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周总理,到老还是曾经的那个少年

0
分享至

“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这是周总理在弥留之际对治疗他的专家们说的话,也是他最后的话,时间是1976年1月7日。

时间回溯来到1911年,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同学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当时年仅13岁的周总理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少年周总理

总理是个说到做到之人,从13岁到78岁,从少年到老年,他初衷不改始终如一:爱党爱国爱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果非要说一些什么不同,那么便是总理的前半生是为了祖国的统一,后半生则是为了祖国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

再用更精炼的词语来形容总理的一生,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为人民服务!

周总理在晚年,胸口一直佩戴着一枚纪念章,因为那时候的摄影设备不先进,所以很难看清照片上面的字迹,以至于很少有人知道上面写着什么——其实就是“为人民服务”5个字。

这枚写着“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陪伴着周总理经历无数风雨,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如今陈列在“周恩来纪念馆”。



晚年周总理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中间百余年的历史,是中国人难以忘怀的屈辱历史。

无数的中国人知耻而后勇,奋发图强,用生命和鲜血来报效和拯救祖国,而这千千万万的青年之中,总会诞生几位灯塔一般的巨人,指引着中国人前行。

所以毛主席、周总理以及朱老总等等伟人的出现,绝对不是偶然!

或许我们会有疑问,13岁的少年还是被父母宠爱的年龄,当时的周总理为何能说出让人震耳发聩的话语?

“孟母三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长与他周围环境是分不开的,我们便来说说少年时代的总理身处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1,国际环境。欧美列强以及日本称霸世界,那是弱肉强食的时代,中国当时处于满清王朝统治之下,政治腐败国力衰弱,在国际上处于人见人欺的地位——已经到了那种“不变则要亡国”的地步。

2,国内环境。总理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呐喊时,正是1911年,当年发生了一件翻天覆地的事情——辛亥革命。革命前暗潮涌动,革命后风起云涌,各股势力纷纷登上舞台,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3,家庭环境。周家原本家境还算殷实,不过到了周总理父亲这一代开始没落,周父在外谋差事,所以总理从小就要负责照顾多病的生母和瘫痪的三叔,小小年纪就得照管起了家里的柴米油盐——这与总理日后成为中国的“大管家”十分呼应,总理的“处理家务”本领,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国家内忧外患,家庭生活艰辛,种种苦难让一个人锻炼了体魄,磨练了心智,锤炼了意志,使得总理从小便坚韧不拔,正直无私。

4,学校环境。在12岁之前,总理都是在塾馆里学习古文;12岁之后,开始就读于东关模范学校以及南开中学,注意这两个学校都在天津,天津乃是沿海城市,重要的通商港口,又是处于北京和上海之间,国内外的新鲜事物是最容易传播到这里的,此地可以先一步吸收先进的文化和思想。同样的,也容易看见贫富差距,看见弱肉强食,看见军阀暴虐统治,看见外国人在中国人的地盘上耀武扬威……这些都会给少年时代的总理留下深刻印象——国家软弱,国民就要受欺负。为了国民不再受欺负,唯有自强!

环境和人是分不开的,再来说说总理一生的引路人以及亲密战友。

1,慈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周父常年在外,所以母亲便成了总理人生的第一个启蒙人。生母万冬儿,里里外外一把好手,家人们都很佩服她,总理一直跟在母亲身后,耳濡目染学到了很多,对他一生的影响都很大。周总理后来在很多场合中都说过自己的母亲是个十分爽朗的人,自己的性格也和她有关系,说如果没有母亲的教导,自己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嗣母陈氏性格温和喜好安静,出身书香门第,文学素养很高,丈夫去世后未再嫁,而是把所有的心血和精力全放在总理的身上,经常教他识字读书,给他讲很多英雄人物的故事,是总理在文化上的启蒙人。

2,良师。第一位是东关模范学校的老师高亦吾。高亦吾十分喜欢这个聪明睿智且为人正直的学生,经常给他讲一些“反清灭洋”的革命思想、马克思主义等等进步思想,总理对高亦吾的评价是“我对高先生的印象最深,受他的影响最大,至今思念尤甚,一想起他那魁梧的身影和爽朗的笑貌,就如同见到他一样。”

第二位是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张伯苓对周恩来非常欣赏,曾经对人说:“周恩来是南开最好的学生。”不仅免学费,还经常带总理到自己家吃饭,畅谈救国、治国的看法,后来又用奖学金资助总理留学。1949年,蒋介石邀请张伯苓一起去台湾,正在犹豫之际,总理给他发去一封电报,说:“老同学飞飞不让老校长动。”飞飞是总理的笔名。

3,益友。第一位蔡和森。两人在法国勤工俭学时认识,当时勤工俭学的青年有很多,如蔡畅、李富春、李立三等等,但蔡和森在总理的挚友中排第一个,两人私人交情很深,蔡和森为人正直,关键时刻还曾对总理发出警告。总理后来曾有感叹:“我认为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同蔡和森的友谊。”说明一下,蔡和森也是毛主席的挚友。



蔡和森烈士

第二位叶剑英。两人相识与黄埔军校,叶帅始终对总理无比佩服,尤其在总理的末年,叶帅无疑是给周总理最大的那位,甚是总理所住的医院以及医疗小组都是叶帅亲自选定的。总理对叶帅的评价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第三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位,毛主席。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系之密切自不用说,从1931年开始两人在一起共事,此后再没有分开过,“毛周”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搭档。



毛主席和周总理

当然不止这三位,总理相识满天下,朱老总,邓公,李富春……都是总理一路走过来的好友,就连外国友人对总理也是赞誉有加,认为总理是世上难得的可以托付终生的朋友。

总理少年时,对文学,戏剧,话剧等等也是十分踊跃的,最近有个网友发出了总理的弃坑小说《巾帼英雄》,引起了大量网友的讨论。

网友们纷纷感慨,“作者前去拯救中华民族了,小说至此无限期停更”,“开启了比武侠小说更加雄浑壮阔的纪实文学”,“坑了这一本,改写中国史”,“拖更理由:对不起,读者们,我要去拯救天下苍生了”,“他有更棒更完美的作品一直都在这里让我们去享受啊”。

正因为有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领导人的领导,有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换来今日的中国。

总理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里有这么一段话:在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人民奋发图强,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只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就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再用二十多年的时间,一定能够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总理在作报告

从1976年到2022年,46年时间过去了,虽然总理已不在,但总理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发向上,总理的光辉形象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

这盛世,如您所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笑死!威廉不想理他爹,查尔斯找儿媳救场,凯特:这家没我铁定散

笑死!威廉不想理他爹,查尔斯找儿媳救场,凯特:这家没我铁定散

DailyFlora
2025-09-17 12:36:25
曝巴特勒不满库明加闹剧,已联系勇士要说法,想保证夺冠竞争力

曝巴特勒不满库明加闹剧,已联系勇士要说法,想保证夺冠竞争力

只扣篮的教练
2025-09-18 10:52:51
登机前30分钟,一家五口狂吞11斤榴莲!“挺抱歉的,以后我们不‘头铁’了”

登机前30分钟,一家五口狂吞11斤榴莲!“挺抱歉的,以后我们不‘头铁’了”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09-17 23:21:23
他假冒军人15年,骗380万加俩老婆,给自己升官,被抓时已是少将

他假冒军人15年,骗380万加俩老婆,给自己升官,被抓时已是少将

浩舞默画
2025-09-18 08:47:27
小县城的留守妇女,到底有多缺钱?

小县城的留守妇女,到底有多缺钱?

英军眼
2025-07-30 14:55:01
“汽油用量”开始暴跌,数据出来很多人惊了,未来油价会大降吗?

“汽油用量”开始暴跌,数据出来很多人惊了,未来油价会大降吗?

四象八卦
2025-09-16 04:58:16
仅2棵,1960年在荒废的别墅中找到,嫁接后年产值81亿元

仅2棵,1960年在荒废的别墅中找到,嫁接后年产值81亿元

万象硬核本尊
2025-09-16 20:47:51
1969年,粟裕给许世友打电话,老母亲在南京生活困难,请帮忙照料

1969年,粟裕给许世友打电话,老母亲在南京生活困难,请帮忙照料

思雨忆史录
2025-09-18 10:12:15
山东一市纪委监委通报,2人被查

山东一市纪委监委通报,2人被查

鲁中晨报
2025-09-18 10:07:13
战鹰列阵!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明天开幕,高清大图先睹

战鹰列阵!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明天开幕,高清大图先睹

上观新闻
2025-09-18 07:15:23
国产AI算力,这五家爆单了

国产AI算力,这五家爆单了

芯事情报局
2025-09-18 10:00:03
西贝没救了,准备埋吧

西贝没救了,准备埋吧

亚哥谈古论今
2025-09-15 18:52:51
美媒:中国在超级大国垮台前购入顶级战机,抓住了赶美超俄的契机

美媒:中国在超级大国垮台前购入顶级战机,抓住了赶美超俄的契机

小莜读史
2025-08-25 20:22:43
娶二婚女,为什么走不长远

娶二婚女,为什么走不长远

加油丁小文
2025-09-09 06:00:04
孔蒂:踢曼城就像学生挑战老师;霍伊伦已经展现了巨大的潜力

孔蒂:踢曼城就像学生挑战老师;霍伊伦已经展现了巨大的潜力

懂球帝
2025-09-18 07:59:12
印度刚说再买114架“阵风”,巴基斯坦总统猛竖大拇指晒合影!

印度刚说再买114架“阵风”,巴基斯坦总统猛竖大拇指晒合影!

新民周刊
2025-09-16 09:06:47
卫健委的这组数据,耐人寻味

卫健委的这组数据,耐人寻味

小萝卜丝
2025-09-17 09:54:40
长春航空展诚意太足了! 运-20A货舱对公众开放

长春航空展诚意太足了! 运-20A货舱对公众开放

看看新闻Knews
2025-09-17 19:28:03
1959年彭总落难之后,有9位将军雪中送炭,他们分别是谁?

1959年彭总落难之后,有9位将军雪中送炭,他们分别是谁?

言今忆史
2025-09-03 10:04:12
“钥匙自取”,上海男子将百万房车停街头,免费给陌生人用!网友:太佩服你了…本人最新回应

“钥匙自取”,上海男子将百万房车停街头,免费给陌生人用!网友:太佩服你了…本人最新回应

大风新闻
2025-09-17 19:47:08
2025-09-18 12:55:00
美丽的亚克西
美丽的亚克西
喜欢摄影爱好音乐健身
279文章数 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上海网红面包店销毁面包:不打折卖 喷消毒液防被捡走

头条要闻

上海网红面包店销毁面包:不打折卖 喷消毒液防被捡走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杨丞琳庆祝结婚6周年,与李荣浩撒糖

财经要闻

美联储重启降息!新任理事投了反对票

科技要闻

DeepSeek称R1训练费200万,不依赖蒸馏对手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亲子
本地
手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亲子要闻

早教做好这三点,让孩子受益终身!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谁懂!在天下第一关拍到史诗感大片

手机要闻

2025年Q3前八周,中国智能手机销量vivo第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