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
![]()
1939年冬,高帆在自己创作的宣传画前留影。
这也是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
![]()
徐肖冰参加“百团大战”时随八路军129师386旅16团攻克日军占据的正太铁路芦家庄车站时的留影。
这还是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
![]()
1943年冬,石少华(左)在反扫荡中拍摄日军“三光政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这些看似普通的身影
却有着不一般的身手
他们除了腰间那把杀敌的手枪
胸前还挂着记录血与火的相机
他们是摄影师
更是抗日战士
于硝烟中凝望
在战火中追光
定格下一个个永不磨灭的瞬间
“哪里燃烧,就去哪里拍摄”
十四年铁血岁月
以沙飞、石少华等
八路军摄影记者为代表的
中国战地摄影师不畏艰辛
用照相机忠实地记录下
四万万同胞的英勇不屈
镜头背后
那些以生命追光
以热血显影的灵魂
照亮了民族最深的黑夜
正如讲述抗战摄影师的
长篇报告文学《追光者》中
所描写的
“他们最初并不是摄影艺术家
而是出生入死的摄影战士
以砥砺奋进的姿态
在炮火的来去之间
留下一场又一场
用生命换来的历史照见”
![]()
战斗在古长城。沙飞 摄
1944年,抗日军民携手掀翻山西忻州南同蒲铁路路段枕木。李峰 摄
陕甘宁边区的前哨。徐肖冰 摄
八路军战士背着缴获的日军武器及物资胜利归来。俞创硕 摄
民兵正在地道里从一个射击口转移到另一个射击口去消灭敌人。石少华 摄
英勇卫士。罗光达 摄
安阳战役北流寺战斗。高帆 摄
日军血洗河北丰润潘家峪村后的惨状。雷烨 摄
冀中八路军开展地道战。石少华 摄
八路军在冀中麦田进行伏击战。董青 摄
塞外的杀声。雷烨 摄
“开门战术”——敌人袭扰,我民兵就开门击杀。流萤 摄
1945年,收复山海关的八路军列队通过城楼。张进学 摄![]()
编辑:刘金海、张铖、方欣
视觉:胡秋思
图片:中国照片档案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