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启新程,奋楫争先正当时。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为构建系统化、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建设新模式,基于东风小学教育集团“三阶九维”干部培养路径,结合“比学赶帮超”机制,迭代升级“学研训评”一体化建设平台,8月21日,东风小学教育集团开展以“和风启程 劲风担当 长风领航”为主题的第七届“体验杯”干部知行论坛第一场,论坛分为现场答辩、读书分享、专项分享和工作设想四个板块,在交流分享中碰撞智慧,提升干部胜任力。集团全体干部、后备干部和教师代表100余人参加此次论坛。
第一板块:现场答辩论坛专场
裕龙小学副校长翟万盈主持此板块论坛。
李阳阳、张鹏腾、张海飞、杨宁、祖艳杰、赵曲萌、姚俊霞、张茜、史永帅、郭亚冉、曾宪实、闫萌、李丹丹、康祎、孔玉会、穆丽平16位干部、后备干部和教师分别从理想中的学校画像、特色课程体系构建、校园文化创新路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集团资源统筹措施、教师数字化赋能、师德师风建设、教研工作、心育工作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展开汇报。各位干部、教师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引,立足集团和校区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畅谈未来工作的设想。以育人为本理念、特色内涵发展为理想学校画像,创新“以文化人”路径,将东风精神的内核作为一种价值引领,构建课程体系;以立体化教研协作网络为载体,赋能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日常管理、学段过渡、跨校衔接、技术赋能、家校社协同的核心框架,形成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具体思路与初步实践方案;通过理念革新、制度保障、资源整合等方式破解心育工作中的难题;依托党建品牌打造“党员带头、教师争先、廉洁从教、潜心育人”的学校师德师风新生态;实施 “教研共同体”工程,推动教育质量协同提升;通过“课程筑基—实践赋能—协同聚力”三维路径,构建系统化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学-研-训-评”闭环体系,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
答辩结束后,穆丽平和李阳阳两位副校长对此板块进行精彩点评。她们充分肯定干部、教师对党的教育政策的深度理解和精准解读,扎根政策,立意高远,逻辑思路清晰,精准把握辩题要点,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破解课程、文化、质量、心育、师德等方面难题,为集团和校区发展绘就发展蓝图。与此同时,她们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各位干部、教师在政策解读中做“翻译家”,将顶层设计转化为实践指南,在创新实践中当“工程师”,构建可操作、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在表达呈现中成为“传播者”,让教育产生更大辐射效应,共同书写东风教育的新篇章。
最后,翟万盈副校长作总结发言。此次 16 位干部、教师的汇报具有重要意义。她从知背景和明要素不同维度分享围绕核心去探测路径的方式,在规划新的策略中采用行动去评价和反馈,优化后续的步骤,归心唤醒,归行破局。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思想碰撞与经验交流,更凝聚了教育工作者对育人使命的深刻践行,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思路支撑,同时彰显了团队在教育改革中的主动探索精神,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第二板块:读书分享论坛专场
裕龙小学校长陈静主持此板块论坛。
读书分享采用团队与个人分享相结合的方式,共有三组教师从教育实践出发,深度剖析阅读中的思考与收获。葛晓颖主任与邓馨、马征组成的分享团队以《小学语文主题教学论》为读本,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精彩分享。她们从核心理念、课堂实践、拓展生长三个维度展开,既通过具体课例拆解主题教学的实操逻辑,又融入个人在教学中的独到感悟,让“让语文在实践中不断生长”的教育理念从文字走向课堂,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刘英华主任以“《教学的模样》与学校科研的内在呼应”为题,从“教学是唤醒”与科研的问题自觉、“教学是联结”与科研的跨界思维、“教学是生长”与科研的长效视野、“教学是温度”与科研的人文底色四大方面展开分享,并结合自身科研工作实践,详细介绍了将阅读与科研有效整合的策划方案,为一线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行动指南。李鑫主任结合《吸引力法则赋能教育管理》一书,谈中层管理者需要通过聚焦正面思想、坚信教育力量、视觉化成功场景、培养感恩心态以及开放接收正能量等方式,先点亮自己,再照亮他人,管理好自身的磁力场,持续聚焦学生、学校发展与师生的美好愿景,以积极的态度、坚定的信念与务实的行动赋能团队成长。
本次读书分享板块由高庆军副校长做点评。他首先对几位老师的精心准备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谈到,作为听众,在短时间内跟随老师们共同学习了这三本书,深切感受到老师们从不同侧重点展开的分享各有亮点,这其中既有团队对语文主题教学的实践拆解,又有对教学与科研内在关联的深度剖析,以及对中层管理者如何借助吸引力法则做好教育管理的独到见解。他认为这样的分享不仅展现了老师们将理论阅读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思考深度,更传递出团队协作与个人深耕并重的学习态度,为学校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该板块总结环节,陈静校长深刻阐释了阅读的多重价值——它不仅是个人成长的“精神阶梯”、教育教学的“智慧源泉”,更是学校管理的“硬核支撑”。她谈到,阅读绝非单纯的个人爱好,更是提升职业素养的“必修课”、肩负领导责任的“基本功”。陈校长高度肯定了几位老师对阅读的实践探索,打通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壁垒,同时鼓励集团全体干部教师持续阅读,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凝聚起推动集团发展稳步前行的强大合力。
第三板块:专题分享论坛专场
裕龙第二学校副校长李阳阳主持此板块论坛。
专题发言是集团内教育智慧碰撞的重要纽带,是锤炼干部教师教育管理能力的有效载体,各位干部教师将思考成果转化为推动集团各校协同发展的实效,为集团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多元思路。王艳京老师以《从“入心”到“强心”——构建“浸润式”心育的三重境界》为题,解析心育是从“入心”建立信任,到“润心”滋养自信,最终实现“强心”以锻造学生心理韧性的过程,旨在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冯敏楠老师以《基于“社会支持系统”的心育路径探索》为题,通过心育实践案例分享,溯源问题成因,结合社会支持理论探寻家校社共育路径,充分调动家委会、校友会等社会资源,力争为学生提供高效的社会支持。王静旋老师以《过度追求完美导致的焦虑心育实践案例》为题,讲述了以党政领导为引领、部门协同为支撑、学校主导为核心、家庭主责为基础、社会参与为补充的工作体系,助力学生在包容不完美的环境中,实现身心和谐成长。赵梦婷老师以《从“不适”到“融入”——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心育实践》为题,聚焦新生小雨入学适应困难这一现象,深入剖析成因,并通过校、家、社等多方协同辅导,使其成功融入校园生活,也为入学困难这一现象提供了可借鉴的辅导方法。赵冰冰主任以《聚力心育 协同成长——“东风·心力量”心育品牌建设与实践》为题,分享“东风·心力量”心育品牌建设,从问题导向出发,构建场域、课程等生态,以机制保障协同,收获育人硕果,未来将持续深化心育实践。
祖艳杰副书记点评:各位干部、老师的分享各有侧重又相互呼应,共同勾勒出心育实践的多元路径。从“浸润式”境界提升到社会支持系统构建,从具体案例剖析到品牌建设,既关注个体成长困境,又重视家校社协同机制,更体现了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品牌化的进阶,为心育工作提供了兼具操作性与创新性的范例,值得深入借鉴推广。
董琦主任以《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共筑立德树人同心圆》为题,围绕校家社协同育人汇报,提及建新校区夯实组织基础、创新实践路径,未来将开发评价平台、培育种子教师、打造示范街区,携手构建育人“命运共同体”,为学生未来奠基。仇文龙主任以《家校社携手 共绘体育教育同心圆》为题,阐述“以体育人”为理念推进校家社协同共育。通过营造氛围、建立培养机制、构建治理体系明确方向,从学校、家庭、社区三维发力,如设多元课程、办亲子活动、引社区资源。孙静老师以《创建教研组文化,打造教研式团队》为题,她认为教研团队的建设和管理不仅仅是制度的优化,更是文化氛围的打造,孙静老师从团队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思维方式和互动氛围三个方面分享在教研组团队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模型。
李阳阳副校长总结肯定了每位分享者的发言为大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实践参考。她认为心育不仅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组成,更是助力学生 “做自己的主角” 的关键支撑,二者深度契合、相互成就。同时,心育是串联校家社协同的 “核心纽带”:学校需向家庭传递科学心育理念,家庭需向学校反馈学生心理动态,社会需为家校心育提供资源支撑 —— 三者唯有以心育为共同目标,形成 “学校指导、家庭践行、社会赋能” 的联动机制,才能让心育从 “碎片化干预” 走向 “全场景浸润”,助力学生成长。
第四板块:工作设想论坛专场
东风小学副校长吴楠主持此板块论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吕腾飞、王秋梅、李丽、高庆军、贾广辉、张盈、单红军7位干部依据学校发展规划以及个人岗位职责,围绕新学期的工作设想与目标展开汇报。吕腾飞主任从体育工作角度出发,强调要应势而变,顺势而为;借助构建兼具创新性与可操作性的教学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稳固基础。王秋梅副校长从“幼小衔接”方面着手,规划构建全时段课程,助力幼儿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模式与节奏。李丽主任聚焦“科技艺术新生态”,以跨学科学习为路径、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提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核心举措。高庆军副校长围绕“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就推动责任落实、提升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营造安全氛围以及提高处置能力等方面作出细致规划。贾广辉主任则从“聚焦细节 强化执行”出发,通过组建安全隐患排查队、多举措提升教师安全事故处置能力、优化校园餐管理三方面推进,以提升工作质量、降低风险、增强家校信任。张盈主任从主管工作小切口出发,基于英语教学与学校宣传工作,依托“一体两翼四驱动”探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围绕学校品牌宣传构建全方位传播矩阵。单红军副书记则关注于“学校发展战略的模式重构”,推动学校从传统事务管理向智慧服务与育人支持进行全新升级。
现场汇报结束后,单红军副书记对此板块进行精彩点评。他对干部们新学期的工作设想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其思维具有高度与前瞻性,方案具体且具备可落实性。同时,他也指出了一些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强调在执行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到实处,真正起到推动工作的作用。他鼓励干部们继续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不断创新,勇于担当,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吴楠副校长作总结发言。他提出三个核心要点,分别为高效、结构意识与一致性。第一,需对自我认知进行审视,使工作具备逻辑性与框架性,确保目标与行动保持一致且高效。第二,在具体实践工作中,有序推进相较于盲目忙碌更为关键。应深入实践,将结构思维融入日常规划,以强化结构意识。第三,运用一致性思维保障执行过程不打折扣。借助管理清单,明确任务优先级。使工作的一致性转化为工作自觉,让高效工作成为常态,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闭环,提升管理效能,将每一项设想转化为推动学校工作的实际成果。
领导总结
东风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校长王阔为第一场论坛作总结发言。王校长结合案例谈对“知行合一”的理解,“知行合一”的内核是“知”要扎得深,“行”要落得实。对于干部教师而言,就是要知教育改革的方向,把国家的政策和教育理论吃透,建构学校特色,做好“知”到“行”的转化;集团和学校的未来发展要做到“知行合一”,让学校发展的每一步都走得明,踩得稳。他希望干部、教师带着今天的“知”,化作明天的“行”,把课程做精,把课堂做活,把育人做实,以知促行、以行践知,让学校的未来,既有理念的光,更有实干的暖。
和风启智,劲风笃行,长风致远。东风小学教育集团第七届 “体验杯” 干部知行论坛第一场的落幕,不是思想碰撞的终点,而是集团干部队伍深耕实践、聚力育人的新起点。从答辩中绘就的发展蓝图,到读书分享里沉淀的教育智慧,从专题汇报中探索的育人路径,再到工作设想中锚定的前行方向,每一份思考都凝聚着对教育的赤诚,每一次交流都点亮了高质量发展的星火。未来,集团全体干部、教师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把所学所悟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力,以系统化思维谋发展,以专业化能力破难题,家校社协同、师与生同行,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的关键节点,共同书写东风教育更精彩的育人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