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团Q2财报里"净利润暴跌89%"的数字砸出来时,整个互联网圈都沉默了——这哪是财报,分明是一部"大佬裸奔实录"。曾经靠外卖日进斗金的美团,如今活成了"左手撒钱换订单,右手止血保小命"的矛盾体。王兴在电话会上那句"坚决捍卫市场地位",听着像热血宣言,细品却满是"地主家也没余粮"的辛酸。
一、从日赚3亿到日赚76万:美团的"印钞机"是怎么哑火的?
2024年Q2,美团还能每天躺赚3个亿;2025年Q2,日均利润直接缩水到76万——相当于北京三环一套房的首付,搁以前不够美团高管半个月工资。这暴跌的98%利润里,藏着一场教科书级别的"自杀式竞争"。
最扎心的是核心本地商业板块——这个曾经贡献80%利润的"现金牛",利润率从25.1%断崖式跌到5.7%。王兴把锅甩给"非理性竞争",翻译成人话就是:对手疯了,我也只能跟着疯。具体怎么疯?看看成本结构就懂了:
骑手补贴烧出"天文数字":销售成本暴涨27%,614亿的支出里,光骑手工资和补贴就占了大头。有骑手晒出工资单:7月收入比去年多了3000块,全靠平台"撒钱大赛"。可骑手多赚的每一分钱,都是美团从利润里抠出来的血。
营销费堪比"打水漂":77亿营销开支同比激增51.8%,相当于每天烧掉8500万。打开美团App,满屏的"5元无门槛券""下单立减10元",与其说是补贴用户,不如说是拿钞票砸对手的脑门。
佣金收入涨不动了:虽然佣金总收入增长12.9%,但商家们早就怨声载道。有麻辣烫老板算过账:一份20块的外卖,平台抽成8块,再加上包装费、配送费,自己纯利润只剩2块。现在为了抢单,还得自掏腰包参加"满20减15",等于倒贴钱做生意。
这场大战里,消费者薅着羊毛笑,骑手拿着补贴乐,商家咬着牙硬扛,唯独美团站在中间,活像个给大家发红包的"冤大头"。可王兴偏不承认亏,反而说"要捍卫市场地位"——这哪是捍卫地位,分明是赌徒上桌,押上了整个家底。
二、从"一天1亿单"到"10年1000亿美元":王兴的算盘打得震天响
就在全网心疼美团时,王兴突然甩出两个"王炸":一是宣布外卖日订单量突破1亿单,未来要冲1.5亿单;二是放话海外业务Keeta要在10年内干到1000亿美元GMV。这俩目标搁平时,股民得连夜加仓,可现在看,更像是"打肿脸充胖子"的自我安慰。
先看"1.5亿单"的野心。现在1亿单已经让美团焦头烂额:骑手不够用,得靠涨补贴抢人;商家爆单,后厨忙到着火;系统崩溃,用户投诉量翻倍。有骑手吐槽:"以前一天跑30单轻松赚钱,现在被逼着跑50单,超时一次扣200,命都快搭进去了。" 要冲到1.5亿单,除非把全中国的骑手都绑上电动车,可骑手不是永动机,补贴也不是无限印的钞票。
再看海外扩张的"画饼"。Keeta在中东刚站稳脚跟,就急着进军巴西,还喊出"10年1000亿美元"的口号。可现实是:中东本地玩家Noon早就虎视眈眈,巴西外卖市场被iFood垄断了70%份额。美团想插一脚,无非是复制国内的"补贴套路"——可国内已经亏成这样,哪来的钱去海外烧?难道真要学某些互联网公司,把国内赚的钱填到海外的窟窿里?
更讽刺的是,王兴一边喊着"一切归于基础",一边却把资源砸向"花里胡哨"的新业务。小象超市延长营业时间到深夜,美其名曰"满足夜间需求",可深夜外卖的客单价才30块,利润连电费都覆盖不了;美团优选退出亏损区域,转头又在核心区搞"次日达+自提",折腾来折腾去,钱没少花,亏损却一点没减。
说白了,王兴的算盘打得再精,也掩盖不了一个真相:美团现在就像个在沙漠里赶路的人,眼前的绿洲是海市蜃楼,手里的水却快喝完了。
三、这场外卖大战,到底谁在"非理性"?
王兴在电话会上骂对手"非理性竞争",可仔细想想,美团自己才是"非理性"的始作俑者。当年为了干翻饿了么,美团靠着"低价补贴+佣金霸权"垄断市场,现在对手用同样的招数反击,反倒成了"非理性"?这逻辑,跟"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有啥区别?
更有意思的是监管层的态度。王兴说"监管机构也不希望市场出现这种竞争",可监管真正该管的,不是谁补贴多谁补贴少,而是平台对商家的"压榨式抽成"、对骑手的"算法剥削"、对消费者的"大数据杀熟"。这些问题不解决,就算没有价格战,美团的利润也早该吐出来了。
现在的外卖市场,早就不是"谁补贴多谁就能赢"的时代了。消费者要的是"又快又好又便宜",商家要的是"合理利润活下去",骑手要的是"安全赚钱有保障"。可美团眼里只有"订单量""市场份额""GMV",把商业当成了零和博弈,把生态当成了自家后花园。
就像网友说的:"王兴与其喊着'捍卫地位',不如先想想怎么让商家多赚5毛钱,让骑手少扣200块罚款,让消费者别再吃到凉透的外卖。" 这些事看着小,却是支撑平台活下去的根本——可美团偏不,非要把简单的生意搞得这么复杂,把自己逼到悬崖边上。
四、当资本退潮,美团还能靠什么"续命"?
现在的美团,就像一艘在风暴里航行的船:一边是价格战的巨浪,一边是利润下滑的暗礁,船上还载着"日赚1.5亿单""海外千亿GMV"的超重 cargo。想要活下去,王兴必须扔掉一些"包袱",可他偏不,非要all in。
其实破局的办法很简单:
对商家让利:把佣金从25%降到15%,让商家有钱赚,自然愿意留在平台;
给骑手松绑:取消"超时罚款""差评扣钱",把骑手当人看,而不是算法里的数字;
向自己开刀:砍掉那些不赚钱的"花架子"业务,别再幻想着"什么都做,什么都能做好"。
可美团敢吗?不敢。因为它早已被资本绑架,被规模裹挟,停不下来了。从成立那天起,美团就活在"要么扩张,要么死亡"的魔咒里:团购、外卖、酒旅、生鲜、打车……什么火就做什么,什么赚钱就抢什么。可摊子铺得越大,窟窿就越多,现在一个外卖大战,就把所有问题都暴露了。
结语:这场大战没有赢家,只有被裹挟的我们
美团的财报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互联网行业的荒诞:靠补贴抢市场,靠垄断割韭菜,靠烧钱讲故事。可消费者、商家、骑手,我们都成了这场游戏的棋子——今天你薅的羊毛,明天可能变成商家涨价的理由;骑手多拿的补贴,后天可能从配送费里加倍扣回来;平台亏掉的利润,最终会通过"大数据杀熟""会员涨价"全赚回去。
王兴说"要在竞争中成长",可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竞争,成长的只有资本的野心,损害的却是整个行业的生态。什么时候互联网公司能明白:商业的本质不是"赢者通吃",而是"共生共赢"?什么时候平台能记住:你赚的每一分钱,都该是从创造价值中来,而不是从压榨生态里抢?
或许等美团真的亏到"底裤都不剩"那天,王兴才会明白:比起"捍卫市场地位",让骑手笑着赚钱、商家安心做生意、消费者吃得放心,才是一个平台真正该有的"江湖地位"。可现在,他还在赌,我们还在看——只是不知道这场赌局,最后会是谁先撑不住。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