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万 芙
8月18日晚,洋河股份披露了一份“触目惊心”的半年报。上半年营收暴跌35.32%至147.96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腰斩式”下跌45.34%至43.44亿元。这份成绩单,不仅刷新了公司上市16年来最差纪录,更将其在行业寒冬中的“掉队”事实,赤裸裸地摆在了台前。
业绩雪崩背后,是洋河股份核心产品全线失守、大本营市场被对手“偷家”、赖以生存的经销商体系崩塌的残酷现实。数据显示,上半年洋河股份省外经销商数量净减少近300家,反映经销商打款意愿的核心指标“合同负债”较巅峰期已萎缩超百亿,一场经销商“用脚投票”的出走潮正在上演。
一幕“闪电换帅”的大戏也仓促上演。7月初,执掌公司四年的董事长张联东在股东大会上鞠躬致歉后不久,便突然“因工作调整”辞任。接替他的是47岁宿迁“体制内老将”顾宇。这位A股百亿白酒军团中最年轻的董事长,“临危受命”接过的,无疑是一个业绩、渠道、品牌、信心全面承压的“烫手山芋”。
“史上最差”业绩:失守的大本营与失速的全品线
洋河股份这份半年报的“差”,体现在全方位、无死角的下滑上,其深度和广度超出了市场最悲观的预期。
从核心指标看,这是一场雪崩式的溃败。营收147.96亿元,同比缩水超三分之一;净利润43.44亿元,同比近乎腰斩。这一业绩水平,不仅远差于2020年行业寒冬期,盈利能力甚至倒回了十几年前。更重要的是,在贵州茅台、五粮液等一线龙头依然保持稳健,甚至部分二线酒企仍在增长的背景下,洋河的“失速”显得尤为刺眼,彻底坐实了其“掉队者”的身份。
从产品结构看,这是一场从高端到大众的全面失守。过去,洋河依靠“蓝色经典”系列(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构建了覆盖中端到次高端的强大产品矩阵。但2025年上半年,占营收超85%的中高档酒收入暴跌36.52%,成为拖累业绩的最大“黑洞”。这表明,其赖以生存的主力价格带产品,在消费分级和行业内卷的双重夹击下,已失去价格锚定能力。
曾被寄予厚望的高端产品“梦之蓝M9”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价格倒挂严重,品牌溢价能力荡然无存。与此同时,被视为基本盘的普通酒(出厂价100元以下)也未能幸免,收入同比下滑27.24%。
从区域市场看,江苏省作为洋河的“大本营”,贡献了近半壁江山,但上半年省内营收同比锐减25.79%至71.21亿元。这背后,是省内劲敌“今世缘”的强势崛起。今世缘凭借精准的婚宴场景卡位和对江苏市场的精耕细作,近年来不断“偷家”洋河股份。
大本营失守的同时,洋河的全国化扩张战线更是惨遭重创,省外市场营收同比暴跌42.68%,几乎腰斩。这条曾经让洋河跻身全国三强的扩张之路,如今正面临全面收缩的风险。
产销数据则为这场溃败提供了最直接的注脚:上半年白酒销量同比下降32.35%,产量更是同比剧降51.63%。无论是主动“控量去库存”的战略说辞,还是被动“卖不动了”的残酷现实,都指向一个结论:洋河的基本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松动。
渠道崩塌:经销商的“集体叛逃”
如果说业绩下滑是病症,那么渠道体系的崩塌,则是洋河这场危机的病根所在。
一直以来,洋河采用的是行业内独树一帜的“深度分销”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厂家深度介入渠道管理,经销商更像是扮演仓储、物流和资金平台的“搬运工”,体量小、利润薄、自主性弱。这一模式曾助力洋河在增量时代通过人海战术快速铺开全国市场,但也埋下了巨大隐患。
当行业进入存量博弈,这种模式的弊端便集中爆发。首先是经销商利润微薄,打款意愿断崖式下跌。
据测算,2024年洋河单个经销商的年均销售额仅为314万元,不仅远低于茅台(约4262万元)、五粮液(约1313万元)等一线品牌,甚至在白酒前五名中垫底。赚不到钱,经销商自然失去了信心。反映经销商打款意愿的“合同负债”指标,已从2021年巅峰时的158亿元,锐减至2025年二季度末的57.8亿元,经销商的“蓄水池”功能基本失效。
其次是渠道库存高压,价格体系全面倒挂。厂家为完成业绩指标,长期向渠道压货,导致库存高企。2024年,洋河的存货周转天数已飙升至惊人的898天。为消化库存,经销商不得不降价出售,导致终端价格与出厂价严重倒挂,进一步损害了渠道利润和品牌价值。以高端产品梦之蓝M9为例,官方指导价近2000元,电商平台实际售价一度跌至741元,几乎是“三折甩卖”。
不堪重负的经销商只能“用脚投票”。半年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洋河经销商数量净减少257家,这也是多年来的首次净减少。其中,省外经销商流失尤为严重,净减少268家。一场由渠道模式引发的系统性信任危机,正在全方位冲击着洋河的市场根基。
临危受命:新帅顾宇能否拯救“烂摊子”?
在业绩雪崩、渠道崩盘的危急时刻,洋河上演了一场“闪电换帅”。
执掌洋河四年、曾带领公司营收短暂突破300亿大关的董事长张联东,在6月的股东大会上三度鞠躬致歉,坦言“最大问题在管理层”后,于7月初突然辞任。他的任期,如同一场过山车,经历了短暂的冲高后便急转直下,最终带着“改革行至半程”的遗憾黯然谢幕。
接替他的,是47岁的宿迁市宿城区原区长顾宇。这位新掌门拥有丰富的政府工作履历,且曾在洋河新区主导“酒旅融合”工作,对洋河的属地环境和产业生态有一定了解。然而,他唯独没有在一线“卖过白酒”。
这位A股百亿白酒军团中最年轻的董事长,接过的无疑是一个棘手的“烂摊子”:持续跳水的业绩、信任崩坏的渠道、高企难下的库存、以及在高端化与大众化之间摇摆不定的模糊品牌定位。
摆在新帅顾宇面前的,是一场关乎洋河存亡的突围战。从他上任后到访中国酒业协会的表态来看,其改革思路初步聚焦于“以消费者为中心”,并计划通过数字化和圈层营销来培育年轻消费群体。这无疑是正确的方向,旨在推动洋河从过去的“渠道驱动”向“消费者驱动”转型。
挑战是巨大的。这场转型不仅需要刮骨疗毒的勇气去重构渠道利益分配体系,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战略定力去重塑品牌价值。在行业深度调整、竞争对手步步紧逼的背景下,市场留给洋-河的时间窗口,正在快速收窄。
洋河的坠落,是其长期以来品牌力不足、渠道模式落后、管理层战略摇摆等深层次问题,在行业下行周期中的集中爆发。新帅顾宇的“临危受命”,要将这个庞大而沉重的身躯重新拉回高质量增长的轨道,需要的不仅是新口号,更是切实的、能够触动利益的系统性改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