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暑假,家长们忙着带孩子看遍祖国大好河山时,一群专门瞄准了老年人的低价团,正在“磨刀霍霍”。
99元看遍云南山水,40元体验桂林风情,688元港澳深度游……
当你还在怀疑它价格低得惊人时,名额却分分钟钟被“售罄”。
这种低价团,往往吸引的都是老年人。
他们可能从熟人处获得了信息,可能多看了小区里的广告两眼,又或者是在某个群里被其他人“种草”了。
但只要老年人踏上了“豪华游”,这趟看似“捡了大便宜的游玩”,才是一切闹心的开始。
这场“豪华游”里,有人笑着出门,郁郁而归,有人居然莫名多了套海景房,还有人被骗了一辈子攒下的养老金。
“低价游”的开幕,是有老人瞒着子女报了名,有父母拎着小包说走就走。
殊不知,这场老人以为有不同风土人情、贴心服务的“豪华游”,早在暗中标好了它的价格。
首先,老人们一上车,带队的导游便开始了“心理攻坚战”,从家中上有老下有小说起,又讲到父母生病需要医疗费。
反正就是生活不易,自己万分“艰难”。
所以,这趟“不赚钱”的旅程,导游只能靠各位“亲爹亲妈”多多支持。
之后,在导游诚挚的眼神中,话锋一转,熟悉的配方来了。
曾经的购物环节“旧瓶换了新酒”,导游会讲述当地人生存不易,会讲到文化传承,会讲到手中小物“有奇效”。
比如,当地人打磨出的玉石,经过了无数道工序,经常佩戴有助延年益寿;当地人酿的酒,来自古法配方,喝了能治百病;当地好物取自天然,能抗菌护肤。
总之,眼前的东西有“万般好”。
一旦同情心起,再叠加“百病可治”,老人们原先只想看风景,坚决不花钱的心理暗暗松动了。
倘若这时,车里有老人真出手买了一两件,导游的“夸夸模式”马上被激活,夸叔叔阿姨眼光独特、夸大气、夸想得开。
总有一句夸赞,适合老人。
这时,若有老人还在观望,或者没有几个人为导游的一番游说心动。
那么,磨人的环节才刚刚开始。
导游瞬间变脸,车里热烈的气氛降了温,冷嘲热讽、语言恐吓,甚至人身攻击随之而来。
更过分的是,这时候车子能否继续行驶,都成了导游一句话的事儿。
僵持中,老人们实在绷不住,有人不得不出手买了所谓的“好物”。
而始终坚持不买的老人,在接下来的几天行程里,等待他们的是饭菜里少了肉,饭间里洗澡没有水……
最终,老人们想象中的低价快乐出行,变成了一场“噩梦”。
其实,对于低价团来说,他们赚钱的途径,无外乎是从老人买的产品里抽提成。
但当下,随着老年人警惕心提高,行业加强了管制,低价团也开始进化得“魔高一丈”。
他们打着康养游、休闲游、文化体验等旗帜,略微提高了报名费用,行程也不像之前,一眼看上去就是割韭菜。
等老人入了局,换汤不换药,非遗参观、民族手工体验、种植基地大探秘,各种“高大上”的项目齐上阵,背后还是层层套路。
说白了,他们始终盯着的都是老人的钱包。
可比起拉练式的行程,让老人们买一堆远高于市场价格的“好东西”,显然,他们早就不满足。
如今,低价团贪婪的眼睛,盯上的更是老年人所有的积蓄。
有旅行团陪老人出去旅游,取消了上述购物环节,主打的是贴心陪伴。
2023年5月,家住洛阳的李奶奶和老伴参加了某短途免费游。
旅行期间,陪伴在两位老人身边的工作人员,对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
取得老人信任之后,工作人员提出让老人购买一款“花钱买线路、到期返本息”的“旅游权益包”,两位老人没做过多犹豫就出手了。
最终,两位老人购买了6万元的旅游项目。
旅游结束后,李奶奶再次联系工作人员,对方承诺的海参和本金都不见了踪影。
当李奶奶报了案,才发现像她一样被骗的老人绝非个案,他们总共有353名,其中被骗金额最高的达146万多元,合计金额6751万元。
老人去旅游,原是想去看看山水,忙里抽闲去散散心,谁能想到,这场看似“贴心”的旅程,最后掏空的是多年的家底。
针对老人的这种“低价游”里,我们更应该看到背后的纠心乱象。
这种低价游之所以能运营,表面看是因为他们不缺一车又一车的游客。
实际是在层层压缩,报名是一个平台,签合同另有一家公司,最终负责的又是当地另一家地接社。
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合同写得模糊不清,出事追责困难重重。
只要不出事,大家赚的都是某部分费用,可一旦出事,代价往往十分惨重。
今年4月,160名老人报团旅游,竟然被丢在了湖北荆州的高速服务区,原因是大巴车司机撂挑子,说是没有收到地接社的车费。
老人们又饿又累,有人甚至被急哭了。
最后,老人虽然被接了回去,但行业里的乱象,远不止如此。
去年4月,秦皇岛有个旅游船翻了,31人落水,最终有12人不幸去世。追查到最后,发现他们乘坐的是“三无”船,船还超载了。
到了江西武功山的漂流项目,游客游玩时,水位突然上涨,之后漂流船被冲走,造成1死1伤的惨剧。
这一桩桩,一件件,指向的都是“低价团”,可为了赚钱,“低价团”对游客的安全、信任等问题,早就选择了视而不见。
老人们,甚至是被收割的年轻人们,被“低价团”打动,可能是性价比、“高大上”的宣传,也可能是“贴心服务”。
但明面上的“价超所值”,在面对生命的考验时,到底哪边更重一些,一眼就能分辨。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切看似不合理的“低价”,即便你能抵挡住各种考验和意外的诱惑。
但如果返家时,对这趟旅行的记忆,只有早出晚归,坐了很长时间的车,走马观花地体验了很多地方。
相信它的体验感,美好不到哪里。
2024年年末的数据是,我国的老年人占了总人口的22%,有3.1亿人。
不难看出,银发经济有着无限的发展前景。
当越来越多的老人,想要走出家门,想要看看更远的山水,有“性价比”的旅游市场,还大有可为。
退一步来说,很多老人一生节俭,许多人出过最远的门,有可能是自己家乡的县城。
他们对未去过的远方心怀憧憬,想要花更少的钱,去看看不一样的大千世界,那是心怀期望的美好愿望。
打着“低价游”旗号的旅行团,与其挖空心思,想着“套路”老人们,不如用口碑,“性价比”走出一条更长远的路。
这样,在老人往后的记忆里,会有远方的风景,亦会有陪他同行的你。
参考资料:
京报网丨353名老人被骗超6751万!警惕“0元游”陷阱
凯德印象丨160名老人被弃服务区!低价旅游团陷阱为何屡禁不止
大小新闻丨假冒电视台名义组织“低价旅游团”!@烟台人,千万别上当
视觉志丨99元豪华游,被骗到内裤不剩
作者:袖枕青禾
编辑:柳叶叨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