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啦!七夕节,作为我国独有的中式传统节日,有着无尽的浪漫与神秘。
这一节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东晋葛洪曾在《西京杂记》中写道:“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成为了古代文献中关于乞巧的最早记录。
在民间,数字七被当作时间上的阶段性象征,往往将“七七”视作终结之数。正因为这样,“七夕”这一称呼,饱含着古人对于时间的敬畏和尊崇。
在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活动,而美食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七夕节也不例外,其中七巧果就是七夕节极具代表性的传统美食。七夕节吃七巧果的习俗由来已久,且与乞巧活动紧密相连。
七巧果,又称“乞巧果子”,主要原料为油、糖、蜜、面。
它是用面粉或米粉制作而成的油氽点心,品种繁多。因其形状丰富多样,常常被做成瓜果花草等各种模样,故而得名。
我国传统的劳动人民深信,在七夕当天吃七巧果,不但能助力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搭建的桥上相会,还能让自己的心愿通过“巧”(桥)得以实现。
此外,“巧”和“桥”谐音,也寓意着通过七巧果这座“桥”,人们能够达成心中的美好愿望。
七巧果的形状丰富,味道香甜,不仅在七巧节这个节日满足了人们的味蕾享受。
同时还寄托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总之在这个充满浪漫与神秘的传统节日,不妨我们共同品尝七巧果的美味,感受那份来自远古的浪漫与祝福吧!
材 料 / 步 骤
材料:
红糖花生馅:熟花生碎100g,熟白芝麻5g,熟黑芝麻5g,红糖20g
其他食材:鸡蛋+牛奶230g,白糖70g,花生油30g,酵母3g,面粉500g
步骤:
1,将鸡蛋、牛奶、白糖、花生油、酵母和面粉充分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团,随后让其松弛 10 分钟
2,把熟花生碎、黑白芝麻打碎后与红糖搅拌均匀
3,将饧发好的面团分割成 15g 左右一个的面剂子
4,把做好的馅料包进面剂子里,借助模具塑造出形状,盖上保鲜膜,进行二次饧发 10 - 15 分钟
5,使用平底锅小火慢烙,放入生坯(有纹理的一面先朝下烙),待定型上色后翻面,直至两面都呈现出金黄的色泽即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