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五六月,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上将继取得台儿庄大捷后,又成功地组织了徐州大突围。数十万国民党军巧妙地跳出了30万日军的合围圈,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取道武汉,参加蒋介石亲自坐镇指挥,投入了近百万中国军队的武汉会战。
1938年9月,日军在大亚湾登陆,抄袭广州。日军同时向武汉、广州进逼,使中、日战争的弓弦此时张到了极点。
![]()
华北战场上,日军为了在战略上策应武汉、广州两个方向作战,兵分两路积极西进,一路企图越过黄河风陵渡,南下直取西安;一路企图由军堡至陕西吴堡一线西渡黄河,进攻延安,企图在战略上切断中国军队的西北大后方。
两路日军中,北路日军第108师团108旅团沿汾、离公路西犯,先后占领离石、柳林、军渡,并隔河炮击黄河对岸的吴堡。日军北路最高指挥官山口少将见出师顺利,狂妄叫嚣:不日将渡过黄河,直捣中共中央所在地。
此时,陕北已面临着日军的直接威胁。
陕北受到威胁,八路军总部必须调整部署,应付眼前紧张的局势。为此,朱德、彭德怀向八路军各师下达命令:采取积极的手段,寻机打击西进日军,拖住敌人,保卫陕北,保卫党中央。
此时,115师中,343旅正在晋西北,自然首当其冲地担起了歼敌的任务。9月上旬的一天,罗荣桓、陈光命令杨勇率686团迅速进至汾(阳)离(石)公路东段,伺机打击西犯日军。
![]()
连日来,隆隆的炮声频频自西北方向传来。军渡、碛口的日军正与坚守黄河防线的部队隔河炮战;汾阳至离石的公路上,整日烟尘滚滚,日军的运输车辆白天黑夜地鸣叫着,来往不断。686团的干部、战士,已有些日子没打个痛快仗了,眼下又赶上日军进攻陕北,人人摩拳擦掌,把“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和“不许鬼子渡黄河!”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一些基层干部也急切地要求快下手。
但一连数日,团长兼政委杨勇却闭门苦思,根本不提打仗的事儿。原来他在琢磨,在静思。
由于曾吃过八路军游击战不少苦头的日军,这次表现得特别小心。行动前,他们曾在公路两侧构筑了大量的据点和碉堡。而每次运输时,又前有尖兵开道,后有部队掩护,使抗日军队难有可乘之隙。
![]()
一天,杨勇带着全团营以上干部出动观察地形。
西公岭上,686团各营干部都止不住为眼前的地形叫好。的确,从西岭放眼望去,四周峰峰峦重叠,沟壑鳞比,汾离公路顺着山势,由东蜿蜒而来。公路在西公岭下爬过一段陡坡之后,便进入凹地,并排平列着四条山沟,每条沟里都长满了齐腰深的茅草和杂乱的灌木。
众人正看得出神,一个跑得气喘吁吁的侦察员送来师部的一份紧急命令:敌人20辆满载弹药和渡河器材的汽车,将从汾阳起运,请相机截击。
前来视察地形的干部们一听有门,指着那凹地异口同声地说:“团长,这儿就是个好战场,就在这儿干吧!”
见群情振奋,杨勇当即定下了在这里打伏击,截击日军运输车队的计划。
![]()
9月14日清晨,浓雾渐渐散去,吕梁山区,此时已进入秋季。秋天的清晨,金色的霞光映照着崇山峻岭,让吕梁山脉看起来格外的神圣巍峨。
杨勇和团政治处主任曾思玉站在西公岭南山上的一棵高大的核桃树下,用望远镜仔细地观察周围的情况。此时,部队已进入伏击地,单等日军的到来了。
从岭上放眼望去,山下的公路静静地躺在那里,公路两旁,漫山遍野的蒿草,随着晨风在微
微地摆动,山谷里的早展宁静极了。杨勇深深地吸了一口满带着晨露的新鲜空气,感到无比的清爽、新鲜、惬意,兴奋的心情驱走了连夜行军给他带来的疲劳。
曾思玉打破沉寂,笑着说:“团长,这回小鬼子可是送上门的货,咱们吃定了。”
7时许,686团的侦查员从前方传回消息:日军车队已出城,正朝着预定战场赶来。
杨勇听到报告,嘴角方才露出一丝笑意,此刻,他是万事俱备,只怕鬼子不来。
![]()
两小时后,汽车抵达距西公岭十余公里的王家池,在此加水、加油,半小时后继续前行。驻守王家池据点的日军,先派出一队巡逻兵开路,以确保车队安全通过西公岭。
日军看来是被打怕了。当汽车队行至东山脚下时又停了下来,巡逻队上前搜索。隐蔽在南山顶的杨勇仔细地观察着日军在西公岭东山顶上露出的黝黑的钢盔和闪着白光的刺刀,只见十多个鬼子持枪猫腰,成战斗队形沿公路缓缓前进,不时煞有介事地放上几枪,慢慢地来到西公岭前。
他们一面虚张声势地吆喝着,一面用机枪、步枪四处盲目射击。空忙活了一阵后,这群巡逻兵稀稀拉拉地返回调堡去了,一边往回走还一边“哇哩哇啦”地扯着嗓门唱着日本歌。
“叭!叭!”两发信号弹升上天空,负责搜索的日本兵好像是在用信号向隔山而望的汽车队宣布:“前面的道路没有问题,可以‘安全’通行了。”
几乎与此同时,杨勇向作战参谋说:“立即通知各作战单元,准备出击!”
轰轰隆隆的马达声由远而近。转眼间满载军用物资的20多辆汽车一辆接着一辆地开了过来,毫无戒备地开进了686团的伏击圈。当第一辆车快行到山坳时,时机成熟了。
![]()
杨勇转过身,果断地命令炮兵连长吴嘉德:开炮。
“轰!轰!轰!”三发炮弹,山凹里日军的调堡被掀翻了。一队战士迅速冲向碉堡前,占领了阵地。随即转过身来,又是枪扫,又是投弹,向山下日军的车队猛烈地开火。
狭窄的路面上,被打着了火的汽车拼命地挣扎着,都想夺路奔逃、结果相互挤撞起来。
车上的日军士兵,有的跳下车乱窜,有的趴在车厢内胡乱开枪,试图负隅顽抗。随即,一阵猛烈的轻重火力压制下来,打得日军士兵无法抬头,“哇啦,哇啦”乱作一团。
激昂的冲锋号响彻山谷,686团的战士们举起闪亮的刺刀,个个如猛虎下山,从多方向冲上公路,与残余日军展开激烈白刃战。不到一小时,杨勇指挥的这场伏击战干净利落地结束。
200多个日本官兵除了3人被俘,其余全部被消灭。
王家池据点里的日军虽然离西公岭只有几里地,但对外面的情况糊里糊涂,摸不清头绪。他们想打电话向汾阳报告,电话线早已被截断,接不通;他们想出兵增援,又不明情况,唯恐再撞进八路军的伏击圈,到头来自身难保,只能架起钢炮向西公岭的群山盲目轰击。好一通炮轰,这一轰一直打到半夜。
第二天,驻汾阳的日军才出动一个联队,外加几千伪军赶来,慌慌张张地从西公岭拉走五车日军的尸体。
![]()
汾离公路上,一连好几天日军的汽车都不敢上路,这下可害惨了驻扎在黄河边上的日军部队。
军渡近旁一座农家院落里,日军108旅旅团长山口少将眉头紧锁,长吁短叹。后方运输车队全军覆没,他知道是八路军干的。
但他除了对辎重队死亡的200余官兵感到悲哀外,也无可奈何。自部队开入八路军游击出没的地区后,他觉得一切都变了。一年前,当他刚刚踏上中国土地的时候,听说几个日本浪人扯起一面“太阳旗”,就能征服中国的一座县城,这让他曾经踌躇满志。
但八路军出现后,一切都变了。即使身边常有数千人的大日本皇军,他也时常有一种不安的感觉。眼下,部队因得不到后方的支援,粮秣和弹药发生短缺。
他尝试着让部队出去抢粮,却又经常遭到游击队的袭击,粮食抢不到反而损兵折将、丢盔卸甲,这么下去如何是好。思前想后,山口少将只能痛下决心,命令部队暂时杀马充饥,固守待援。
没几天,马就杀得差不多了。当听说有的士兵逮着野猫也吃时,山口再也沉不住气了。为了挽救己方部队,他几番权衡之下被迫又开始运输。不过这次他留了个心眼,先是派几辆汽车满载一批粮食在前面探路。
![]()
接到情报,杨勇乐了。他知道山口的用心,为了避免钓到大鱼,杨勇决定不吃送到眼前的这块肉,放任其过去。
次日,日军自以为得计,放下了防备,香月军团司令部无线电队的20辆汽车,装满通信设备、渡河器材和粮食,从汾阳出发。
那日大雨如注,200多名押送车队的日军被淋得狼狈不堪,宛如落汤鸡。他们翻过西公岭,行程已过三分之二,却在油房坪一带较为平坦的地段,突遭343旅补充团的伏击。
在彭雄团长的指挥下,补充团冒着倾盆大雨,在公路拐弯处拦截敌方车队。经过激烈交战,除领头的一辆汽车侥幸逃脱外,其余九辆全部被摧毁,车上百余名日军丧命。补充团还缴获了大量通信设备。
日军在汾离公路上接连被歼,损失400余人,108旅团原有的50辆运输车也被摧毁近五分之四。接踵而来的打击使日军损失惨重,惶惶不可终日,尤其是后方补给线被切断,令占据离石的108旅团惊恐万分,渡黄河的决心动摇。无奈之下,山口旅团长在上级的准许下,只得率领残部沿公路撤回汾阳。
![]()
日寇已成强弩之末,岂容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接到情报,115师代师长陈光通知杨勇:“西犯之敌正在撤退,要不怕牺牲,不顾疲劳,迅速准备再战。”
这是吕梁山粉碎日军西渡黄河的最后一次大战。为了狠狠地教训日军,陈光临时将685团2营和师部特务连配属给杨勇一起迎敌。杨勇手上的力量顿时大增。
几番吃败仗的山口少将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他知道此时攻守已经逆转,己方陷入劣势,也猜测到撤退路上肯定会遭到袭击,因而一路上处处提防。
山口少将谨慎的退却,给杨勇的伏击战术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日军处处戒备,战斗就难达成突然性,就难以取得攻击效果。怎样才能出敌不意呢?
杨勇不愧为军政双全的红军战将,他反复思考,决心在日军认为最安全的地方动手。他的目光盯住了王家池。
王家池一带群山连绵,道路狭窄。此前,敌人在那儿吃过亏,特意安了一个据点。杨勇认为,攻击时刻都在警觉中的日军,只能深入到敌人眼皮子底下,采取这种让其意想不到的办法。这虽有些冒险,但这个险,值得冒。
9月20日黎明前,686团及其配属部队悄无声息地潜行至王家池附近,迅速占据预定位置,隐蔽待命。686团二营及友邻部队潜伏在公路北侧的薛科里一带,而一营和三营则埋伏在公路南侧的铁剪沟附近。
薛科里、铁剪沟,山峦重叠,茂林密布。一支有备而来的铁军已悄然进入伏击状态。
![]()
清晨,一路败退的日军渐渐接近伏击地。这一路上,山口少将威风扫地。沿途,108旅团时常遭到抗日游击队的袭击,但山口严令部队“不恋战,快前进”。
因此,惊慌的108旅团一路招架,并不还手,仓皇地退向王家池。
眼见王家池就在眼前,山口少将重重地喘口粗气。可就在这时,冲锋号、喊杀声骤然响起,八路军犹如神兵从天而降。山口少将简直懵了,望着眼前拥挤在王家池山谷里已乱作一团的部队,竟然半响没回过神儿来。
在杨勇的指挥下,伏击部队迅猛出击,将日军车队分割成数段,重点锁定山口的指挥中枢,猛烈攻击,毫不松懈。日军首尾两端的部队见状,拼死反扑,试图为指挥机关解围,双方陷入激烈混战,杀声震天。
关键时刻,坐镇山顶指挥的杨勇果断投入685团二营。这支生力军一加入战斗,局势迅速逆转。685团二营与各营密切配合,逐段歼灭敌人,彻底瓦解日军抵抗。
这一战,精彩漂亮,在杨勇的戎马一生中,算得上是一件杰作。此次大捷歼灭日军步、骑兵近千人,不久前还在叫嚣要一举渡过黄河的山口少将没能领到帝国的勋章,却魂断吕梁山脉。
![]()
胜利轰动了整个吕梁山区,也轰动了全国。抗战至此,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击毙日军将官,实属罕见。国民党虽在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与日军大战,但却从未取得过击毙日军将官的殊荣。难怪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官羞恼异常,大骂山口旅团无能。在他的眼里,此役不但失去了一个旅团,更失去了日军的体面。
数日后,汾阳城内浓烟滚滚,恶臭弥漫,日军连续多日焚烧阵亡士兵的遗体,最后还举行了一场所谓的“悼念”仪式。武士道的信徒终于也在灵前痛哭流涕,既为同伴,也为自己。
几乎在日军开“慰悼”会的同时,吕梁山区也召开了一个盛大的庆祝大会。有趣的是,开会那天,杨勇收到了日军驻汾阳联队司令官写来的一封挑战书。“挑战书”是汾阳日军“慰悼”会上由全体与会军官通过的。之后,日军通着送信人把“挑战书”送到杨勇手里。
杨勇打开“挑战书”,见上面用汉语写道:
左地区队长兼政委杨勇麾下:
前与贵军交战,遗憾万千…惟敝军不愿山地作战,愿约贵军到兑九峪平原一带决一雌雄…
杨勇看完“挑战书”,微笑着对周围的人说:“打仗嘛,就是要以己之长,击敌之短’,这真是一封愚蠢的挑战书’。”
在众人的一片笑声中,杨勇似乎把这份“挑战书”的事忘在脑后。
可没过几天,日军当真调集许多人马进驻了兑九峪,等着与杨“决一雌雄”。见八路军迟迟不露面,日军竟用大炮冲着吕梁山区轰了两天两夜。
![]()
而此时的杨勇,已率领他的686团转入休整。
此时,115师已开始了向山东挺进的全面准备工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