的从来不是宫中的主子们。影视剧和公开档案里,只放大了他们错的部分;可你再琢磨琢磨这一串串名字,背后顶起的竟然才是历朝历代的无数芸芸众生。谁又能跳过自己时代的泥沼?说到底,就是这么复杂。
又或者,换个角度,慈禧、贾南风、石敬瑭他们还真称不上“最坏”。历史上恶人如云,可“臭名”就是因为他们站得高、摔得狠,才更有人爱议论。数据与考古都是当下公开可查,史实一天天被新旧材料填满。美其名曰“反派”,实际上,到头来只剩一堆供人冷笑的碎渣子。
有些案卷翻了又翻,有的不知真假。今天品来,三个人物各有各的死法、败局,乱世浮沉,谁都不是干净的。这样一琢磨,正反评价全都混成一团,头绪全打断了似的。可没办法。历史总是这样,真实和传说,有时还真接不上茬。
或许我们该换种思路,少点愤世嫉俗,多些冷眼旁观。人做的事,坏、蠢、狠、无奈,一起搅和进了时代的盆里,最后剩下的只是让人遗憾的那个“现在”罢了。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