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冠心病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2025羊城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肌梗死防治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召开
8月30日,为促进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防治的发展,促进心肌梗死防治标准化,制定中西医结合标准,推动心肌梗死“救心、治心、养心”三位一体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理念,第四届冠心病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2025羊城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肌梗死防治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广东大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肌梗死防治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承办,广东科技报社协办。
本次会议由广东省中医院首席主任导师张敏州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郭力恒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大会开幕式由郭力恒主任主持,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刘涛、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吕玉波、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会长廖伟阳、广东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谭利斌、广东省中医院首席主任导师张敏州教授等领导嘉宾致辞。
创新成果齐亮相,共筑心血管健康新防线
开幕式亮点纷呈,公布了《宽胸气雾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启动了“地奥心血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研究”项目,并举行“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联盟”第三次授牌仪式。
其中,《宽胸气雾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由国内四大学会共同制定。宽胸气雾剂作为中西医结合的创新成果,源自古方“哭来笑去散”,由陈可冀院士团队依据“芳香温通”理论研发,通过多靶点作用改善冠脉循环、缓解血管痉挛并保护心肌。其创新剂型实现舌下黏膜快速吸收,突破传统中药起效慢、给药途径单一的局限。此次专家共识的正式发布,标志着宽胸气雾剂进入规范化应用新阶段,将为临床提供权威指导,造福广大患者,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地奥心血康作为我国中药现代化的代表药物,上市三十七年来,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冠心病患者中已得到充分证实。本次启动“地奥心血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研究”,通过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来进一步科学地评价地奥心血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联盟长期致力于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的探索研究,在提升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促进学界和业界前沿信息共享与经验交流等方面发挥着积极影响,此次授牌将进一步推动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前沿智慧齐汇聚,共绘心血管防治新蓝图
在主会场上,专家们聚焦冠心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病等前沿热点问题,展开精彩纷呈的专题分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围绕“冠心病的新定义、新命名和新分型”主题,系统解读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学、冠心病发病机制和临床分类的历史演变、心肌缺血综合征和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疾病的新概念和新命名。在此基础上,他提出重新命名、分期心肌缺血相关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等前瞻性建议。
专家们的分享内容丰富多样、深入多个维度。从“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防治体系构建与推广”的实践探索到“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循证之路”的系统研究;从“老年高血压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的深度挖掘,到“冠心病证候研究及应用”的精准阐述;从“行气活血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研究”的实践,到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全面呈现心血管病的临床和科研成果。
大会还开设了以中青年学者为主的中医药传承与发展、中西医结合创新、临床与实验、胸痛中心建设与心脏介入等专场,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学术交流,推动心血管病防治在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传承与发展。
广东科技报社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 | 杨楚瑜 王琳(实习生)
图片 | 主办方提供
审核 | 莫文艺 冯海波 刘肖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