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浏览行业最新资讯,看看你错过了哪些近期要闻?
一、枣庄市委编办深入市疾控中心开展疾控改革成效与机构编制专项评估调研
8月中旬,枣庄市委编办调研组一行莅临枣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深化疾控改革成效与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开展专题调研评估。评估调研组首先听取了枣庄市疾控中心关于疾控改革推进落实情况的详细工作汇报,全面了解改革举措、阶段成效与面临挑战。随后,双方围绕改革关键环节、机构职能优化及编制资源科学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并组织开展了现场问卷调查,广泛收集意见建议。
![]()
调研组还现场观看了枣庄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开展现场执法的实况视频,直观感受改革赋能下监督执法工作的规范化与高效能。
枣庄市机构编制和实名制管理事务中心主任杨琪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市疾控中心在推进改革与履行主责主业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对中心干部职工关心关切的问题给予了及时回应,并强调下一步市委编办将认真梳理评估情况,协同枣庄市卫健委等部门,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稳步推进疾控机构编制标准落实与动态优化调整,为全面提升枣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水平提供坚实的机构编制保障。
此次调研评估,充分体现了枣庄市委编办对全市疾控事业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枣庄市疾控中心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聚焦核心职能,优化资源配置,全力推动枣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闻来源:枣庄疾控
争上游有话要说:
当前,我国疾控改革已进入深化阶段,正统筹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核心能力提升和法治保障。不少地区在疾控监督融合与机构编制优化方面已形成系统性布局,大力推动疾控与监督机构“融合发展”,通过人才流动、服务融合等措施提升协作效能。随着疾控与监督职能的深度融合,提升执法人员工作效率需通过技术创新、流程优化建设来实现,争上游"智慧疾控"解决方案依托物联网感知网络与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构建省-市-县三级疫情监测数据实时共享体系,实现医疗机构源数据分钟级自动采集及传染病全病程闭环管理。争上游科技根据疾控的工作需求,专为疾控部门打造一个标准统一、高效智能、各业务系统数据实时互联互通的高度数字化智慧中台,并重点搭建智慧监测、智慧预警、智慧执法及智慧应急等应用系统。平台利用先进的算法模型进行深度挖掘,有效缩短从疫情发现到响应的时间窗口,可实现从防控数据收集、质控,到应用再到数据安全的闭环管理,全方位支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科学、精准、高效地开展。
二、卫健委:依法对接触噪声危害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疑似噪声聋患者及时进行职业病诊断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中国残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耳与听力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按照“预防为主、主动识别、早期发现、重点干预、有效康复”的基本原则,面向全年龄段人群和全生命周期,持续加强耳与听力健康工作。
![]()
其中,关于职业人群的部分,《指导意见》要求强化重点人群耳与听力健康保障。要加强工作场所噪声危害源头治理,强化工程防护与个体防护措施,进一步健全工作场所噪声危害防控与职业健康检查规范。督促用人单位严格按规范开展噪音暴露风险职业人群在岗听力筛查,依法对接触噪声危害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疑似噪声聋患者及时进行职业病诊断。
新闻来源:国家卫健委
争上游有话要说:
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会导致不可逆的听力损失,源头治理可有效降低噪声暴露风险,加强工作场所噪声危害源头治理是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的重要举措。争上游科技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自主研发了职业卫生在线监测系统。系统能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声等)进行实时监测,用人单位和监管部门通过系统可以实时查看工作环境的粉尘浓度、噪声大小等信息。若某个岗位粉尘浓度或噪声超标,系统会自动报警并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用人单位和监管部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好劳动者身体健康权益。除了加强日常监管,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切实加强职业病和危害因素监测,扎实推进职业卫生分级分类监督执法试点工作,是破解基层监管力量和能力不足与用人单位数量多、监管任务重的矛盾的有效方法。
三、助推现制现售水“码上监督”
今年3月,依托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政协委员提出某小区现制现售饮水机没有更换滤芯记录、卫生清理不干净,存在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集宁区检察院依据该线索,立即对辖区40多个小区、60多台设备进行摸排调查,发现部分小区现制现售饮用水设备未张贴卫生许可批件、水质检测报告、操作人员健康证等关键信息,或是公示的信息被遮挡、已过期,给居民饮水安全带来了隐患。
现制现售水作为一种新兴的供水模式,集宁区未出台相应管理办法,存在一定监管盲区。为厘清监管职责,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集宁区检察院组织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政机关代表等参与。
![]()
在充分听取参会人员意见后,集宁区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一是打通信息壁垒,摸清制水设备底数;二是督促经营者及时整改,依法公示相关信息;三是定期抽检设备出水水质,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
近日,集宁区人大常委会对集宁区检察院服务保障改善民生、助力“六个行动”公益诉讼工作质效开展调研,“叮!”随着扫码声响起,代表们通过手机直观地看到小区现制现售饮水机的“健康档案”,小程序中清晰地显示着水质检测情况、滤芯更换时间、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等信息,还可以反馈问题,行政机关将派专人及时完成线上监督工作,督促相关公司进行整改。目前,已对辖区450台现制现售饮水机实现“一码公示”“码上监督”工作全覆盖,有效解决了传统公示方式所带来的信息更新不及时、纸质材料易破损等问题。
新闻来源:乌兰察布市人民检察院
争上游有话要说:
目前我国现制现售水行业尚未建立统一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地方监管依据不足,并且在设备分布广、监管事项较多的情况下,大部分区域还依旧依赖人工抽检,没有尽快实现全过程动态监管。为了解决现制现售水安全隐患,强化源头治理,争上游研发了现场制售水监管系统,为每台设备量身定做一个“二维码身份证”。监管人员和用水群众都只需要扫码进入“争上游水管家”小程序,就能看到制售水设备的具体信息公示,包括设备名称、所属单位、相关证件(营业执照、涉水证件、检测报告)、设备运维人员的健康证明、设备状态等,以及设备的运维记录,包括日常运维、水质快检及更换滤芯等信息记录。如果发现水质污染或人员维护不及时等卫生安全问题,群众可在小程序上进行投诉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