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7 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志远” 志愿服务队奔赴素有 “中国板栗之乡” 美誉的罗田县,聚焦当地支柱产业,开展板栗全产业链深度调研,旨在以专业视角挖掘产业潜力、破解发展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调研期间,团队以 “实地走访 + 深度访谈” 相结合的方式,先后走进大别山农业智慧园、甫薇山庄种植基地及三里桥村委会三大核心场景,系统勾勒罗田板栗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产业全貌。在大别山农业智慧园,队员们直观感受现代农技与新型营销模式的深度融合:园区不仅实现板栗种植的标准化管理,更依托电商直播、短视频带货等数字化渠道搭建 “产销桥梁”,让兼具生态与品质优势的罗田板栗突破地域限制,远销全国市场。
在甫薇山庄种植基地,团队聚焦品种特色开展精细化调研,针对当地标志性品种 —— 大河岸毛板栗(口感粉糯香甜,富含膳食纤维)与北丰草板栗(肉质脆嫩清爽,适合鲜食),详细记录株距、挂果量、生长周期等关键数据,为后续产业分析与品种优化提供一手资料。
而在与三里桥村委会的座谈交流中,团队深入剖析产业发展痛点:一是人工采摘依赖度高,每亩采摘成本超 600 元,显著增加农户负担;二是板栗鲜果常温储存期仅 10 天,集中上市期的加工需求远超企业产能,易造成鲜果损耗;三是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留守农户种植管理经验不足,部分地块板栗品质稳定性受影响。值得关注的是,当地 “头部企业” 已通过建立稳定收购渠道、提供技术指导等方式,为产业筑牢发展根基,成为抵御市场风险的重要支撑。针对现存问题,村书记创新性提出 “板栗采摘 + 乡村旅游” 融合发展思路,计划通过打造沉浸式农事体验项目,既延伸产业链、提升板栗附加值,又能吸纳本地劳动力参与园区运营,缓解采摘用工压力。
下一步,“志远” 志愿服务队将系统梳理调研数据,围绕产业痛点开展专题研讨,从 “降本、保鲜、提质” 三个维度研究可行性对策,助力罗田板栗产业从 “传统种植” 向 “智慧化、多元化” 升级,推动当地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致富动能,为罗田乡村振兴贡献高校智慧与志愿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