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几十万西北军土崩瓦解,其中除伤亡溃散者外,基本都被老蒋直接或间接收编。
但是由于西北军的失败并不全是军事失利的因素,故而各部当时保留的力量依然不小,动辄便有数万之兵,而且武器装备齐全。
所以老蒋对于这些西北军,也不能简单一刀切地吞并或者解散掉,而是“温水煮青蛙”地逐渐缩编、裁军、掺沙子,以便将其控制。
![]()
咱们前几天讲了西北军梁冠英的第25路军,该部在1930年时还有2万多人,以及一个军、一个三旅九团制的大师、一个三团制独立旅的番号;此外另有特务团、迫击炮团、炮兵团、骑兵团等直属部队。
不过到1936年时,第25路军和第31军的番号就被撤销了;此外,特务团、迫击炮团、骑兵团等也缩编成连,或合并到其他部队中;第32师与独立第5旅也减掉四个步兵团的番号,并彻底分开。
至此,作为一路诸侯存在的梁冠英第25路军,就被彻底解体,余部实际上就成为了中央军旁系部队。
而在分解该部的过程中,炮兵团长穆政仁因为靠上了刘峙的关系,被收归中央军直接指挥。
据穆政仁上报的该团状况,大家可以瞧瞧其实力情况。
![]()
该团总计有沪造山炮10门(原第32师炮兵营)、三八式12门、克虏伯7门、十五生重迫击炮14门。
这里所说的沪造山炮,即上海兵工厂仿克虏伯75毫米山炮所制,数量是10门,备注为原第32师炮兵营。
其实这个营大概率就是炮兵团原来的第2营,之所以关系显得复杂,也是有现实原因的。
因为第25路军编制下,只有一个第31军,而该军之下的主力师又只有第32师。
所以很长时间内,第25路军总指挥、第31军军长、第32师师长都是梁冠英一人,所谓的第25路军炮兵团,其实也就是第32师炮兵团。
到后来梁冠英有时候也指挥其他部队,所以把第25路军指挥部给分了出来,炮兵团真正成为了路军直属;为便于第32师作战,就将这个炮团的第2营调出,成为师属炮营。
![]()
这样的话炮兵团就只剩下了第1营和第3营,分别装备野炮和重迫击炮。
其中野炮就是三八式75毫米野炮和克虏伯75毫米野炮,总数为19门。
而十五生重迫击炮就是西北军时期制造的150毫米口径重迫击炮,有巩县造、华阴造,是当时西北军补充重火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这么一个炮兵团,当时有两种野炮、一种山炮、一种重迫击炮,总计有43门。
![]()
仅从数量以及口径来看,应当说还是不错的;当然,其中型号老旧、性能问题也是客观存在。
在兵力数量方面,全团有1450人,炮兵配枪约700支,另有马450匹。
从马匹数量看,西北军对炮兵团还是比较重视的,没说因为养马耗费大,就无马可用。
另外炮团的配枪率达到了50%,这也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了;可以说该团除了炮手以及杂役兵外,均人手一枪,具备一定的自卫能力,也算是西北军的特色了。
就算是炮不能用了,这个炮团临时顶上去,也能当半个步兵团凑合下。
![]()
该团收归中央军后,被授予的番号是独立炮兵第9团,不过给的编制下面只有野炮营和重迫击炮营,而没有山炮营,估计山炮还是给第32师留下了,以安抚人心。
在野炮方面,保留12门三八式野炮和6门克虏伯野炮,多余的1门暂存团部。
以这样的编制看,应当是野炮营辖3连,每连6门炮;但实际的编制表仍是4门制,不知道具体怎么处理的。
在重迫击炮方面,保留12门重迫击炮,多余的2门暂存团部。
重迫击炮营在编制上同样是3连12门制,这个就没什么疑问了,数量上是正好的。
就这样,原本西北军一部的炮兵团就成了中央军的独立炮兵;到全面抗战爆发后,该部又有了新的编制变化,那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