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三里桥街道三里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掌声与笑声此起彼伏。一场关于爱心传递的慈善基金启动仪式,与一场满载童真的暑托班结业典礼在此同期举行,双重温暖主题叠加,为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写下生动注脚。
![]()
伴随着热烈掌声,两块印着“三里桥社区慈善基金”“友谊社区慈善基金”的牌匾正式亮相,标志着全省首个社区慈善基金运行机制在三里桥街道落地。这一创新举措,为基层公益事业注入全新活力,也让“慈善就在身边”从理念变为现实。
![]()
“这不是一笔‘沉睡的钱’,而是要变成服务居民的‘及时雨’。”三里桥社区慈善基金管委会副主任杜晨晨走上讲台,手中的发言稿记录着基金的初心与实效。她介绍,基金采取“3+1+3”管委会模式——由社区书记、副书记、低保员,1名热心居民,3家“社区合伙人”共同管理,初始资金由区慈善总会专账管理,已募集的善款已帮扶数十名困境学生,“微光市集”义卖所得也化作防暑物资,送到了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户外劳动者手中。
![]()
三里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晓琪将基金比作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政府保障是‘主动脉’,但基金离群众近、决策快,能第一时间帮到最需要的人。”她举例,今年爱心企业家捐赠的善款,让多名困境学子重拾求学信心,“未来我们要靠‘社区合伙人+基金’模式,让慈善暖流在社区每个角落流动。”
![]()
“社区慈善基金的成立,不仅为‘社区合伙人’工程增添了新的合作维度,更为丰富社区文明实践内容提供了有力支撑。”三里桥街道党工委委员李兰在采访中表示,下一步街道社区将以慈善基金为纽带,进一步凝聚“社区合伙人”的共建力量,探索更多贴合居民需求的治理新方法,让“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理念落到实处。
![]()
暑托班结业环节,舞台上孩子们的笑脸成了最耀眼的风景。从开班到结业,三里桥街道社区暑托班始终聚焦新就业群体及困难家庭子女“看护难”问题,用免费优质的托管服务撑起“安心伞”——孩子们在这里收获知识与快乐,家长们也得以卸下“后顾之忧”,这份贴心服务早已成为社区里的“暖心标签”。
![]()
![]()
![]()
“每天最期待来暑托班!”学生代表攥着话筒,清脆的声音里满是喜悦,“老师会陪我们写作业、做手工,还教我们怎么安全过马路、遇到危险该怎么办,比在家里有意思多啦!”
台下,家长代表听得频频点头,忍不住分享心声:“我是做餐饮的,夏天店里忙得脚不沾地,以前总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家不安全、没人管作业。今年有了这个免费暑托班,我上班都踏实多了,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
“看着孩子们从刚来时的腼腆害羞,到现在敢主动上台分享、大方展示自己,这就是最珍贵的成长。”参与暑托班服务的“社区合伙人”代表笑着说,这段时间里,课业辅导帮孩子跟上学习节奏,安全教育教会他们自我保护,口才、手工等课程更让孩子们找到了兴趣特长,“每一份付出,都在孩子的笑容里有了最好的回报。”
随后的成果展示环节,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会场外,孩子们身着整齐演出服,用情景朗诵传递少年志气;“小跳绳队员”们甩动彩绳,灵动的表演引得观众阵阵欢呼;独舞节目柔美灵动,尽显童真风采;最后,孩子们合唱励志歌曲,稚嫩却有力的歌声里,满是成长的力量。
![]()
![]()

“快乐不散场,成长再启航!三里桥街道社区暑托班明年不见不散!”随着集体合影的口令响起,孩子们的笑容定格在镜头里。至此,三里桥街道的慈善启动与暑托结业仪式圆满落幕。未来,这里的爱心将继续传递,陪伴更多孩子与家庭,共赴温暖新程。
来源:六安新周报融媒体记者 刘婉儿 实习生 杨旻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