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人不抽烟、很少喝酒,唯独喜欢品茶。茶烟氤氲之中,仿佛能窥见几分人生的真相。
但我从不反对别人抽烟,那是人家的自由。
尽管烟上有说,吸烟有害于健康,但抽烟的人照样买,照样抽,这是为什么?
我想起了鲁迅先生在《野草》中写的:“我家有两颗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还是枣树”。
小时候学这篇课文,老师站在讲台上,把这段文字捧到了天上,说这是大师手笔,意在表现单调中的深刻。
那时我坐在台下,心里颇不以为然:若是我这样写,怕是要被老师用红笔狠狠划去,批一句“啰嗦重复,不知所云”。
如今想来,这大概就是认知的差异。
老师赞赏是他的自由,我有不同看法也是我的自由,世间事本就不非黑即白。
![]()
近日有位孙姓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帖,说鲁迅故里景墙上用了鲁迅吸烟的画面,会误导青少年,要求更换。此事一经报道,立刻引来热议。
昨日绍兴市鲁迅故里有限公司的回应说:“始终坚持尊重鲁迅、尊重历史、尊重艺术,不轻易改变鲁迅故里在广大游客中的既有形象。”
你投诉是你的认知和权利,我拒绝更换也有我的理由。
这让我想起村里的一件旧事。那年头春节前,村里都要杀几头猪过年。有个人提着篮子去买肉,买了十几斤。卖肉的问他:“要捎点排骨不?”他把头一扬说:“为什么要买排骨?狗才啃骨头。”
在场的人面面相觑,都不作声。都是乡里乡亲,谁不知道他是舍不得买排骨,骨头不是肉,还压秤。
可如今排骨价钱比肉还高,为什么买的人反而更多了?吸烟有害宣传了这么多年,烟民数量可曾大幅度减少?
可见人的选择,往往不是非理性,而是各有各的理性。
有人说,人饿着的时候只想一件事,吃饱了想的事就多了。要不就不会有“吃饱了撑着”这句话,还有“饱暖思淫欲”这句老话。
看了很多评论,都在批评嘲讽这位女士,这也是你的权利,但对于孙女士上纲上线,就没有必要。每一个人的认知不一样,她认为会误导青少年,要求更换,不是她说了,鲁迅故里景区不是拒绝了更换吗?
我看这新闻时,却是笑了起来,这女人还是蛮有意思哦,不知她爸抽烟不?她老公抽烟不?如果她家有抽烟的男人,还来说“鲁迅故里景墙使用鲁迅吸烟画面,系误导青少年,要求更换”,不觉得这女人很有意思吗?
再说她家有电视不?应该有,电视剧中那些神剧、战争剧、历史剧,打打杀杀,有的镜头恐怖,难道就不误导青少年?
我喜欢品茶,常听人说茶不过是一片叶子,古树茶、高山茶都是炒作,喝起来都是一个味儿。每逢此时,我便笑而不语。那些昂贵的高山古树茶,有的几万元一斤,甚至几十万元一斤,喝这些茶是哪些人,不是权贵?难道他们都是能被忽悠的傻子?
若真如所说一般不值,又何以让众多社会精英趋之若鹜?难道那些成功人士反倒比我们更傻?
品茶如品人,各有所好,各得其乐。有人喝的是解渴,有人品的是人生。
我曾写过一篇《黄金与泥土谁有价?》,说的是章燕明大师二十多年前制作了一把世界最小壶,仅重0.55克。有人出价十万欲购此壶,章大师却不肯卖。
若是把这小壶拿到偏远山村,莫说十万,就是开价一百块,老乡们也未必会买。不能泡茶,把玩又嫌太小,要来何用?
即便是顾景舟那把价值千万的紫砂壶,放在老农面前,说破天去也不过是一抔泥土。乡下娶个媳妇彩礼才十八万八,自建一栋小洋房也不过三十多万,一把泥壶竟要一千四百多万?怕是说出来要吓煞人。
这就是现实。泥土与黄金的价值,在不同人眼中自有不同的分量。富人的一掷千金,穷人的斤斤计较,都没有错,只是所处的世界不同罢了。
鲁迅抽烟,我喝茶,孙女士投诉,景区拒绝,无非是各人站在自己的认知世界里,做着自以为正确的事。
中国有十四亿人,视角不同,认知各异,这才是社会的常态。若是千篇一律,反倒不正常了。
包容才能文明,百花齐放才是春天。
鲁迅先生若在世,看到这番景象,大概会点起一支烟,笑而不语。
而我,只需沏上一壶茶,静静品味这人间百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