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与中国大唐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举行会谈,双方就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进行交流,并达成共识。
戴和根表示,中国铁建积极参与中国大唐电力、采矿、铁路等业务,双方开展了全方位战略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下一步,中国铁建将进一步对接服务中国大唐发展所需,深化双方在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深部地下空间、海洋经济等战新产业以及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矿山开发、海外业务等领域的全面合作,在携手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中携手并进,实现互利共赢。
吕军表示,中国铁建是中国大唐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希望双方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沟通对接,积极围绕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绿色矿山、海上风电、水利水电等传统及战新领域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共同拓展海外市场,全方位提升合作质效。
其中,海上风电及相关装备等领域成为此次会谈重点之一。中国铁建在会谈现场重点介绍了旗下港航局海上风电业务和“铁建起重5000”“铁建风电2000”等核心船舶装备。双方还回顾了此前在海上风电领域的良好合作。
目前,中国铁建在广东省阳江市粤西海域,三峡阳江青洲五海上风电项目正以“加速度”模式全力推进。青洲五项目装机容量达502兆瓦,需完成31台12兆瓦和10台13兆瓦风电机组的导管架基础钢管桩制作、运输、沉桩,导管架(含附属件)制作与吊装、灌浆施工,风机安装的全部工作。
据悉,该项目作为广东省“十四五”能源规划重点工程,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将超36亿千瓦时,可满足15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0万吨,将加速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结构绿色转型,为全国海上风电平价开发提供示范样本。
此前,由中国铁建港航局投资建造的"铁建起重5000"与"铁建风电2000"两艘海上风电施工核心装备,已经在广东阳江风电场胜利会师,双“舰”合璧成功完成深水区风机基础与平台灌浆一体化安装任务,标志着中国铁建在海上风电施工领域实现了全流程自主化、高效化的重大突破。
据悉,这两艘装备国产化率居行业前列。其中“铁建起重5000”船作为中国铁建首次投入使用的“大国重器”,可满足深、远海大型风机基础施工、海上升压站吊装,搭配DP2动力定位系统,同时配备八点锚泊定位系统,能满足水深100米海况条件下锚泊定位起重作业要求。其搭载的闭环动力定位和功率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
而去年底交付的“铁建风电2000”作为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第四代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在规划之初就确定是面向深远海、大兆瓦的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它不仅要具备强大的海上作业稳定性,还需集成众多先进的风电设备安装技术,所以总体设计建造具有前瞻性、先进性、实用性。船载起重机的起吊重量需达到2000吨,这样才能确保在复杂海况下仍能够安装巨大的风电塔筒。同时,船舶的动力系统在保证高功率输出的同时,还得实现高效的能源利用和低排放,这对船舶的发动机技术、电力管理系统等都是巨大的挑战。
“铁建风电2000”和“铁建起重5000”入列后,将进一步提升中国铁建在海上风电行业的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而此次两船协同作业,也体现了中国铁建在海上风电领域从基础施工到整机安装的全链条施工能力,为我国深远海风电开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而作为需求方的大唐集团近年在海上风电领域也其志不小。目前该集团已获得广东国管海域300万千瓦海上风电预选指标。在广东海上风电领域,大唐集团的核心项目为大唐南澳勒门Ⅰ海上风电项目,作为汕头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推动粤东海上风电基地建设。大唐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对汕头投资超过500亿元,支撑汕头打造“国际风电创新港”及千亿级产业集群。大唐集团依托该项目,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综合开发模式。
此前6月,大唐刚刚在浙江注资成立了大唐海投(台州)海上风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临海1号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临海1号海上风电项目预计总投资约为63.8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上网电量达181971万kWh,可产生大量的清洁能源,满足周边能源需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