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作为以核能为特色的清洁能源央企,在大力发展核能产业的同时,积极拓展海上清洁能源应用场景,聚焦海上风电、光伏、制氢等清洁能源产业,持续加大产业投资和科技创新力度,已打造近20个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474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148亿千瓦时,能够满足超800万户家庭年度用电需求。
中广核汕尾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汕尾市陆丰市湖东镇至甲子镇一线南面海域,是粤东地区超百万千瓦级的海上风电基地,共计装机容量140万千瓦,包括后湖项目和甲子项目。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为广东省提供清洁电能约45亿千瓦时,可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1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50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约9000公顷。
中广核惠州港口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于2023年12月12日全容量并网,分两期建设,共安装104台海上风电机组,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为广东省提供清洁电力约30亿千瓦时,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35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6750公顷,经济效益和社会环保效益显著。
中广核平潭大练24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位于福建省平潭 大练岛 东北侧一带海域,平潭是全球海上三大风口之一,施工海域风速高、涌浪大、海流急,台风频发,项目施工难度极大。项目共布置60台风机机组,配套一座220kV陆上升压站。项目投运后,年上网电量约9.6亿度,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30.8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0万吨。
中广核积极响应“海洋强国”战略号召,创新实施“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既可以集约利用海上风电场内海域资源,提高空间利用率,还可以研发和应用现代海洋牧场新型装备技术,为深远海装备制造奠定基础。
中广核采用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利用养殖水域的物质和能量、生物间的生态互利性及养殖水域对养殖生物的容纳量,合理搭配鱼类、虾蟹类、滤食性贝类、大型藻类等不同营养级生物的比例,使其中一种养殖生物能够利用另一种养殖生物的代谢产物,不仅减少了废物排放,还提高了养殖生物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山东莱州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位于莱州市土山镇北部芙蓉岛西侧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域,场址面积约48平方公里,是全国首个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也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批复确定的新能源领域增量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项目。
该项目利用风机基础作为小型岛礁,在风机基础外围50米安全距离内的水面下布设人工鱼礁,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繁殖环境。养殖区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都有不同的养殖策略,上层采用筏式养殖,培育海参幼苗,中层4到8米水深养殖贝类,下层养殖海参和鱼类,可以充分利用水域资源,提高养殖效率。
汕尾“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示范项目位于陆丰市碣石镇海域,养殖网箱装备距岸约11公里,距甲子渔港约16公里,水深25.7米。网箱主体结构长70米、宽35米,主体养殖水体约6万平方米,配备噪音及电磁监测、水质监控、网衣清洗、上料投喂、活鱼驳运、绿电供能等六大智能化系统,并围绕网箱建设人工生态渔礁等生态设施。规划在智慧网箱上建平台开展海上制加氢、海风运维等领域的科研验证项目,进一步实现渔业与能源的融合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