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经常食欲不振,口淡不渴,吃生冷食物后,容易腹胀腹泻,拉肚子、夹有未消化的食物;
平时感觉全身疲乏无力,没什么精神,夜尿多,手脚冰凉,腰膝酸累。
在中医看来,这是脾肾阳虚的表现。
脾肾分别是先天和后天的根本,脾胃运化可以滋养肾脏,然而肾阳充足的时候,也能温煦脾阳,两者是相辅相成。
如果脾肾两脏的阳气亏虚,温煦、运化、固摄功能减退,脾阳不足,就会运化失常;肾阳不足,温煦变得无力,二者相互影响。
如果肾阳亏虚时,无法及时生发阳气,去温煦脾胃,导致脾阳衰弱,脾胃运化失常,升清降浊的能力也跟着下降,时间一久,容易引起脾肾阳虚,出现不适。那,应该怎么调理呢?
今天林穗芳主任就介绍一个经典方——桂附理中汤。细看方子组成,其实是在《伤寒论》的理中汤,加入了附子、肉桂。主要功效围绕“温阳”,温补先天之本肾阳、以及后天之本脾阳。
方里制附子温补肾阳、散寒止痛,驱散全身深层寒邪;肉桂既能补火助阳,增强附子温补肾阳之力;又能温通全身经脉,让阳气能布散到四肢;还能引导上浮的虚火,回归到下焦;干姜直温中焦脾胃,驱散内寒;
中医认为“气能生阳”,加入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擅长补脾胃之气,以助脾胃运化;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缓解脾阳不足所致“湿邪内生”;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避免损伤脾胃阴液。
诸药合用,能温中健脾、温补肾阳。常辨证用于脾肾阳虚、中焦虚寒,引起的畏寒肢冷、脘腹冷痛、大便溏薄、精神萎靡、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等。
下面看一则门诊案例。
52 岁的李女士,反复拉肚子有一年多,每天要拉3-4次,大便稀烂不成形,吃生冷食物后更严重;感到肚子胀,特别怕冷,腰腹和手脚冰凉得明显,平时没力气、不想吃饭,夜尿多,一晚上去2次厕所。
看他的舌头淡胖、边缘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搏沉迟没力气。肠镜检查显示:“慢性结肠炎”。
综合分析,这是脾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开方:肉桂、制附子、砂仁、党参、炒山药、干姜、炒白术、益智仁、炙甘草等。(中医一人一方)
服药一周,拉肚子次数减少,一天拉2次,大便比之前成形,肚子胀也减轻,手脚冰凉也稍微缓解了。还有点没力气。
调方续服两周,拉肚子止住,大便逐渐成形,一天一次,肚子不怎么胀了,晚上也基本不起夜,胃口也好多了。继续巩固。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对于自身情况拿不准的话,最好及时就医,不要盲目用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