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患者正在进行康复训练。宁盛辉摄
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康复治疗是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为因疾病、创伤或先天缺陷而失去部分功能的人群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康复治疗以“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核心目标,通过科学的评估与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逐步回归正常生活。它既需要扎实的医学基础,又强调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的结合,是医学领域中兼具科学性与温度的重要分支。
记者从南宁玉洞医院了解到,康复治疗师需要系统学习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中医药学等基础医学知识,了解人体各系统的运作机制,同时掌握康复评定技术,通过专业工具和方法全面评估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例如,针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师会通过步态分析、肌力测试等手段,精准判断其运动功能受损情况,进而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据南宁玉洞医院康复科主任沈桂生介绍,一位脑梗死后遗症病人,刚到医院的时候左侧上下肢无力,左手不能握物,左下肢无法站立,更无法行走。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人已经恢复一定肌力,康复治疗取得可喜的效果。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技术被综合运用。物理治疗通过运动训练、物理因子如电、光、声刺激等方式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作业治疗则聚焦于日常生活技能的恢复,帮助患者重新学会穿衣、进食、家务等基础活动;言语治疗则针对失语或吞咽障碍患者,通过语言训练和吞咽功能锻炼提升其沟通与进食能力。”沈桂生说,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旨在从生理、心理、社会多个维度帮助患者恢复独立生活的能力。
从南宁玉洞医院的临床实践看,康复医学正逐步成为老龄健康化、健康老龄化的重要医学支持。此外,在儿童康复领域,早期干预对自闭症、脑瘫等发育障碍儿童的康复效果至关重要,康复治疗师通过游戏化训练和家庭指导,帮助这些孩子尽可能融入社会。
沈桂生建议,病人首先要完成在医院的康复治疗,不要随意缩短时间;其次就是病人要有良好的心态,特别是功能障碍的病人,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再次就是病人尽量戒除生活中不良的嗜好,比如抽烟、喝酒等;最后就是出院以后在家里也要做一些康复训练。(王勇 黄右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