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食品内参原创
作者丨张雪梅编审丨橘子
连续3年增收增利的劲仔,也难抵行业压力。
8月26日晚间,“鱼类零食第一股”劲仔食品(003000.SZ)发布2025年中报,公司营业收入为11.24亿元,同比下降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亿元,同比下降21.86%。
劲仔自“中国辣条之乡”平江起家,靠“1元小鱼干”在零食行业站稳脚跟,于2020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目前已经形成鱼制品、禽类制品、豆制品、蔬菜制品四大品类矩阵。
从2025年上半年的表现来看,尽管公司的小鱼干、豆干等产品销售额实现增长,但以鹌鹑蛋、魔芋为代表的禽类制品和蔬菜制品销售下滑。与此同时,线上渠道的营收减少也成为拖累业绩的因素。
劲仔相关负责人对内参君表示,禽类制品和蔬菜制品主要受到品类低价竞争的影响,公司目前已经研发和推出新品以应对。
值得注意的是,劲仔业绩承压背后,是整个A股零食企业的集体遇冷。上半年,良品铺子、来伊份、好想你等均录得亏损,洽洽食品、甘源食品等虽净利为正,但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终端鏖战价格,黑马品类失速
作为劲仔过去三年增速最快、并寄予厚望的品类,禽类制品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首降,录得收入1.96亿元,同比下滑24.00%。
公司禽类制品包括手撕肉干和鹌鹑蛋两个产品系列。
2021年,手撕肉干产品进入公司亿元级单品行列。次年,公司上线鹌鹑蛋制品“小蛋圆圆”,截至2022年底,劲仔鹌鹑蛋月销突破千万元,成为最快晋升为“亿元级单品”的劲仔产品。2024年,劲仔推出“七个博士”鹌鹑蛋品牌,进一步加码该赛道。
单品表现也带动了业绩的高速增长。2022-2023年,公司禽类制品的收入增速为87.24%、147.56%。禽类制品也于2023年超越豆制品,成为劲仔的第二大品类。
不过,由于近年来鹌鹑蛋原材料价格走低,越来越多企业涌入鹌鹑蛋赛道,品类和价格竞争激烈,产品创新升级不足。
2024年,盐津铺子推出鹌鹑蛋子品牌“蛋皇”,入驻山姆会员店后,连续6个月销量突破20万单。此外,卫龙、来伊份、双汇、无穷、桃李、黄天鹅等多个品牌布局即食蛋制品赛道,对劲仔的市场份额造成威胁。
受此影响,劲仔禽类制品的增速在2024年放缓至12.67%,并在2025年上半年进入下滑通道。
与此同时,公司的另一新兴品类——蔬菜制品的收入在上半年也下滑10.69%至3404.71万元。该品类在2023年同比增长88.24%至7211.09万元,魔芋制品也由此进入公司“亿元级”产品系列。2024年,其增速放缓至9.58%。
值得一提的是,劲仔的“基本盘”稳健,作为公司经典品类的鱼制品和豆制品保持了增长。
2025年上半年,劲仔鱼制品收入7.57亿元,同比增长7.61%;豆制品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3.61%。2017年至2024年,公司休闲鱼制品品类的销售规模稳居休闲鱼制品领域行业第一。2024年,公司在休闲豆制品企业排名前5。两大经典品类的稳健增长,一定程度上缓冲了新兴品类下滑带来的冲击。
尽管业绩承压,劲仔仍维持了对股东的回报力度。公告显示,劲仔拟实施2025年度中期分红,拟分红金额4472.89万元。自上市以来,公司共计分红6.38亿元(含拟分红)。
为应对当前挑战,劲仔也在人事层面做出调整。8月27日,劲仔食品公告,聘任童镜明先生为公司副总经理。他于2016年9月-2025年6月任平江县劲仔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2025年6月至今任劲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制造中心总经理。丰富的一线从业经验或许能为公司经营带来新的动力。
渠道承压,A股零食业绩遇冷
除了品类增长乏力,劲仔在渠道端也暴露出问题。
在电商平台的推广服务费同比增长20.84%的情况下,2025年上半年劲仔线上销售的营业收入为1.85亿元,同比减少6.82%。线下收入则录得0.85%的微增至9.39亿元。
劲仔相关负责人对内参君透露,公司线上主要受到社区团购分销商退出平台的影响,导致业绩不佳。接下来,公司将转向以渠道建设为中心,把渠道建设作为最为重要的工作。
公司的线上渠道承压在2024年已经初步显现,同比出现6.15%的下滑。不过,彼时公司在量贩零食渠道的全年营收同比实现100%的增长,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个问题。
劲仔在渠道端的困境并非个例,2025年上半年,A股零食企业几乎集体陷入“业绩泥潭”。
2025年上半年,良品铺子(603719.SH)营收28.29亿元,同比下降27.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9355.31万元,同比下降491.59%。同样处于亏损阵营的还有来伊份(603777.SH)和好想你(002582.SZ),分别亏损5068.39万元和1983.88万元。
尽管三只松鼠(300783.SZ)、洽洽食品(002557.SZ)与甘源食品(002991.SZ))净利为正,但也录得大幅下滑。
这是渠道变革和成本压力的共同作用。
在渠道端,红利显著消退,线上线下竞争持续加剧,获客成本攀升。一方面,零食量贩快速发展,折扣化、近场化趋势加剧,大卖场、超市、便利店等传统渠道客流持续下滑。另一方面,线上获客成本不断上升。
良品铺子在财报中提及,受到平台流量下滑的影响,线上营收下降,同时线上渠道流量费用上升。洽洽食品也表示,2025年上半年因加大对势能渠道的费用投入,对公司利润情况产生一定影响。
2025年上半年,甘源食品促销推广费为7260.69万元,同比增长49.47%。但电商平台销售收入为2761.40万元,同比降低23.22%。
为应对渠道变革,零食企业主动调整也带来了额外成本。来伊份主动对部分区域门店结构及规模进行调整,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门店总数2979家,同比减少14.2%。良品铺子也优化了门店结构,淘汰低效门店,并下调部分产品的售价。
此外,休闲食品行业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在上游供应端,气候条件的差异会影响原材料的产量和品质。
如甘源食品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青豌豆、葵花籽、蚕豆、花生、棕榈油等,受制于种植面积、气候条件、病虫害等因素。
洽洽食品也在财报中透露,因2024年9月内蒙区域葵花籽收获期连续阴雨导致葵花籽的霉变率提升,原料价格上升。同时,公司巴旦木原料受供需关系影响、腰果原料受行业周期性及天气的影响,采购价格均有所上涨,影响利润。
不过,休闲零食行业目前仍是微增量赛道。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休闲食品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休闲零食规模2022年达到11654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12378亿元。
渠道变革等带来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零食企业来说是危机,但也有望成为提升市场份额的转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