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月流火
常见误解:字面看像形容七月天气炎热得像火在流动。
正确含义: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火”指天蝎座的主星“心宿二”(古人称为“大火星”),它在夏历(农历)七月黄昏时开始向西下沉,是天气开始变凉的征兆。
例句:~,九月授衣。秋天到了,该准备冬衣了。
2. 空穴来风
常见误解:指事情没有根据,谣言是凭空而来的。
正确含义:原意是“有了空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也可用于表示无根据的谣言(词义在现代发生了变迁和分化,两种用法并存,但考试中常考其本意)。
出处: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提示: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判断。若想明确表示“毫无根据”,用“无稽之谈”更稳妥。
3. 差强人意
常见误解:指“不能让人满意”、“勉强还行”(带贬义)。
正确含义: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是“大致、稍微”的意思),带有肯定的、褒奖的意味。
例句:这次比赛虽然有些小失误,但整体的表现还算~。
4. 万人空巷
常见误解:指街上空无一人,形容冷清、肃静的景象。
正确含义: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大热闹的场面。
例句:夺冠的消息传来,全城~,大家都涌上街头庆祝。
5. 明日黄花
常见误解:指未来的、有潜力的事物。
正确含义: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原指重阳节后凋谢的菊花。
例句:这个话题已经是~,没人再讨论了。
6. 弹冠相庆
常见误解:中性或褒义的“互相庆祝”。
正确含义: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出处:《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7. 登堂入室
常见误解:字面意思,进入房间。
正确含义: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水平。
例句:他在国画领域的造诣已经~,堪称大师。
8. 惨淡经营
常见误解:形容生意不景气,经营状况很差。
正确含义:指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筹划开拓某项事业。(“惨淡”指苦费心力)
例句:公司经过这几年的~,终于走上了正轨。
9. 望其项背
常见误解:指能够赶得上,比得上(常与“难以”或“不能”连用,但被误用为肯定意)。
正确含义:常用于否定句式,如“难以望其项背”,表示追赶不上,无法企及。
例句:他的学术成就之高,让后人难以~。
10. 不刊之论
常见误解:指不能刊登的、水平低的言论。
正确含义: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刊”指古代削除错字,引申为修改)。
例句:这篇社论观点精辟,堪称~。
11. 久假不归
常见误解:请了长假不再回来。
正确含义: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假”是“借”的意思)。
例句:图书馆的书要按时归还,不要~。
12. 危言危行
常见误解:说危险的话,做危险的事。
正确含义:指正直的言论和行为(“危”是“正直”的意思)。
出处:《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
13. 下里巴人
常见误解:指乡下人,土里土气。
正确含义: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例句:文艺创作既要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以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
14. 炙手可热
常见误解:形容某样东西很受欢迎、很抢手。
正确含义: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含贬义)。
例句:他如今权势熏天,~,没人敢得罪他。
15. 胸有成竹
常见误解:形容心里很有主意或很有把握,但想法还不成熟。
正确含义:原指画竹子之前,心中已有竹子的完整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和成熟的计划。
例句:对于这次谈判,他早已~,准备充分。
希望这份清单能帮助您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成语!如有错误,请在评论区指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